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名帥身邊的智多星,延安保衛戰中曾獻上良策,後成開國中将

提起西北野戰軍以少勝多、屢破強敵,最終解放大西北的赫赫戰績,人們不應忘記彭總的雄才大略,也不忘記他麾下的王震、許光達、賀炳炎、彭紹輝等衆多骁将,當然也不能忘記彭總身邊那位沉默寡言的“智多星”——曾任西北野戰軍參謀長的開國中将閻揆要。

閻揆要将軍長期擔任參謀長工作,特别是在解放戰争中的西北戰場,協助彭總組織指揮了延安保衛戰、黃龍、西府、荔北、陝中、扶眉、蘭州等著名戰役,為解放大西北、建立新中國作出了重大貢獻。

戰争是力量的較量,更是智慧的較量。在名垂軍史的延安保衛戰中,閻揆要曾向彭總獻上退敵良策,充分展現了他足智多謀、勇挑重擔、履危難而彌堅、臨大敵而愈勇的特點。

他是名帥身邊的智多星,延安保衛戰中曾獻上良策,後成開國中将

1947年初,蔣軍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已經全面受挫,遂改為對陝北和山東兩個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在陝北,老蔣任命其嫡系胡宗南為總指揮,糾集胡宗南集團和青海馬步芳、甯夏馬鴻逵、榆林鄧寶珊部,共34個旅25萬人,分五路圍攻陝甘甯邊區,企圖奪取延安,一舉消滅我首腦機關。

1947年3月,胡宗南集團第一線攻擊部隊12個旅、共約8萬之衆在近百架飛機的支援下,以密集隊形多路快速向延安突然發起進攻,并揚言“三日之内占領延安!”

他是名帥身邊的智多星,延安保衛戰中曾獻上良策,後成開國中将

此時,我最高指揮部和其他機關、學校還未轉移。軍委指令陝甘甯人民解放軍野戰集團軍所屬教導旅和警備第三旅七團在延安以南地區實行機動防禦,抗擊和遲滞進攻之敵,遲滞和大量殲滅敵人,争取時間,掩護首腦機關安全轉移。

在敵強我弱、情況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身為陝甘甯野戰軍參謀長的閻揆要鎮定自若,積極協助彭總有條不紊地組織指揮部隊堅守抗擊,并不斷協調各部隊的作戰行動。

在戰鬥最緊張的時刻,閻揆要親臨前線要求防禦部隊指揮員,要靈活用兵,采取運動防禦,依托多條防禦地帶的野戰工事,交替掩護,節節抗擊敵人,适時進行反擊,要盡可能阻止敵人,但不死守。

他是名帥身邊的智多星,延安保衛戰中曾獻上良策,後成開國中将

與此同時,閻揆要還指揮民兵和遊擊隊積極配合主力作戰,在敵前敵後埋設地雷,破壞道路,展開遊擊戰,使敵人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由于指揮正确,加之部隊英勇作戰,經過三日的激戰,不僅大量殲敵,而且阻胡宗南集團于麻子街、馬坊、金盆灣一線,胡宗南三日内占領延安的企圖破滅了。

此時,閻揆要非常冷靜地分析了頭三天的戰況,便向彭總作了彙報,并提出一個非常及時的建議:敵人此次進攻雖然損失了幾千人,但并未傷元氣,他們還會重新組織,并可能會改變戰術,更加猖狂地向我進攻。

他是名帥身邊的智多星,延安保衛戰中曾獻上良策,後成開國中将

他還獻上退敵良策:敵強我弱,跟敵人硬拼,我們不合算,我們要利用地形熟悉,群衆擁護等有利條件開展遊擊戰、運動戰,特别要利用夜間襲擊敵人,變被動為主動。

彭總沉思了片刻說:“對!乞丐不能同龍王比寶,他打他的,我打我的,打不赢就走,靈活應戰,力争主動!”

果然,胡宗南吃了苦頭之後,改變了戰術,不敢貿然進攻,隻好慎重前進,天明時攻擊,黃昏前停止,露宿山頭,避免夜戰,并将搶掠群衆的耕牛為進攻踏雷開路。

他是名帥身邊的智多星,延安保衛戰中曾獻上良策,後成開國中将

同時,胡宗南不斷增加第一線攻擊的兵力,加強攻勢,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占領延安。

敵變我變,閻揆要訓示各部隊及時調整部署。白天前線部隊以少量兵力堅守要點,掌握敵軍行動規律,有計劃地選擇敵人的弱點,适時組織反沖擊;天黑後利用夜暗,發揮夜戰的特長,襲擊敵人。

改變戰術後,部隊士氣高漲,越戰越勇,指戰員們同仇敵忾,英勇作戰,頑強拼搏,給予敵人重大殺傷。

他是名帥身邊的智多星,延安保衛戰中曾獻上良策,後成開國中将

從3月13日至19日,經過7天的艱苦鏖戰,野戰集團軍僅以5000餘人的少量兵力,抗擊了“胡軍”8萬之衆的瘋狂進攻,僅以傷亡約700人的代價,換取了殲敵5200餘人的勝利。

同時,此役圓滿地完成了掩護我最高指揮部和其他機關、學校的轉移與疏散群衆的任務,給“胡軍”留下一座空城。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軍曆史上,此役開創了運動防禦以弱擊強的先河。

此後,閻揆要又屢立戰功,新中國成立後成為開國中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