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明知呂後心狠手辣不會放過戚夫人,為何不讓呂後陪葬呢?

生活在帝王之家,有着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可是在無盡的榮華富貴背後,也總是存在着一些危險的,畢竟帝王之家,可不是尋常百姓之間,面對的各種爾虞我詐以及勾心鬥角,隻要稍微不小心,就可能命喪黃泉。

作為帝王之家的那點事,劉邦的老婆呂雉和戚夫人兩人之間的沖突算得上是人盡皆知的了,戚夫人最終被呂雉做成人彘而亡,殘忍至極,于是很多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劉邦明明知道呂雉心狠手辣,為何不讓呂雉去給自己陪葬呢?

劉邦明知呂後心狠手辣不會放過戚夫人,為何不讓呂後陪葬呢?

從劉邦自身而言:呂雉不至于陪葬

呂雉是劉邦的正妻,想當年劉邦在沛縣一無所有,還成天和寡婦混在一起之際,二十多歲的千金小姐呂雉就在呂太公做主的情況下嫁給了已經四十多歲的劉邦,進而讓劉邦的人生開始有所起色,在呂太公的幫助下,劉邦結識了不少權貴,這一切為劉邦後來的基業奠定基礎。

當劉邦結婚生下劉盈之後,自己因為犯事經常東躲西藏,家中父母以及孩子甚至農活,都是從小就嬌生慣養的呂雉在負責的,後來好不容易劉邦做出一些成績,結果劉邦又離開沛縣去了其他地方。

呂雉一直在家中照顧劉邦的孩子和父親劉太公,劉邦則是在彭城花天酒地,與戚夫人你侬我侬,全然忘記了家中黃臉婆呂雉的存在,等到有一天劉邦良心發現,打算把呂雉接到彭城來享福,結果在半路上劉邦剛剛搶占的彭城就遭遇項羽偷襲,最終潰敗不堪,呂雉與劉邦父親被項羽于亂軍之中俘虜,兩人在項羽那裡整整待了2年零4個月。

等到劉邦取得勝利之後,終于把劉太公和呂雉接回來,可是這個時候劉邦依舊對戚夫人更加關心,對待呂雉,似乎空有夫妻之名分,而沒有夫妻之情了,也就是在這些時候,呂雉爆發出了自己在政治上的驚人潛力,幫助劉邦鏟除了諸如韓信之類的功臣。

劉邦明知呂後心狠手辣不會放過戚夫人,為何不讓呂後陪葬呢?

劉邦對待呂雉,雖然說沒有愛情,但是至少還是有感恩之情的,不管戚夫人多麼美麗動人,劉邦心中始終還是有着呂雉的一席之地,覺得愧對呂雉,再加上呂雉所生的兒子劉盈可是嫡長子,按照繼承制度來看,是要繼承劉邦大業的,母憑子貴,劉邦對呂雉也不敢太過分。

結合當時的所有曆史背景、呂雉的身份地位以及劉邦對呂雉的虧欠,劉邦就算對呂雉有意見,就算他已經明白呂雉心狠手辣,作為一個丈夫,劉邦也不至于要讓呂雉去給自己陪葬,甚至說想要殺掉呂雉,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

劉邦能夠從一無所有最終奮鬥成為皇帝,他心中當然有明辨是非和權衡利弊的能力,是以在這種大事情上,劉邦當然不會過分偏袒戚夫人的,雖然說劉邦晚年确實也曾有過廢除劉盈太子之位,改立劉如意的想法,可是在現實面前,很快劉邦就想通放棄了這種想法,在國家大事與私人感情之間,劉邦很明智,必然會選擇國家大事。

對呂雉而言:已經仁至義盡了

對于劉邦而言,不僅不可能殺掉呂雉或者讓呂雉陪葬,反而還會覺得自己有些愧對呂雉,進而在權力和物質方面多彌補一下呂雉母子,而對于戚夫人而言,劉邦更多投入的是恩寵和陪伴,作為一家之主的劉邦而言,這種安排是很合适的。

劉邦明知呂後心狠手辣不會放過戚夫人,為何不讓呂後陪葬呢?

呂雉自從跟随劉邦之後,經曆了很多大風大浪,也是一個明事理之人,她明白劉邦乃是一國之君,自己不可能要求劉邦獨善其身隻愛自己一人,劉邦雨露均沾那是正常現象,呂雉也是能夠了解的,可是戚夫人偏偏沒有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呂雉面對自己老公被戚夫人橫刀奪愛,也就類似于戚夫人在呂雉不在劉邦身邊的時候搶走了劉邦,對于一個正常女人而言,對這種行為本來就有些不爽,可是呂雉依舊努力克制自己,沒有過多表現出對戚夫人的不滿,而是以後宮之主的身份和度量不斷忍讓戚夫人。

結果戚夫人變本加厲,先是在宴會上用嘴去喂劉邦喝酒,直接影響了呂雉的後宮之主地位,算是對呂雉的一種公然挑釁,随後戚夫人又蠱惑劉邦廢除太子劉盈,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這件事算是徹底激怒了呂雉,讓呂雉不得不對戚夫人有所防範。

是以在劉邦去世後,呂雉為了防止戚夫人和劉如意對劉盈的皇位産生威脅,就把戚夫人關起來,原本這個時候呂雉還不想殺害戚夫人,奈何戚夫人自己再次作死,寫了一首詩歌來諷刺呂雉,最終将呂雉惹怒,不僅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還殺害了年輕的劉如意。

劉邦明知呂後心狠手辣不會放過戚夫人,為何不讓呂後陪葬呢?

從戚夫人被呂雉收拾的整個過程來看,說實話呂雉已經算得上是仁至義盡了,她在步步忍讓,戚夫人就在步步緊逼,換成是其餘度量小一些的女人,估計劉邦隻要一去世,迅速就會将戚夫人殘忍殺害,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

對戚夫人而言:天真還作死

戚夫人應該算得上是整個事件的主角了,她的存在,是十分特别的,她自始至終始終沒有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和位置,錯誤以為自己才是後宮之主,根本就沒有把呂雉放在眼裡。

最開始階段,當呂雉這個後宮之主已經從項羽那裡回到劉邦身邊的時候,戚夫人就應該有所收斂,可是這個時候戚夫人故意在宴會上把酒放在自己嘴裡,随後喂給劉邦,劉邦又用同樣方式喂了戚夫人,當時在場的所有劉邦妃子,估計都對戚夫人恨得牙癢癢,但凡有一些情商的人,都不會這樣幹。

那麼劉邦難道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戚夫人會成為衆矢之的麼?當然并非如此,以劉邦識人用人的能力和眼光來看,戚夫人是什麼角色,呂雉又是什麼角色,劉邦完全清楚,可是他為何還要這樣做呢?唯一的解釋就是,劉邦對戚夫人不過是走腎而非走心。

劉邦明知呂後心狠手辣不會放過戚夫人,為何不讓呂後陪葬呢?

另外一個事實就足以證明這個觀點,當戚夫人提出讓劉邦廢除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時候,劉邦隻是意思性提了一下這件事,在大臣的反對下,劉邦就不了了之了,難道劉邦不知道這樣做會給戚夫人母子帶來什麼後果麼?

很顯然劉邦也是知道的,可是戚夫人一哭二鬧三上吊,壓根也不會聽劉邦理性的分析,為了敷衍戚夫人,劉邦隻能這樣做了,就算是後來結局悲催,劉邦也不管不顧,但凡他對戚夫人有足夠的深情,顯然不會這樣眼睜睜看着戚夫人一步一步作死的。

劉邦不過是逢場作戲,戚夫人還天真以為劉邦對自己多麼深情,這既是一種悲哀,也是一種愚昧,更加糟糕的是,劉邦明明就沒有對自己多麼走心,戚夫人還要天真地仗着和劉邦的關系去作死。

這就無異于是自己靠山不給力,自己還要去得罪更加強大的敵人,結局可想而知了,隻是可悲的是,戚夫人最終不僅把自己作死了,還将自己年輕的兒子劉如意也牽連而死。

劉邦明知呂後心狠手辣不會放過戚夫人,為何不讓呂後陪葬呢?

結語

對于劉邦而言,他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無疾而終,就算是他想要改立太子,又豈是他人能夠阻擋的?從種種事實來看,劉邦對呂雉充滿愧疚,對戚夫人逢場作戲,以至于最後劉邦去世後,留下兩個女人繼續争鬥,隻是這場戲的結局,從戚夫人跟随劉邦并且不斷作死之時,就已經注定了!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