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刻畫是神來之筆,我們先來看一下年羹堯給雍正洗腳的過程。

年羹堯本來是雍正的包衣奴才,但他是個野心極大的人,心狠手辣(屠滅劉家莊),極好面子(守城門依然穿着黃馬褂),這樣的人是不甘心當個奴才的。
當時老十四和老十三争大将軍王,誰掌握兵權誰就可能得到天下。本來八爺黨算的很精明,力争讓老十四當上大将軍王,一旦康熙駕崩,他們就可以裡應外合控制京城。而把老十四放到西北帶兵,就沒辦法在京城和自己争皇位。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這些人之上的天就是邬思道。邬思道告訴雍正,老十三不用争這個大将軍王,他在京城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後面争奪豐台大營兵權,老十三是扛鼎之人)。老十四雖然掌兵,但沒有糧草的兵就是死兵。而隻要讓年羹堯當上川陝總督掐住老十四的軍糧,老十四就蹦哒不起來。
于是雍正告訴老十四,自己願意支援他當大将軍王。老十四一聽高興,作為回報願意推薦年羹堯為川陝總督。
年羹堯呢,隻知道老十四推薦了自己,就不知道這一切都是雍正的安排。于是一到京城,不去見自己的正牌主子,先去找了老八和老十四,這是要改換門庭的節奏啊!
這種事老四當然不能忍,于是給吏部打招呼不讓年羹堯上任,年羹堯這下才慌了,這才發生了洗腳的一幕。
年羹堯給雍正洗腳,本來是表明一種态度:我永遠是你的奴才。雍正看他态度挺好,就原諒他了。這個時候年羹堯正準備倒洗腳水,一聽雍正原諒自己了,那還倒個屁的洗腳水,我自己的我都不倒呢。這一幕可以說是把年羹堯的性格刻畫的淋漓精緻,用你的時候我怎麼都行,别說倒洗腳水,喝洗腳水我都幹。不用你的時候,我是連一眼都不想看你。
這部劇裡年羹堯是個反面角色,說到底年羹堯是一條狼,而不是一條狗,這也是他悲劇結局的原因。如果他像李衛一樣,自稱狗兒,我想他是可以善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