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軍軍長起義前夕,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一個真正愛國的人是可以不分黨派的,在近代雖然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方是比較自私自利的,因為國民黨作為一個黨派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

但國民黨中也有不少真正愛國的将領,他們在加入國民黨中時也是懷着一顆愛國之心,想要挽救國家,但随着時局的變化,這些将領也真正的看清了國民黨的實質,明白國民黨并不是真正的想要為國為民做實事。

是以一些将領也在關鍵時期選擇了起義,但起義這種具有巨大風險的事也存在着失敗的情況。

如黃樵松這位國軍軍長籌劃起義後,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後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國軍軍長起義前夕,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出生貧困,卻立志報國

黃樵松在1901年出生在河南省尉氏縣一戶農民家庭。20世紀初國家在晚清的統治下備受列強侵擾,百姓生活都十分貧苦黃樵松一家也是如此。

黃樵松家除了為數不多的土地外,隻能靠他的父親給富戶當長工來維持整個家庭的生計。因為戰亂之後黃樵松舉家還逃到了太康縣城,黃樵松的父親雖然是一個沒有什麼知識文化的農民,但卻想要供養自己兒子上學,希望他以後能夠成為一個有出息之人。

因為家庭實在沒有太多剩餘的開支,是以父親節衣縮食了幾年才有能力供他讀書,是以黃樵松在19歲時才上中學。

黃樵松深知自己上學不易,便在學校奮發圖強,基本上每學期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在學校愛國教育培育下,黃樵松也有着深深的愛國思想,想要有朝一日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當時中國被欺辱的現狀。

國軍軍長起義前夕,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之後也因黃樵松家境貧窮,他也有着愛國思想,是以在1922年黃樵松果斷放棄求學而選擇從軍。

因為1922年那幾年,河南因為太過幹旱農民的田地幾乎沒有什麼豐收,許多人都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他也因為不能夠在長身體時得到足夠的營養補充,而很明顯的低于同齡人。

是以在參軍時因他的身高而沒有被錄取,未被錄取的他走出後門,竟情緒激動的抱着一顆大樹大哭,還一直啃樹皮,監考官聽到動靜後出來問黃樵松,得知原因後便破格錄取了他。

不斷努力,成抗日名将

如願從軍後的黃樵松在軍隊中也表現得十分優異,漸漸的黃樵松從一位普通的士兵發展成為一名優秀的将領。

國軍軍長起義前夕,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黃樵松的表現在抗日戰争中尤為突出,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國民黨中央派遣黃樵松所在的26路軍27師第一時間開赴華北前線作戰。

時任79旅旅長的黃樵松深知日軍實力不可小觑,是以在到前線之前便下定決心與日寇決一死戰,

還在作戰前給家人寫信,表明自己要戰死沙場的決心

但幸運的是黃樵松因為在此前多年的戰争中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他的部隊在那場戰争中也表現得較為突出,并沒有像他此前所想的那樣會戰死沙場。不僅是那場仗,黃樵松參加的所有戰鬥幾乎都是抱着為國捐軀的态度。

在1945年3月的南陽保衛戰時,擔任68軍143師師長的黃樵松到前線作戰之前還特地為自己準備好了一口棺材,這一舉動也影響了他麾下的所有将士。在戰役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是國民黨中一位著名的抗日将領。

國軍軍長起義前夕,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不願再戰,終決定起義

1945年抗日戰争終于結束,日軍被我方趕出中國。全國也暫時回歸了和平,蔣介石方卻有着想要奪取抗戰果實,繼續發起内戰的想法。在美國的支援下還想要鏟除共産黨,繼續讓中國回歸半殖民地社會。

黃樵松得知蔣介石還要發起内戰後,感到十分不滿。一是他在多年的抗日戰争中也和共産黨一些将領交流頗多,了解了許多共産黨的政策和制度,他認為共産黨并不是蔣介石所宣傳的那樣,而是一個真正為國為民的黨派。另外共産黨許多的将領不像國民黨那樣,他們身着樸素,即使多次在戰場上險些喪命但卻不求回報。

黃樵松不想要再與這樣一個黨派作戰。另外,在抗日戰争期間,百姓的生活他看在眼中,黃樵松也不想要再讓全國百姓生存在水深火熱之中,是以黃樵松堅決反對内戰。

國軍軍長起義前夕,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黃樵松也知道以他一人之力是無法改變蔣介石的心意,是以他能做到的也隻能是自己不參與,于是便稱病長居在家中。

但晉中戰役之後,太原地區危在旦夕,也正需要優秀的軍事将領指揮,于是他被再三催促地趕到了前線的戰場。

黃樵松的心意仍然未變,他不想要再繼續作戰,是以十分苦悶,但正巧那時他收到了原西北軍将領但那時已經起義的高樹勳将軍的信,其中主要的意思是号召他起義,盡快結束國内的戰争讓百姓回歸和平的生活。

這一想法也與他不謀而合,于是黃樵松下定決心起義後,找到了自己的親信27師師長戴炳南,戴炳南聽他激動的說了決定率兵起義後,也表示願意和他一同。

國軍軍長起義前夕,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黃樵松起義的想法也經過重重困難告知了華北野戰軍總指揮徐向前元帥。在得知消息後的徐帥也十分興奮并贊揚了他英勇起義的行為。

計劃失敗,終英勇就義

黃樵松之後便即刻準備起義行動,正在一切準備就緒時,他的親信戴炳南沒有了最初那般堅定的态度,還一直勸說他延遲起義的時間。

那時的他并沒有看出端倪,便也答應了戴炳南。但黃樵松沒想到的是戴炳南私自的将他要率軍起義的想法以及行動計劃告知了閻錫山。

國軍軍長起義前夕,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閻錫山得知後沒有立即逮捕黃樵松而是設下宴席,逮捕了黃樵松。同他一起被逮捕的還有華北野戰軍參謀處長晉夫、翟許友。

因為此前國民黨中就有一些将領選擇了起義,對國民黨也造成了重大的打擊,是以對于他想要再次起義的這一動機,閻錫山沒有任何寬容,是以将黃樵松幾人殺害。

雖然黃樵松的起義沒有成功,但當時國民黨已是敗勢,共産黨取得最終勝利也是指日可待。

太原在解放後,此前出賣黃樵松的戴炳南被解放軍俘虜,徐帥知道那次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便下令槍決戴炳南,

一方面是因為他推遲了解放戰争結束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為了給黃樵松等烈士報仇。

國軍軍長起義前夕,卻被手下師長出賣犧牲,徐帥親自下令鋤奸

小結:

黃樵松出生在貧困之家,自小就過着艱苦的生活卻不怨天尤人,還十分感激父親為他提供的受教育條件并且還有着為國報效之心。

偶遇一個機會,他便堅決選擇了參軍,作為一個國民黨将領,在國共合作抗日時期,黃樵松的貢獻也不低于許多優秀的共産黨将領,他在許多戰役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并且其誓死如歸的精神也影響了許多部下,更是向日軍展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有着一顆真正為國為民之心的黃樵松也不願在抗日戰争結束後,再為國民黨效力,在國民黨決議發起内戰後也裝病不願意在戰場上與共産黨刀槍相見。

最後迫于無奈被逼上前線,但他并沒有做出實質性的作戰,反而選擇了起義,但最終令他意外的是,他親信的師長卻出賣了他,他也壯烈犧牲。

黃樵松雖然沒有起義成功,但黃樵松有着起義之心也是值得鼓勵的,黃樵松去世後也被共産黨當做一名烈士對待,在1979年國家還特地将他的骨灰遷往舉義地太原,相信黃樵松也會一直被中華兒女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