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争年代,我國出現了很多英勇善戰的将領,他們為了中國的未來而努力奮戰,将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但随後國内卻發生了内戰,結果很多抗日英雄都在這場戰争中喪生了。尤其是國軍将領,更是遭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打擊,導緻他們損失慘重,最終無力挽回敗局。不過也并非所有将領都是優秀的,比如國軍中有一位将軍卻不擅長打仗,反而一打仗就跑,因而被稱為“長腿将軍”。

這位國軍将領就是劉峙,也是國軍中赫赫有名的“豬将”,光從這個稱呼中就可以看出他打仗有多差了。其實在起初的時候,劉峙也在多次戰役中立下了不少功勞,因而深受蔣介石賞識,還被稱為常勝将軍。但是自從抗日戰争以後,劉峙指揮戰鬥的能力就越來越差,甚至他一和日軍對上,便撒腿就跑,因而被日軍譏笑為“長腿将軍”。對此,蔣介石也是恨鐵不成鋼,隻能盡量少派他上戰場了。
到了解放戰争時期,劉峙更是屢戰屢敗,成為了真正的“豬将”,直把蔣介石氣得半死。但由于戰争越來越激烈,國軍将領又損失了不少,是以即便明知劉峙打仗不行,蔣介石依然讓他指揮戰鬥。其中最出名的一場戰役就是淮海戰役,這場戰役對國軍來說至關重要,是以蔣介石投入了80萬大軍,對此次戰役報以很大希望。
原本蔣介石是準備任命陸軍二級上将蔣鼎文為總司令,負責指揮戰鬥的,但由于當時的蔣鼎文已經看出國軍的敗局已定,不願意參戰。無奈之下,蔣介石隻好任命劉峙為此次戰役的總指揮。而當我軍得知總指揮是劉峙時,毫不客氣地譏笑,說劉峙就是個大笨豬,隻要我軍勇往直前,就能沖進徐州去殺豬。
劉峙果然是“豬将”,當我軍在嚴密部署戰役時,他卻無動于衷,也不做任何的戰鬥準備,是以結果可想而知,80萬國軍被我軍殺得節節敗退,即便後來杜聿明前來指揮作戰,也已經無力挽回敗局,最終國軍被我軍殺的殺,逃的逃,我軍獲得了全面大勝利,還俘虜了不少國軍将領,不過劉峙卻成功逃脫了出來。
此時,劉峙也知道自己闖了大禍,于是他刮掉了胡子,向蔣介石明志,一定會打敗解放軍的。可是此時的國軍兵力已經不多了,劉峙又如何打得赢我軍呢?這一點蔣介石也很清楚,是以他并沒有相信劉峙的話,反而聲稱要查辦他。不過因為有何應欽的庇護,劉峙逃過了這次查辦,之後他見國軍敗局已定,便卷鋪蓋逃難去了。
劉峙先回了江西老家,後來江西得到了解放,他便逃去了香港,由于他逃走的時候,帶着大量的财富,是以他的日子一直過得相當舒适。可是後來他昔日的部下卻找上了他,并威脅勒索他的錢财。此時的劉峙已經成為了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應付這些強盜般的部下,隻能乖乖地拿出一筆錢來打發他們。之後,劉峙深知香港不能再待了,于是他便又帶着家人逃去了其他國家。
在輾轉了多個國家以後,他的錢财也花光了,為了生存,他定居在了西爪哇島,并依靠妻子在一間學校當國小老師來維持生活。不久,他的妻子要回香港辦事,為了不丢掉老師這份工作,便讓劉峙頂替她上課。此時的劉峙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堂堂陸軍上将竟然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國小老師,不過為了生活,他也隻好同意了。
劉峙負責任教的科目是國文和地理,這兩個科目他都有基礎,是以教得遊刃有餘,還得到了學生的喜愛。之後,學校又給劉峙安排了幾個科目,他都教的很好,結果他妻子回來後,學校便不放他走了。就這樣,劉峙成為了一名國小老師,過上了平淡的生活。不過後來,他的身份還是被當地人知道了,而國小校長得知他的真實身份後更是大吃一驚,立刻開始巴結他,希望通過他的名人效應來提升自己學校的知名度。
結果劉峙不僅在當地出名了,就連遠在台灣的蔣介石也得知了他的下落,并勸他傳回台灣。而劉峙聽從了蔣介石的安排,最終回到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