
早起刷朋友圈,發現朋友發了條狀态寫着:不借錢不知道借錢難。
于是私信問她怎麼了,她說她家的龍鳳胎今年秋天就要上一年級了,她很有壓力。
聽到這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接話,朋友比我結婚早,但是結婚後一直要不上孩子,後來做試管成功有了龍鳳胎。
因為身體不好她從懷孕以後就隻能卧床養胎,好不容易等到生産卸貨了,結果婆婆幫不上忙,于是她隻能一個人帶倆孩子。
自從有孩子以後發小就再也沒出去工作,家裡的經濟擔子都落在老公一個人身上。
起初的時候,他老公也感激朋友對家裡的付出,心疼她為了孩子們不能工作全職在家。
但是這種感激和心疼随着時間的慢慢淡化了,随之而來的是她老公越來越看不慣她伸手要錢,甚至覺得她在家是無所事事。
在我認識的人中,小朵也生了龍鳳胎,小朵特别能吃苦,因為家裡突然有了兩個孩子,辭職創業了。
去年因為意外懷孕又生了一個小姑娘,但是小朵卻比以前更能賺錢了,她說,女人要是不賺錢,當生活想要碾壓你的時候都會毫無招架之力。
不得不說,小朵說得一點沒錯,工作以後,尤其是當媽媽以後,我變得越來越在意自己的賺錢能力了。
是以當讀書寫作變現興起的時候,我沒有猶豫。好奇的小夥伴可能要問為什麼呢?
因為十多年前,我從西北遠嫁到河南,從小和我親近的小姨,千叮咛萬囑咐,在我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一定要好好賺錢,遠嫁的姑娘遲早有一天會用到錢。
那時候大學畢業工作兩三年,工資比同學們都高,但是對錢沒有正确的認識。但是當自己做了母親,有了自己的孩子越來越發現女人需要花錢的地方真的比想象中要多太多了。
我從小到大因為出身貧窮的原因,總是特别有危機意識,是個非常理性的消費者,甚至是有點摳門,沖動購物從不會出現在我身上,但是花錢的事照樣很多。
比如我十幾年都在一家比較貴的工作室理發,并不是說我多挑剔而是那家理發店幹淨的環境、有品位的音樂、還有書架上滿滿的書都讓我覺得舒服。
每一次理發我都很享受,在理發的過程中我和店主可以交流很多共同的愛好,比如參加了什麼自行車比賽,讀了哪些可推薦的書,甚至連教育孩子都會一起探讨。是以在理發這件事上我常常溢價消費。
生活消費還能承受,可最可怕的其實是家人生大病的時候,才是精神和經濟雙重的考驗。在我婆婆車禍住院那段時間,我在醫院的樓道裡,聽見過不少人打電話借錢看病。
最讓我感慨的是,去年我媽生病要做大手術,醫生問關鍵藥用進口的還是國産的,國産的可以進醫保報帳,但是進口的副作用小。
我妹沒考慮也沒和我說,就直接給醫生說用進口的。雖然我也很贊成用進口藥,但是後來聊天的時候還是問她為啥都沒問過我的意見。
我妹說花錢的事她有能力解決,用進口藥比較好,害怕我知道了有壓力,不想讓我因為錢為難自己。
其實我心裡知道,如果我有足夠強的賺錢能力,也許我妹妹就不會那麼顧慮多,害怕我有經濟壓力。從那以後我賺錢的欲望前所未有的強烈。
如果以前有人說女人要多賺錢,我可能不以為然,但是現在我卻不得不承認,女人一定要把賺錢當回事。
近兩年,我總是會收到一些背景消息,這些消息中不把賺錢當回事的女人其實還挺多的。
有一些年紀大的父母勸女兒,找個經濟不錯的男人嫁了吧,總比拼事業辛苦好點;有結婚有孩子的年輕媽媽,老公多金又能賺錢,自己不需要辛苦;還有結婚以後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人,覺得家庭工作兩頭顧不上,不管賺多賺少有份工資就不錯了。
其實我覺得女人真的要把賺錢當回事,因為年輕的女孩多賺錢可以與心儀的對象平等相談,年輕的媽媽不必為了給孩子買東西問老公伸手,中年女人依舊可以有想買啥就買啥的自由。
我不是個金錢至上的人,但是我過去的經曆讓我覺得女人賺錢是一切順心的前提。
最主要的是在賺錢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的潛力和能力真的是超乎想象。我的經曆告訴我,女人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其實要賺錢的理由也很多。
比如我,一個遠嫁的女兒,要讓自己賺錢的速度,跟上孩子成長的速度,跟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跟上生活中所有意外來的速度。
是以女人,請把賺錢當回事吧,因為花錢的地方很多,賺錢的理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