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8月,胡宗南的愛将鐘松指令他的下的第28旅在壺梯山構築重點工事,師部和第123旅、165旅集結在馮原鎮東南,以便利用壺梯山的險要阻止西北野戰軍南下。
8月8日,西北野戰軍以優勢兵力攻打壺梯山核心陣地,部隊勇猛沖擊,攻破敵軍陣地,敵軍第28旅棄陣逃跑。
在激烈的戰鬥中,西北野戰軍2縱獨4旅的一個戰士被敵人炮彈炸傷了大腿,流血過多,擡下陣地時犧牲了。
西北野戰軍名将、獨4旅旅長頓星雲正好趕到那裡,偶然聽到醫生感歎:由于沒有自救的經驗,這名戰士受傷之初沒掐緊大腿根部及時止血,實在可惜。
頓星雲當時并沒有想到,從醫生那裡偶然聽到的這句話,竟在第二天就救了他一命。

他把醫生所說的受傷後要及時止血的告誡記在心裡,連夜要求各部隊注意學習自救常識,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攻下壺梯山後,我軍乘勝追擊,鐘松把36師師部和兩個旅撤至王村鎮,敵第5兵團司令裴昌會急命整編第90師、第38師從韓城、合陽星夜回援36師。
為了消滅鐘松,我軍合力攻擊王村鎮,戰鬥非常激烈。
頓星雲打仗曆來有一個靠前指揮的習慣,這次他又來到最前面的部隊,以便及時掌握情況,組織進攻。
當時敵人正在進行瘋狂反撲,獨4旅的正面如果被突破,大部敵軍就可能脫逃。
頓星雲堅持在最前沿就近指揮,敵人不顧一切地反複沖擊,形勢非常危急。
旅參謀長馬森和團長張獻奎喊道:“旅長,你往後撤一撤!”
頓星雲不理,張獻奎說:“你還不放心我們嗎?”
頓星雲大聲回答說:“你打你的,不要管我。”
張獻奎生氣說:“你在這裡,我們怎麼指揮?我們怎麼打仗?!”
頓星雲摸摸腦袋,帶着歉意地嘻嘻笑了,連聲說:“好吧,我這就走!”
沒想到頓星雲話音未落,敵人的一顆子彈飛來,竟把他打倒在地。
頓星雲能感覺到右大腿斷了,血流如注,他記起了昨天那個戰士犧牲的教訓,自己用手死死掐住大腿根部止血。
馬森一見頓星雲負傷了,立即背起他往後撤,一面大聲呼喚衛生員和軍醫。
頓星雲在他背上着急地嚷道:“你不要管我,你好好照看部隊!”
馬森哪裡聽他的,背着他急跑,隻想一步就跨到安全地帶。
馬森一路小跑,頓星雲感到颠簸奔騰,腿部在大出血,他向馬森說:“你把我放下!”
馬森說:“旅長,我一定要救你!”說着跑得更快了。
頓星雲着急地說:“你要救我,就馬上把我放下!”
馬森還是沒有領會頓星雲的意思,跑得更快了,頓星雲急得沒法,張口在馬森肩膀上咬了一口,大聲喊道:“快把我放下,把我放平!”說罷便昏迷過去了。
這時馬森已經把他背到了一個土坎下,避開了敵人的射擊,軍醫也趕來了。
隻見頓星雲一邊臀部被炸飛了一半,大腿嚴重炸傷,血肉模糊一片,幾處血管都炸壞了,鮮血汩汩地流淌。幸好頓星雲雖在昏迷中,仍然用手死死掐住大腿,才沒有失血過多。
軍醫緊急包紮止血,用力去掰這名重傷員掐住大腿的手,卻怎麼也掰不開。
軍醫贊歎說:“幸虧旅長自己掐住大腿,止住了大出血,要不早完了!他這是救了自己一命啊!”
不過這時候的情況仍不容樂觀,因為頓星雲仍生命垂危,而且腿受了那麼嚴重的傷,很可能保不住了。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醫生們的全力搶救,再加上頓星雲頑強的生命力,他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此後他又經過多次手術,終于保住了受傷的那條腿,被醫生認為是創造了兩個奇迹(重傷後大難不死,還能保住腿不用截肢)。
頓星雲則說:如果不是偶然從醫生那裡聽到受傷後要懂得及時自救的那句話,自己可能早就去見老馬(克思)了。
他出院時,醫生再三囑咐:至少要休養兩到三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1949年2月,西北野戰軍改稱第一野戰軍,要解放整個大西北,仗越打越大了。
頓星雲所在第二縱隊改編為第二軍,軍長王震等人希望由頓星雲來當副軍長,但又怕他身體吃不消,是以親自跑去征求他的意見。
頓星雲當即表示:“我的傷基本上好了,沒有問題。上司要我幹什麼,我一定服從。打了幾十年仗,不就是盼着全國解放嗎?就是舍了這條腿,換來全國解放,換來全國人民解放,也值了!再說,要不趁現在多打幾仗,以後就是想打,怕也沒有機會了!”
也就是說,他從1948年8月負傷,到1949年2月回到部隊,隻養了半年傷。
為了革命需要,當年有多少像頓星雲這樣的人在緊要關頭,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此後,頓星雲帶着并未完全痊愈的傷繼續帶兵打仗,在解放戰争中屢立奇功,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