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皇宮絕對是一個險象環生之所,不僅有前朝的官員在鬥,後宮的女人也沒閑着,為了争寵她們常常不擇手段,有些人淪為宮鬥的犧牲品,或被降級,或被打入冷宮,甚至是為此丢了性命。今天筆者要講的這位堪稱清朝最慘妃嫔,不僅被連降四級,最終還落水而亡,她就是道光後宮的睦答應。

首先來看一下這位睦答應的出身吧。
睦答應是一名來自滿洲正黃旗的女子,姓赫舍裡氏,父親為三等子爵奎善。其實,這位睦答應的家世很不簡單,她的七世祖名為希福,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吞并哈達部後,希福與兄長碩色一起歸順了後金。由于希福兼通滿蒙漢三種語言,是以被召入文館,多次出使蒙古部落。皇太極繼位後,希福更是受到重用,官至内弘文院大學士。
話說,這希福有一個侄子名氣較大,他就是康熙初年首輔索尼,也就是說,這睦答應與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後是一家子的。從出身來看,這睦答應可以說是來自勳貴舊族,名門之家。
道光二年年初,睦答應以正黃旗旗女的身份參加了外八旗選秀,成為被選中的四名秀女之一。史料記載:“原任男爵頤齡之女著為全嫔,子爵奎善之女著為睦貴人,原任郎中久福之女著為祥貴人,前任道榮海之女著為珍貴人。”
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被封為睦貴人的睦答應正式入宮,居于延禧宮。從這可知兩個資訊:第一,當時延禧宮主位并非睦貴人,而是恬嫔富察氏(注:恬嫔是道光潛邸的側福晉)。第二,道光對睦答應的第一印象似乎是不太好的,因為延禧宮一直是不得寵妃嫔所居之所,比如說恬嫔,道光将睦答應安排到延禧宮居住,很明顯是不太重視她。
後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道光二年被選入宮的這四名妃子,除了睦答應之外,其他三位都迅速獲得了天子的寵愛,尤其是全嫔,在短短的幾年内便升為貴妃(全貴妃),祥貴人與珍貴人也升至妃位(祥妃、珍妃),唯獨睦答應仍隻是一名貴人。
不過,這四名妃子,第一個失敗者并非睦答應,而是珍貴人。珍貴人雖然曾被升為珍妃,但不知為何惹怒天子,道光九年被降為常貴人之後,退出了争寵舞台。珍貴人失寵之後,睦答應才開始進入道光皇帝視野,于道光十年被诏封為睦嫔。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睦答應看似是時來運轉,實則隐藏着巨大危機。果不其然,就在睦答應被诏封睦嫔的第二年,道光帝便突然下旨将其降為貴人,當時睦答應嫔位金冊都已經做好,但卻沒來得及接受。更令人沒想到的是,睦答應的這次降級隻是一個開始,在接下來的一年裡,睦答應又被三次降級,至道光十二年的四月,已經被降為睦官女子(亦稱木官女子)。
從嫔位(睦嫔)到官女子,睦答應被降了四級,這是清朝曆史上唯一被連降四級的記錄。清朝鹹豐年間有一位玫貴妃,她曾經從貴人降至官女子,也隻是降了三級,睦答應直接被降了四級,可見,這位睦答應的罪名是不輕的。
就在睦答應降為官女子的第三天,宮中便傳出其落水而亡的消息。推測睦答應之死應該屬于主動落水,即自殺身亡,因為像睦答應這種情況,無疑會讓家族蒙受恥辱,她又如何能安心地活下去呢?
睦答應身亡後,道光随即下令将其葬入六道口安葬,然而,三年之後(道光十五年),不知為何,道光卻突然追封木官女子為睦答應,将其由六道口改葬入慕陵妃園寝,即後來的慕東陵,睦答應成為唯一被葬入慕東陵的答應。
後記:道光二年進入大清後宮的四名妃子,第三位宮鬥失敗者是祥妃,祥妃雖然曾為道光生了三個兒女,但最終還是不敵孝全皇後,于道光十七年被降為貴人,終道光一朝,再也沒能得到晉升。
是以,道光二年入宮的這四名妃子,隻有全嫔成為勝利者,其最終坐上了皇後之位,是為孝全皇後。而且,孝全皇後所生之子奕詝還繼承了大清皇位,是為鹹豐皇帝。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宣宗實錄》《内務府來文》《宮中雜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