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福特、沃爾沃等汽車制造商在本屆CES展上加深了與關鍵技術合作夥伴的聯系,以準備好對抗電動汽車挑戰者特斯拉和蘋果公司,後者正在加速進入市場。
三大晶片公司——英特爾旗下的Mobileye、高通公司和英偉達公司——從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的一系列新聞釋出會中脫穎而出,成為鎖定未來十年自動駕駛汽車大腦的上司者。
這些合作涉及将數十個較舊、速度較慢的晶片整合到功能更強大的集中式計算機中。但為了赢得合作,晶片公司不得不同意讓汽車制造商控制該技術的關鍵部分。
路透社此前曾報道稱,蘋果計劃推出一款電動汽車。這家 iPhone 制造商的目标是最早在2025年實作全自動駕駛功能。
對于面臨蘋果和特斯拉的汽車制造商來說,風險很高。除了讓車型電氣化之外,汽車制造商基本上還在設計自動駕駛能力不斷增強的中央計算機。
這就意味着在車輛從經銷商那裡被出售以後的很長時間,汽車制造商有很大的機會從汽車的軟體和服務中賺錢,但前提是他們得像特斯拉和蘋果那樣擁有客戶關系和資料。
高性能晶片制造商英偉達(Nvidia)的汽車業務副總裁丹尼·夏皮羅(Danny Shapiro)表示,“那些已經不是先驅者的汽車制造商終于意識到,如果不改變自己的思路,他們将被永遠地甩在身後。”
英偉達在本屆CES展上宣布将為幾家中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提供未來汽車的電子大腦,同時還将與其他汽車制造商開展合作,包括梅賽德斯-奔馳、現代汽車、沃爾沃和奧迪。

與英偉達開展合作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 圖檔來源|英偉達官網
夏皮羅說,技術和資料的控制權是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之間的敏感地帶。“不論是控制化方案還是定制化方案,資料要掌握在誰的手裡?”
答案很複雜,因為要實作自動駕駛需要大量的技術。
其中包括——幫助攝像頭識别行人的計算機視覺算法、不斷擴充的世界道路高精地圖,以及“駕駛政策”軟體,用于在遇到意外情況時對汽車的行為做出毫秒級的決定。
對晶片制造商來說,這就意味着他們需要準備好技術的方方面面,但是同時還要樂意讓客戶進行挑選。
比如,高通公司在去年斥資45億美元收購了Veoneer公司,完善其自動駕駛晶片所需的所有軟體。但是在本屆CES展上宣布拿下與通用汽車的第一份大型自動駕駛晶片供應合同後,這些軟體資産并不包括在内,因為通用汽車會自己開發軟體。
“我們的軟體堆棧都是内部開發的,是以不會使用他們的部分,”通用汽車即将推出的“Ultra Cruise”脫手駕駛産品的首席工程師傑森·迪特曼(Jason Ditman)說。
通用汽車和高通公司合作開發的自動駕駛平台 圖檔來源|通用汽車官網
但對于其他汽車制造商來說,高通公司需要準備好自動駕駛系統的所有部分,該晶片公司進階副總裁兼汽車總經理納庫爾·達格爾(Nakul Duggal)表示。
“不同的汽車制造商發現自己處于不同的準備階段,”他說,“對于汽車制造商而言,關鍵是他們必須能夠與試圖獲得的客戶建立關系。”
Mobileye與福特之間的關系也出現了類似的變化,這種關系在上周被加深。Mobileye過去将其視覺傳感器、晶片和自動駕駛軟體打包成一體化方案提供給合作方。現在,Mobileye将開始分離其打包方案的部分功能,并允許福特在這些功能之上建構自己的技術。
“我們向福特提供所有輸出,他們将在我們的輸出之上運作自己的算法,”Mobileye首席執行官阿姆農·沙舒亞(Amnon Shashua)告訴路透社。
圖檔來源|Mobileye
晶片公司選擇的餘地很小,隻能變得更加靈活,因為他們還要面對來自同行的重要競争對手。
IHS Markit 的進階首席分析師菲爾·阿姆斯魯德(Phil Amsrud)表示,在控制發動機等更簡單的半導體方面,汽車制造商過去隻依賴3家主要的供應商——英飛淩、瑞薩和恩智浦。
但為汽車制造商提供高性能計算的晶片公司市場相對擁擠,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計算機視覺公司安霸半導體等公司也相繼進入汽車行業。
“我們正處在有太多供應商的階段,”阿姆斯魯德說。“如果從傳統的眼光看待汽車行業,(未來)就會剩下少數幾家供應商。”
*本文編譯自路透社,作者:Stephen Nellis、Joseph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