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嘛,很簡單,就是唐婉不會生孩子。

不過,十分諷刺的是,在陸遊母親逼着陸遊和唐婉離婚沒多久,唐婉就嫁給了宋太宗趙光義的五世孫,并且,兩人結婚之後,唐婉還先後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和一個閨女。
那麼,在得知前妻和别人生兒育女後,陸遊是什麼反應和态度呢?對于母親逼着他休了唐婉,陸遊有沒有後悔過呢?
這一切,還得從陸遊和唐婉的那段愛情悲劇是如何發生的說起。
陸遊和唐婉,均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并且,從親戚的角度來講,唐婉還是陸遊的表妹。
陸遊父親名為陸宰,而陸宰的妻子,也就是陸遊的母親唐氏,則是時任鄭州通判的唐闳之妹,是以,唐闳的女兒唐婉,需要叫陸遊的母親一聲姑姑。
這麼算下來的話,陸遊和唐婉之間,屬于“姑表親”的關系。
有了這層親戚關系,再加上從小兩人就生活在一起,是以,用“青梅竹馬”,來形容陸遊和唐婉最為合适不過。
自然而然的,兩小無猜的二人,心生愛慕,暗生情愫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年),陸遊用一支家傳鳳钗作為信物,與表妹唐婉定親,到了次年,兩人正式結為夫妻。
此時,陸遊十九歲,而唐婉則剛滿十六,兩個同樣喜好文學,擅長詩詞歌賦的年輕人組成了一個小家庭,對于未來,他們充滿了期盼。
有道是琴瑟和鳴、夫唱婦随,人生最難得的就是有一個靈魂伴侶,而陸遊和唐婉則十分幸運,在對的時間裡遇上了對的人。
不過,就在二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甜甜蜜蜜的時候,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出現了。
這個不和諧的聲音來源,是陸遊的母親唐氏,她對自己的兒媳婦十分不滿意,幾度提出要陸遊将唐婉休掉。
為什麼不滿意呢?最直接的原因,是唐婉嫁到陸家一年多了,肚子始終沒有動靜。
那麼,陸遊母親這個不滿意是不是真的的?答案确實如此,根據史料記載,唐婉與陸遊結婚後,一直就沒有身孕。
古語有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于子嗣的傳承和香火的延續,古人是十分看重的,尤其像陸家更是如此。
陸遊的父親陸宰,一共有三個兒子,但這三個兒子中,最具有才氣,并且最有可能光宗耀祖的就是老三陸遊,至于老大老二,相比陸遊而言,确實要差上不少。
是以,陸遊的父母從小就對陸遊期望極高,而在陸遊的父親過世後,陸母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小兒子身上。
是以,小兒子陸遊的婚姻大事,是陸母一手操持的,而結婚後,她眼巴巴地等着抱孫子,但等了一年多,始終沒能抱上。
這就讓陸母極為不滿,而這也成了導緻陸遊和唐婉婚姻破裂的一個導火索。
對于母親的反應,當時的陸遊不是不知道,但生孩子這種事情,并不是說有就有的,為此,他沒少勸慰母親,希望母親能多給唐婉一點時間。
至于說唐婉為何一年多沒有身孕,這個真實情況已經無從考證,不過,陸遊本人倒是曾經就此事提過,說唐婉屬于是“暮花遲”。
什麼叫做“暮花遲”呢?大概的意思,就是說由于人和人體質的不同,唐婉當時的身體狀況,還沒有到可以懷孕的程度,說白了就是受孕成功率較低。
但陸母卻不管這些,在她眼裡,唐婉就是一個生不出孩子的人。
當然,如果僅僅是因為唐婉暫時沒有生育,那麼也不至于後來會被陸母逼着陸遊休掉她,真正導緻陸遊休妻的,其實還是陸母那顆“望子成龍”的心。
前文講過,陸遊是家中的幼子,他的父親陸宰,在北宋時期,曾任京西路轉運副使,而到了宋高宗建立南宋後,又繼續在朝中出任淮西提舉常平等官職。
除了陸遊的父親之外,陸遊的祖父陸佃官至尚書右丞,而高祖陸轸更是擔任過吏部郎中。
并且,陸遊的父親陸宰在去世後,被南宋朝廷追贈為少師。
也就是說,陸遊是一個典型的宦門之後,用我們現代話來說,就叫做“官好幾代”,而既然是宦門之後,那麼光宗耀祖的重任那就必須是他來擔着了。
之是以必須是他,前文也做過介紹,陸遊弟兄三人,他的兩個哥哥資質平庸,隻有陸遊是集才氣于一身,是以,陸母的全部希望幾乎都在陸遊身上。
這樣一來,就應了那句“愛之深,責之切”的話,陸母希望兒子繼承祖業,去謀個一官半職,好光耀門楣。
但由于陸遊剛和表妹唐婉成婚,有道是新婚燕爾、其樂融融,作為初嘗愛情甜蜜的陸遊來說,什麼官位,什麼未來,都比不上表妹的一颦一笑。
而陸遊的這種行為,與母親的殷殷期望剛好相違背,是以,陸母就不得不站出來阻止了。
其實陸母的這種行為,也不是不能了解,在當時的那個社會背景下,一個讀書人最大的成功,那就隻能去參加科舉,最終能在朝廷裡當上一個官員。
正所謂“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皇家”,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古代最能展現成功的方式,也無非就是封侯拜相,再不濟也得混個官職。
是以,陸母就對陸遊沉迷溫柔鄉這種行為,十分不滿意,在她看來,如果兒子這麼繼續下去,那麼所有前程就都毀了。
是以,必須讓兒子陸遊從這種狀态中改變出來,讓他刻苦讀書,考取功名。
而如何讓兒子快速從這種狀态中走出來呢?相信陸母肯定也采取過其他方式,比如勸告、談心等等,但估計效果不怎麼好。
也正是因為其他方式效果不好,是以陸母就直奔問題的核心,那就是唐婉本人。
在陸母看來,所有問題的關鍵都在唐婉身上,正是她将兒子陸遊迷的神魂颠倒,正所謂“擒賊先擒王”,隻要将她解決掉,那麼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是以,逼着陸遊休掉唐婉,就成了最後的,也是唯一的辦法。
而當時陸遊對于母親的這個決策持什麼态度,這個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但我們能看到的是,陸遊最終選擇了屈服,一紙休書,就将唐婉掃地出門。
坦白來講,這個結果對于唐婉絕對是極為殘忍的,她從頭至尾,沒有做錯任何事,但卻遭到了這樣的結果,而原因就是因為她“耽誤”了陸遊的前程。
至于一直沒有身孕,未能生子,隻不過是一個掩飾的借口罷了。
那麼,在唐婉和陸遊勞燕分飛之後,兩人又分别經曆了怎樣的人生呢?
根據史料記載,唐婉離開陸家後,先是回到了娘家,在娘家黯然神傷了好一陣子,總之就是極為失落。
想想也是,一個女子被夫家休掉,這在古代可不是一件小事,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但唐婉自此就扣上了一頂“被休妻”的帽子,這對她将來的生活,影響相當巨大。
而在娘家也不是長久之計,畢竟她始終是個女子,哪裡有女子一直住在娘家的呢?是以,在不久之後,經過娘家人的安排,唐婉嫁給了一個名叫趙士程的人。
這個趙士程,根據史料記載,是宋太宗趙光義的五世孫,也算是皇室後裔,并且,當時他的爵位為永嘉郡王,官職則為武當軍承宣使。
而他之是以會納唐婉,是因為他的正妻一直沒能給他生下子嗣,是以這才納了唐婉。
既然是納唐婉,就說明唐婉并不是去給趙士程當正室的,按照古代婚姻中的說法,隻要小妾或者側室才稱作“納”。
并且,按照相關史料記載,趙士程比唐婉要大上十幾歲。
是以,根據這些我們就可以判斷出,趙士程和唐婉的結合,并不是兩情相悅,極有可能是唐婉迫于家人的壓力,選擇的一種妥協。
但即便是妥協,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那個時代的女人,始終要找一個歸宿,哪怕是給人當小妾,也好過孤獨終老,最起碼也算有個家。
但十分有意思的是,原本在陸家遲遲未能懷孕的唐婉,在嫁給趙士程後,先後生下了一兒一女,由此可見,唐婉不能生孩子這個說法,确實是陸母想逼走她的一個借口。
而陸遊,則是在離婚之後,聽從母親的吩咐,又娶了一個溫順本分的女子為妻,并且,自此開始專心功名,一門心思往仕途上發展。
就這樣,陸遊和唐婉分别開始了各自的生活,但命運似乎并未準備放過二人,在紹興二十一年,陸遊參加禮部的會試後,由于考試失利,心情十分郁悶,就應好友邀請,來到山陰的沈園遊玩,湊巧的是,在這裡,剛好遇見了唐婉與丈夫趙士程。
這一見面,讓陸遊感慨萬千,而心中泛起的更多是難過之情,而唐婉也同樣如此。
原本二人是琴瑟和鳴的恩愛夫妻,如今卻物是人非,再加上當時陸遊考試失利,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就更讓他情緒激蕩。
不過,陸遊在當時還是極力控制住了情緒,而唐婉在征得丈夫趙士程的同意之後,單獨敬給了陸遊一杯酒。
這杯酒,是忘卻不掉的思念,也是曾經海誓山盟的眷戀。
之後,陸遊在沈園裡,寫下了著名的《钗頭鳳·紅酥手》一詩,帶着“一懷愁緒,幾年離索”,轉身離開。
而在五年後,唐婉再次來到沈園,看到了牆上陸遊留下的筆迹,感慨萬千,寫下了一首名為《钗頭鳳·世情薄》的詞。
同年秋,唐婉郁郁而終,年僅二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