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公去世後,張學良來到他葬禮上,隻留下16個字就離開了

1936年12月12日,中國發生了震驚中午的西安事變,也稱“雙12事變”。逼蔣抗日成功,國共的第二次合作達成共識後,一緻對外,抵抗日本侵略者。曆史中也留下了兩位名垂千史的民族英雄張學良和楊虎城,但是這兩人卻成為蔣介石心中的一根刺。

蔣公去世後,張學良來到他葬禮上,隻留下16個字就離開了

張學良的父親被日本人設計炸死,年紀輕輕的張學良就成為了父親的接班人,擔任其奉系軍閥的一把手。日本進攻中國的第一步就放在了東三省,日本人想拉攏張作霖,想要和張作霖談條件,張作霖雖然是一個軍閥頭子,但心中也有民族大義,他拒絕了日本人的條件才會被日本人殘忍殺害。張學良接收奉系軍閥後,再加上在此之前他就有屬于自己的軍隊,他就成為了實力雄厚的少帥。

蔣公去世後,張學良來到他葬禮上,隻留下16個字就離開了

張學良十分痛恨日本人,畢竟日本人對于他來說有着殺父之仇。張學良在拒絕日本人 之後,直接宣布歸屬于國民政府。張學良是民國時期的美男子,他本來就是一個出身高貴的貴公子,多在上流社會的社交中穿梭,收獲了許多女孩子的芳心,并且和蔣介石的夫人成為了很好的異性朋友,兩人友情深厚。

蔣公去世後,張學良來到他葬禮上,隻留下16個字就離開了

張學良歸順國民政府以後,對于蔣介石更是如虎添翼,張學良多次在戰争上幫助蔣介石,才讓蔣介石能夠獲得多個勝利。在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雖然對張學良懷恨在心,但在宋美齡的勸說之下沒有殺掉張學良,在撤離大陸的時候把張學良帶着去往台灣繼續軟禁,而密謀把當時一起逼蔣抗日的楊虎城将軍在重慶歌樂山全家遭槍殺,甚至是毀屍滅迹。

蔣公去世後,張學良來到他葬禮上,隻留下16個字就離開了

張學良這一輩子的作為隻停留在了他35歲以前,在西安事變以後和蔣介石關系破裂,被蔣介石軟禁了長達幾十年,直到1990年才重獲自由。張學良說對蔣介石沒有不舒服的話那肯定不是真的,哪一個人會對把自己軟禁了幾十年的人心存感激?

蔣公去世後,張學良來到他葬禮上,隻留下16個字就離開了

1975年,蔣介石去世後,在好友宋美齡多次的邀請下,張學良雖然内心複雜糾結到底要不要去,但是他還是選擇出席了蔣介石的葬禮,但是他隻在葬禮中提筆寫下了“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争宛若仇雠”,寫完便離開了。“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争宛若仇雠”,從這簡單的16字就可以看得出張學良對于蔣介石的複雜感情,兩人在之前的私人感情還是不錯的,當時由于“政見之争”後兩人的沖突爆發,這兩句短短話就概括了張學良和蔣介石這幾十年的複雜感情和往昔曆史。

蔣公去世後,張學良來到他葬禮上,隻留下16個字就離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