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作者:潤楊阆苑

愛情是一個千古難題,有情人終成眷屬,太難了。總有些相愛又分離的情侶。

在古代,大多數都是男子抛棄女子。女子被抛棄後,她們的選擇不同,最後的結局也不同。

有的人“一别兩寬,各生歡喜”很快走出悲傷,開始了新的生活。例如崔莺莺。

有的人,始終沉浸在對夫妻的追憶中,不願意開始新的生活。即使開始了新生活,成為别人的妻子,一見到前夫就方寸大亂,最後郁郁而終。例如,唐婉。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多年後,男子想起了曾經的戀人、夫妻,要求見面。以此來表示自己還愛着她,念着她。有的人面對前任相邀,毅然決然地拒絕相見。有的人含淚相見。

事實證明:拒絕與初戀見面的女子,生活安穩;與初戀相見的女子,賠上了自己一條命。

相愛的人分手了,有時候,等待也許會等來心上人的回心轉意。但是如果心上人娶妻生子了,二人已經沒有複合的可能了,就要及時懸崖勒馬,斬斷情絲,開始新的生活。

舍得,舍得。因為隻有舍棄了從前的感情,才能得到新的感情,收獲新的幸福。如果抱殘守缺一輩子,隻會将自己的人生過得可憐兮兮的。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崔莺莺面對抛棄自己的夫妻,告絕!

《莺莺傳》中,張生愛崔莺莺,給她寫情詩,俘獲了崔莺莺的心。崔莺莺和張生是相愛的,他們的分手,是為了張生進京趕考,是為了張生的前途。

元稹創作的傳奇小說《莺莺傳》就是以自己和崔莺莺的故事為藍本創作的。《莺莺傳》裡的張生其實就是元稹自己。崔莺莺就是元稹的遠房表妹。

元稹還是窮書生的時候,與遠房表妹莺莺相愛。元稹進京趕考前,對表妹也是海誓山盟。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25歲,元稹考中進士,入秘書省任校書郎,他為了和京兆尹韋夏卿攀親抛棄了莺莺,他娶韋夏卿之女韋叢為妻。婚後,元稹夫妻跟随嶽父韋夏卿赴東都洛陽上任。

元稹相當于上門女婿。

莺莺被抛棄後,應該悲傷難過了一陣子,但是她勇敢的走了出來。也許是張生的話令莺莺死心了吧。張生說:“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為雨,則為蚊為螭,吾不知其所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衆,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餘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張生說莺莺是魅惑男人的妖孽,是如妲己、褒姒一樣的紅顔禍水。自己心愛的人,竟然如此詛咒自己,中傷自己,崔莺莺應該對張生死心了。于是她另嫁他人。

元稹結婚後,又想起了崔莺莺的美麗與才華,他到莺莺的婆家,對莺莺的丈夫說,要求以表哥的身份見莺莺一面。

崔莺莺面對初戀求見,很清醒。她知道自己和張生沒有未來,是以不想再與之糾纏不清。莺莺拒絕相見。

張生惱羞成怒,原文是:“張怨念之誠,動于顔色”。張生覺得,我還思念着你莺莺,說明我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我現在身居高位,還想着來探視你,說明我不忘舊情,你應該感恩戴德,可是你卻如此待我,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崔莺莺知道後,依然沒有和張生相見,隻是偷偷寫了一首詩,送給張生,說明自己也想念着他,但是不能相見。意思是說你走吧,我雖然愛你,但是不能見你。

自從别後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張生不死心,在崔莺莺的丈夫家住了好幾天,也不離開。崔莺莺沒辦法,隻好送給張生一首詩,讓他斷絕見自己的心思。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将舊來意,憐取眼前人。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崔莺莺的這首詩,沒給張生留面子,你當初抛棄了我,如今就不要惺惺作态了。你還是把你的感情用在你妻子身上吧!珍惜你的妻子吧!

面對如此決絕的崔莺莺,張生隻好悻悻地走了。

相信崔莺莺真的放下了過去的種種,忘記了張生,開始了新的生活。也相信她會子孫滿堂,幸福終老。

既然愛情破滅,就要及時止損,否則會把一生賠進去。

唐婉:無視眼前人,獨念陸遊。

唐婉對愛而不得的初戀,始終不能放下。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唐婉沒有崔莺莺豁達,也沒有崔莺莺理智,唐婉被休後,始終沒有忘記陸遊。

唐婉和陸遊是表兄妹,他們青梅竹馬,結婚後琴瑟和鳴。可是由于夫妻感情太好,陸遊的母親不高興了,她以唐婉不能生育為名,逼迫陸遊休妻。

陸遊是一個孝子,他被迫休了唐婉。但是因為二人的感情還在,陸遊在外面給唐婉一個院子,讓唐婉做外室。唐婉為了陸遊可以不要名分,她隻要愛。

然而做外室都不被陸母允許。于是唐婉回了娘家。

後來唐婉放下陸遊,嫁給了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王府少爺承宣使趙士程。據說趙士程生前就有郡王爵位。如果是的話,趙士程就是王爺,唐婉就是王妃了。唐婉是王妃的說法存疑。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在沈園,唐婉和趙士程偶遇陸遊。對于偶遇的過程有不同的傳說。有傳說,唐婉征得趙士程同意給陸遊送了酒菜;有傳說,趙士程“ 遣緻肴” ,讓人給唐婉和陸遊送去酒菜,讓二人單獨會面,他悄悄離開了。陸遊題《钗頭鳳》,抒發自己的感情。

再次遇到初戀,唐婉方寸大亂。二人“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陸遊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再次燃起唐婉對陸遊的愛;“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鲛绡透”令唐婉痛不欲生。

從此唐婉對陸遊魂牽夢萦,郁郁寡歡,一病不起。春天遇到陸遊,秋天,唐婉就撒手人寰。

結語: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崔莺莺遇到的是渣男,很容易放手;唐婉遇到的是陸遊,他們相愛隻是迫于外力而分手,要放手,不容易。

既然相愛不能相守,就隻能放棄。隻有放棄這段感情,才不至于把将來也賠進去。

莺莺放棄了感情,獲得了心靈的甯靜和生活的安穩。

唐婉始終放不下陸遊,一生都郁郁寡歡。雖然有一個寵她愛她的丈夫趙士程,她并沒有感覺幸福。她對丈夫對她所做的一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放不下一段感情就失去了感覺幸福的能力。這一生都再無幸福可言。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易中天說:“人生如果錯了方向,停下來就是進步。”如果唐婉知道自己一意孤行地喜歡陸遊,是方向錯了,隻有“憐取眼前人”才是正道,就不會英年早逝了,也不會過得那麼壓抑、痛苦和絕望了。

崔莺莺最初如果沒拒絕與張生見面,還和張生藕斷絲連,她的婚姻和生活隻能是一團糟,也許會被休。因為她的丈夫不一定像趙士程那樣寬宏大量,也不一定像趙士程那樣包容、了解、寵愛唐婉。崔莺莺理智地選擇了自己的生活。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唐婉被感情牽着鼻子走,不懂得應該放棄一段根本回不來的感情。她忽視了值得愛的身邊人。唐婉的悲劇有時代的原因,也有自己舍不得,看不開,放不下的原因。

當然了,如果唐婉迅速地投入王爺趙士程的懷抱,就不會有流傳千古的《钗頭鳳》了,也不會有陸遊和唐婉的故事了,也就沒有令人落淚的愛情千古絕唱了。

被迫分手後,是忘記前任,開始新的生活呢?還是始終沉浸在失去愛情的悲傷中,一心求死呢?歡迎留言!

前任求見,見嗎?崔莺莺和唐婉給出了答案,選擇不同,結局也不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