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近日,
美國
從
阿富汗
撤軍的消息在各大平台刷屏,除去疫情帶來的影響外,美國撤軍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阿富汗方面花費的
軍費
過多。在阿富汗的美軍每日拿着高額的補貼費用飲酒作樂,長期下來美國
損失慘重
。而我國曆史上經曆衆多戰争,卻鮮少出現不作為的軍人。更多的是
奮勇作戰
,不注重榮譽的軍人們。
張文魁
就是這樣一個人。17歲時親眼目睹了父親被日軍殘忍殺害的張文魁下定決心要為父親
報仇
,也為了更多孩子不要像自己一樣失去父親,張文魁加入了
抗日民兵團
,參與遊擊戰。一戰,便是将黨章刻在了心中。

張文魁在加入抗日民兵團的第二年就
參軍入黨
,即便此時日軍已經投降,但是此時的中國依舊籠罩在
戰争
的陰影之中,國共雙方勢同水火。張文魁看不下去,提出離開已經趨近和平的家鄉,跟随隊伍進入戰争
前線
作戰。
但是前線就意味着遠比後方
艱辛
得多的戰鬥,最艱難的時刻連續幾天他們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還要
連夜奔襲
。但張文魁的選擇就是堅持下去,像千千萬萬個人民解放軍一樣,他們不覺得苦,不覺得累,隻是一想起自己是為了人民解放而
戰鬥
,就渾身充滿了動力。
熱愛學習的張文魁被調到了
炮兵連
,那是我們國家備受矚目的一支隊伍,那時的炮兵連,沒有
先進的大炮
,沒有
精細的維修技術
,沒有各種
專業的人才
,有的隻是一台又一台被繳獲的大炮,殘缺的,不殘缺的,還有僅存的
一本
技術資料。就憑借着這些,張文魁潛心鑽研,成功修複了好幾台大炮,這些大炮還在後續的戰争中發光放彩。
但是有了大炮也不意味着戰士們就可以躲在炮筒後面
高枕無憂
了,他們迎着槍林彈雨,喝過雪水,吃過野草,在戰地上
席地而眠
。許多戰士都在槍彈中
壯烈犧牲
,甚至很多時候,整個營地的戰士都戰死了,僅剩一位戰士控制着大炮堅持着……每每提起這些,張文魁總是熱淚盈眶。
後來人民終于迎來了解放,
新中國
成立了,他也該光榮退休了。可是他依舊選擇為人民做建設。他知道新中國經曆了長達
幾十年
的戰亂,到處都是等待建設的地區。他對上司說,去
丹江口
吧,那裡缺勞工,就讓他到那裡發光發熱吧。
參與建設的過程的
艱難
程度也堪比戰鬥,作為幹部的張文魁與勞工們同吃同睡,參與一線的勞動,甚至還被
砸傷
,進了重症監護室……其實他完全可以憑借着自己的軍功享
清福
,但是他不願意,他說,國家需要建設,他還可以繼續工作。
離開軍隊幾十年,他
隐姓埋名
,對過往的赫赫戰功閉口不言。參與丹江口建設的幾年,他對這裡也産生了濃厚的感情,在這裡
紮下了根
。兒女們也從來不知,自己的父親看似平常,當年竟是個戰功赫赫的大
英雄
。
後來還是一場火災,困住了一個孩子,人已老年的張文魁
英姿
不減當年,沖入
火海
将孩子搶救了出來。隻是,孩子雖然被救了,張文魁卻因為年齡過大,在火海中被熏到,
雙耳失聰
。這個為國戰鬥了幾十年的老人,再也聽不到他所熱愛的世界的聲音了。
此事一出引起了有關政府的
重視
,派人前去慰問,這才發現了這樣一位隐藏在人民中的
戰鬥英雄
。張文魁老人對過往不願意過多地表示,每當提及就表示自己當年當過兵但是沒有戰功,可是從他那個年代走過的兵不應該沒有戰功,後來經人勸說,張文魁才拿出了自己的
證書和軍功章
,竟是裝了滿滿一盒。
自此,這位民族英雄的熱血戰士的光輝往事才得以重提。張文魁
戎馬一生
,本可以享受戰功帶來的榮譽,平安富貴地享受一生,但是他卻選擇了
,繼續支援國家的建設。甚至于兒女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一位民族英雄。
結語:
像張文魁這樣的戰士還有很多很多,像
張富清,柴雲振
,不記名不慕利,隻是單純的戰鬥,為人民奮戰,參與國家建設,他們是
胸有大愛
的英雄,我們的國家能有現在如此這般的
美麗富饒
,離不開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人的無私奉獻,默默付出。像他們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發自内心的
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