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頤和園耕織圖有一塊昆侖石,昆侖石底座有兩個石窩,究竟是幹啥的

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園林,現在也成了著名的曆史文化旅遊景點。值得一提的是,在頤和園中有個鮮為人知的耕織圖景區,裡面有一塊奇特的昆侖石碑,并且其底座上還有兩個神秘的石窩窩。一直以來,文物專家們對石窩窩的作用都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發現了一張老照片才恍然大悟,究竟石窩窩是做什麼的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

頤和園耕織圖有一塊昆侖石,昆侖石底座有兩個石窩,究竟是幹啥的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耕織圖景區在頤和園的西北部,占地面積約0.25平方千米,在一開始并不是很知名,以至于很多都不知道頤和園還有這樣一場地方。史料記載,耕織圖景區建于清乾隆年間,不過當時作為内務府的織染局所在地,故得名“耕織”,即男耕女織。到清朝末年,英法聯軍進入頤和園肆意搶奪,同時也火燒了耕織圖景區,所有的建築也都化為灰燼,但後來慈禧太後修繕頤和園的時候,還将耕織圖景區改成了一處水師學堂,是以也才得以儲存至今……在2004年,專家們對耕織圖景區重修,不僅恢複了乾隆時期的園林景色,還複原了大量的建築古迹,如延賞齋,蠶神廟和長廊,以及水師學堂。

頤和園耕織圖有一塊昆侖石,昆侖石底座有兩個石窩,究竟是幹啥的

在耕織圖景區内,唯一的乾隆遺物就是一塊石碑——昆侖石碑。該石碑高約2.3米,整體為漢白玉雕刻而成,頂部為圓弧象征“天圓”,底部為方形象征“地方”,此外還有海波狀的花紋石刻,是以這種獨特的石碑被稱之為“昆侖石碑”,表示像巍巍昆侖一般巍峨。據昆侖石碑上的文字記載,該石碑刻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正面的三個大字是乾隆皇帝的禦筆“耕織圖”,背面則是乾隆皇帝的詩,即“ 玉帶橋西耕織圖,織雲耕雨學東吳。每過便爾留清問,為較尋常景趣殊”,最後落款“乾隆癸酉夏禦題”。

頤和園耕織圖有一塊昆侖石,昆侖石底座有兩個石窩,究竟是幹啥的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耕織圖昆侖石碑坐落在一個底座上,并且在底座的兩邊還有兩個方形石窩窩,直徑約25厘米,深度約40厘米。在一開始,人們看到石窩窩的時候就很納悶,不知兩個石窩窩有什麼作用,并且在其他的石碑上也都沒有發現類似的情況。于是,有人推測石窩窩用來裝水的,但實際上它底部是空的不能裝水;還有人推測石窩窩處原來有兩個小昆侖石碑,也許後來被人偷了,但的專家們卻表示不可能有三個石碑立在一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專家們其實也沒有合理的解釋,翻遍了清代的史料也都毫無所獲。

頤和園耕織圖有一塊昆侖石,昆侖石底座有兩個石窩,究竟是幹啥的

多年之後,有一位專家們在檔案館查資料的時候,偶然看到了一些民國時期的頤和園老照片,于是仔細觀察就發現一張照片中有昆侖石碑,并且石碑的兩側各還有一棵樹木,其中左邊的是柏樹,但是可惜已經枯萎,右邊是松樹,看起來生長旺盛。值得注意的是,兩棵樹都正好生長在石碑兩側的石窩窩的裡面。如此一來專家們都欣喜不已,沒想到老照片能破解石窩窩作用竟然是樹坑,或許這就是“巍巍昆侖,松柏長青”。

頤和園耕織圖有一塊昆侖石,昆侖石底座有兩個石窩,究竟是幹啥的

石窩窩的作用就這樣被發現了,但後來也有人提出了質疑,表示照片是民國時期的,會不會是不是哪個農民偶然種上的呢?是以,就還需要找到其他的證據,也隻要證明它不是孤例即可。後來,專家們經過多方尋找,發現在北海永安寺内也有一件昆侖石碑,大小和頤和園中的差不多,它兩側也有兩個石窩窩,其中一個石窩窩正好就是一棵松樹,而另外一個石窩窩是空的,寺院僧人表示原來是柏樹,但後來生蟲枯萎就被取下來,新的柏樹還沒來得及種上去。另外,在北京大興區的南海子公園中,也有一件清代昆侖石碑複制品。當地村民表示原碑已經被毀壞,并且當地村民也提到昆侖石碑兩側曾有松柏,并且也都長勢喜人。

頤和園耕織圖有一塊昆侖石,昆侖石底座有兩個石窩,究竟是幹啥的

由此可見,清代昆侖石兩側種植松柏不是孤例,而是“标配”,但随着時間推移松柏枯萎,于是就留下了兩個石窩窩。現如今,有專家要給耕織圖昆侖石碑種植上松柏,但卻遭到很多市民反對,表示還是保持曆史文物的原樣更好,并且還能增加一些神秘感……

參考資料:

《頤和園的犄角旮旯》作者:[美]張克群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