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饑荒都要餓死了,饑民為什麼不抓魚?專家:何不食肉糜?

天災人禍從來都是不可控因素,尤其是在封建社會中,古代的生活并非是想象的那麼美好,炊煙袅袅一片和諧,完全就是看天吃飯,風調雨順大家能夠安居樂業,倘若碰上大旱,饑荒那是常有的事情,每年都要餓死不少人,這并不誇張。

古代饑荒都要餓死了,饑民為什麼不抓魚?專家:何不食肉糜?

古代的農業發展水準并不高,而所有人都指着那麼一畝三分地生活,本來收成就隻是都勉強度日,碰上個大旱,一家人隻能是餓的翻白眼,出現饑荒不足為奇,出現饑荒的原因也并不僅僅是因為大旱,蝗災、戰亂等等都是又可能的。

一般如果是皇帝在位,境内出現了這樣的饑荒情況,隻要不是太過昏庸的,都會下罪己诏,怪自己沒有治理好國家,緩解災民的壓力,然後開倉放糧赈濟災民,當然最後落到災民頭上的幾乎就所剩無幾了,是以還是會餓死一大片。

古代饑荒都要餓死了,饑民為什麼不抓魚?專家:何不食肉糜?

饑荒一旦發生,到處都是逃荒者,哪怕是到了其他地方做個乞丐,最起碼還能夠活下去,不至于餓死,但是能活下來多少都是個未知數,讓人無奈。但是有人卻問出了看似很合理,實則并沒有什麼用的問題,甚至和曆史上最為諷刺的故事有的一拼。

有人問如果是蝗災爆發,為什麼不抓蝗蟲來吃?在饑荒的時候,連樹皮都可以吃,為什麼不吃蝗蟲,蝗蟲烏壓壓的一片飛了過來,吃完糧食就飛走了,就算是抓來吃又能吃多少?又有人問為什麼逃荒者不吃河裡面的魚?

古代饑荒都要餓死了,饑民為什麼不抓魚?專家:何不食肉糜?

有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畢竟隻是糧食沒有了,蝗蟲飛的有快抓不到,魚又不會飛,抓來吃不就好了,對此隻能用專家解讀曆史時發現的一句話來回答,晉朝皇帝問臣子,既然底下的人饑荒沒有飯吃“何不食肉糜”,為什麼不吃肉呢?這兩個問題别無二樣。

饑荒一旦爆發又不是一個村莊的事,都是大規模的,古人也不傻,能不知道河裡有魚可以吃,而引發饑荒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大旱,這樣的情況下,河裡的水都幹了,哪裡還有魚讓饑民們來吃?尤其是北方,更是很少會有河道。

古代饑荒都要餓死了,饑民為什麼不抓魚?專家:何不食肉糜?

其次就是,一條河中能有多少的魚?災民無數,能夠滿足多少人的需求,再者饑荒也不是幾個月事,一般都是好幾年,多少魚可以滿足這些饑民好幾年的口糧?最後捕魚也沒有那麼簡單,已經餓的動的力氣都沒有了,哪還有力氣去捕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