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在許多抗戰題材的電影中,有許多在戰場上厮殺的場面。子彈打入肉體中,頓時血液四濺,看得人心驚膽戰。那麼在真實的戰場上,被子彈打中的人會是怎樣一種體驗呢?那應是一種無法感同身受的疼痛。

雖然如今的人沒有體驗過那些槍林彈雨的生活,但是從老一輩革命者的口中也能感受到戰場上的緊張局勢。身邊不斷的有人中彈,然後倒下,也不斷的有人被救起,得以幸存。

那些挨過子彈被救起的人是幸運的,有一位老紅軍就是這樣一位幸運兒。他在戰鬥中幾次命懸一線,但最終被搶救過來,頭部中過一槍卻依然活到了百歲高齡,被譽為“活烈士”,他的名字叫秦光。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狙擊戰中的幸存者

1917年,秦光出生于湖北省紅安縣。小時候因家裡窮沒能走進學堂讀書習字,年僅12歲的時候就參加了紅軍,跟着部隊到各個根據地去打前線。

前期他不僅參加過中共的第五次圍剿行動,還走過長征。1935年的時候,他在陝北的抗日根據地見到了毛主席,得到了主席的肯定和鼓勵。

随後秦光被派往魯西抗日根據地特戰營當副教導員,這時恰逢日軍對本地實施大規模的掃蕩行動。剛到任的秦光扛着槍就上了戰場。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秦光率領這不到兩個連的兵力來到蘇村堵截日軍車隊,此時他要面對的敵人的人數比自己多上好幾十倍。但他毫不畏懼,依舊帶着戰士們沖鋒陷陣。

清晨時分,6輛日本軍車浩浩蕩蕩地開進蘇村,秦光他們在這裡早就埋伏了包圍圈。隻聽連長的一聲“打”,戰士們紛紛瞄準日軍掃射,當即打死了許多敵軍。

剩下沒受傷的日軍火速集結戰隊向他們的陣地沖了上來,不過紅軍也是訓練有素的,以猛烈的火力迎接着日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一場激戰過後,日軍傷亡慘重,我軍也隻剩下20多人還在死守着陣地。眼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秦光尋思着帶着剩餘部隊突圍出去。他們來到蘇村西邊的一處小院,沒曾想被敵人發現了行蹤,無奈之下隻能硬碰硬了。

敵人向秦光的方向投來一顆手榴彈,瞬間将他周圍的泥土和石塊都炸飛起來,秦光的頭部也被炸傷了。他用手指拔出一枚彈片,頓時血流如注,但他顧不了那麼多,忍着劇痛沖進了院子撂倒了兩個日軍。

随後日軍向院子裡扔了好幾個毒氣彈,秦光他們被嗆得眼淚鼻涕猛地流,不久便失去知覺暈了過去。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醒來後,他發現自己與戰友已經被日軍五花大綁起來。此時日軍将他們一個個地拉到外面瘋狂屠殺。眼看着戰友們被日軍殺得隻剩下最後7個人,秦光恨得牙癢癢。

日軍将他們7個人綁着押往村外的麥地裡準備進行屠殺,在路上,秦光瞅準機會跟戰友們一一傳話說:“看準時機,聽我指令準備跑。”

到達離刑場不遠的一個開闊地的時候,秦光大喊一聲:“快跑”!戰友們便立馬四散地跑開了。秦光在最後被日軍開槍打中了左右兩邊肩膀,疼痛讓他踉跄地倒在地上。

此時一名日軍走了過來,朝他的頭舉起了槍。“打到日本帝國主義!”秦光大喊一聲,日軍扣動扳機,子彈從他的右脖子射入,從左肩出來,秦光當場昏了過去。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過了許久,他被營部的文書孫玉文發現,于是将秦光送往軍區醫院救治,随即脫離了生命危險。

再入險境

傷勢剛好的秦光又一次投身入戰場中,他們的魯西第三軍已經劃歸到冀南第七軍分區,秦光擔任第七軍區回民支隊的政委,隊長是馬本齋。

1943年,秦光率隊轉移到了張柳召村,在這裡他們與敵人近在咫尺,需要時刻保持戰鬥狀态不能松懈。秦光觀察了一下形勢,發現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名敵軍包圍過來。他明白他們這是被敵人“包餃子”了。

緊急情況下,他決定帶隊朝西南方向的一條抗日溝突圍。可是在這裡,他們卻遭到了敵軍的堵擊。當他們突圍到與敵軍僅剩100米距離的時候,秦光抓起手榴彈,大喊一聲:“沖啊”!便跳出了溝。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距離敵人還有30米的時候,秦光用盡全力将手榴彈朝敵人扔了過去,此時“啪”的一聲,他的腰部被子彈打穿了一個洞。秦光扶着傷口緩緩倒下,躺在溝裡。

不久,部隊在手榴彈的掩護下沖出了包圍圈。等敵軍撤退之後,秦光才慢慢站了起來,村裡的老鄉們發現了他,将他送回部隊進行救治。

這次他又撿回了一條命,但是由于醫療條件有限,那些彈片永遠留在了秦光的體内。

革命事迹傳承人

秦光從抗日戰争打到解放戰争,然後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争。他的一生中經曆了大大小小無數場戰役,也受過無數的傷,但仍然幸運了活了下來。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新中國成立後,他也從部隊轉業,曾任河南民航局局長,河北省政協常委、省人大常務委員等要職。

1983年退休後,秦光緻力于傳播革命精神與思想。他把教育下一代作為一項神聖的職責和使命。許多學校和機關都邀請他去紅軍的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将和平的不易傳遞給了下一代接班人。

後來,他為了讓更多人能了解到抗戰歲月的故事,于是決定将教材整理起來并累積成冊,進一步出版成書供大家閱讀。

為了收集更多實用的資料,1975年高齡的他拄着拐杖走遍了14個省、21個市縣去尋找當年的老戰友,與他們一起核實事實。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經過不斷的收集和整理,8年後,秦光完成了三百萬字的回憶錄。後來又經過删改,整理出了27萬字的《道路是怎樣走出來的——一個紅軍戰士的回憶》。

之後在他人的建議下,他将這本回憶錄又改編成為青少年讀物進行出版。幾經易稿之後改編成《天台奇松》于1987年出版,獲得一衆好評。後來,又連續出版了《銀松傳奇》第一、二部,從最初的5千多本到後來的20多萬本,發行量直線上升。

2019年4月9日,秦光因病逝世,享年102歲。這位經曆過半生磨難老人的一生畫下了圓滿的句号。

“活烈士”秦光:12歲參軍,日軍朝他腦袋打了一槍,卻活到102歲

秦光老人從抗戰年代到和平發展年代,他見證了中國的浴血奮戰史及改革開放史,可以說他用一生的歲月陪伴着中國成長起來。

秦光在戰場上幾次死裡逃生,有着“活烈士”、“戰鬥英雄”等稱号。

他擁有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還有不屈不撓的軍人風采以及對下一代的關心和愛護。這盛世華年也如他所願,中國今日的強盛是對老人曾經灑下的熱血最好的報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