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在抗日戰争時期,日軍依靠先進的裝備,在短短幾年内就侵占了中國大量的領土,面對日軍,雖然群情激奮,但在兵器的差距前,卻總是敗下陣來。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但在29軍,卻有這樣一群鐵骨铮铮的漢子,他們依靠手中的大砍刀,殺的日軍叫苦連天,這就是威名赫赫的大刀隊,可面對如此的英雄,卻有一位職業軍人怒斥,不能錯誤的宣傳大刀的威力,難道在戰場上,大刀真的如此乏力嗎?

怒斥記者

1933年,日軍開始向喜峰口發動激烈的進攻,這裡雖然不是一個重要的城市,但它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說日軍隻要攻下這裡,就相當于打開了通往中原地區的大門,是以日軍集結了大量的兵力,開始進攻。

面對日軍的進攻,當時的第二十九軍雖然拼命抵抗,但是在武器的劣勢下,隻能不斷地後退,面對如此情景,當時二十九軍的軍長十分憤怒,他眼見槍炮無望,便憤怒的拿出了自己的大砍刀,準備和敵人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當時的二十九軍中,有不少習武之人,擅長使用大刀的士兵自然不會缺少,于是他便在最短的時間内組建起了一支專門的大刀敢死隊,每一個隊員标配一把大砍刀,隻攜帶少量短槍,便趁着夜色向敵人發起了進攻。

也許在正面戰場,大刀隊就是敵人的活靶子,但是在夜色的掩蓋下,大刀隊卻發揮出了驚人的效果,第一次行動,就殺得敵人潰不成軍,不但當場擊殺敵人多達700人,還炸毀了敵人大量的汽車。

對于大刀隊的偷襲行為,敵人隻能通過飛機大炮對我軍陣地進行轟炸來洩憤,但這樣做的效果,就是大刀隊再次偷襲的時候,更加賣力,殺的人更多。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為了防止大刀隊的偷襲,日軍将所有士兵分成兩撥,有一般士兵專門在夜間執勤,同時所有的士兵睡覺不脫衣服,手裡握着槍,可依然效果不佳,最後隻能加快進度打下喜峰口,才制止的大刀隊的偷襲。

在戰鬥結束後,各路媒體紛紛對大刀隊進行稱贊,有的媒體甚至宣稱大刀隊是日本軍隊的克星,可這樣一個喜報,卻遭到了抗日将領黃紹竑的怒斥,他對着記者直言,你們的做法,無疑是在逆反曆史,讓我們重蹈義和團的覆轍,為何他要說這種話,難道是在嫉妒大刀隊的成績嗎?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作為一個真正的抗日名将,他的這番話非常的有根據,如果大刀隊真的被神化到日軍克星,不知道有多少戰士會是以喪命。

大刀隊的真實戰鬥力

很多人在吹捧大刀隊的同時,忽略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那就是大刀隊的成立原因,但是二十九軍的軍長為何要成立大刀隊,隻有一個原因,他們的熱武器打不過日本,無論是槍支還是大炮,當時的日軍基本都站在碾壓地位。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是以大刀隊的成立是一種無奈之舉,在真實的情況下,大刀不僅無法和槍支抗衡,甚至無法和刺刀抗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抗日劇《亮劍》。

在這部劇中,大砍刀的出鏡頻率還是很高的,李雲龍也有自己獨有的大砍刀,但他會主動使用嗎?并不會,甚至在他的手下,有一位大刀隊出身的連長時,李雲龍也是在不斷的訓練戰士們使用刺刀。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對于大刀和刺刀的對戰情況,曾有人做過專門的測試,在部隊中選取了40名戰士,其中20名手拿大砍刀,另外20名手拿刺刀,且手拿大砍刀的戰士,還經過國術家的訓練和傳授,在很多人的猜測中,大砍刀會獲得非常大的優勢。

但經過測試後,結果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被人給予厚望的大砍刀隊伍,不僅很快便敗下陣來,全軍覆沒,使用刺刀的戰士僅有三人遭到了淘汰,而且還不是緻命傷,為何看起來很厲害的大砍刀,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大砍刀的劣勢

從本質上來說,大砍刀與刺刀,就是兩個時代的武器,大砍刀屬于冷兵器時代,甚至都不是冷兵器時代的佼佼者,他能夠在抗日戰争時期盛行,出現在衆多抗日隊伍中,僅僅是因為他的造價,要比很多冷兵器便宜。

而刺刀則完全不同,刺刀是為了适應現代化戰争而出現的武器,刺刀的刀身是軍用匕首,軍用匕首無論是堅硬程度還是鋒利程度,都要遠遠超過大砍刀,而刀身部分則使用槍杆代替,在抗日戰争時期,刺刀搭配的,基本都是步槍。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那麼刺刀的優勢究竟在哪裡呢?首先就是攻擊距離,俗話說:一寸強一寸長,在兩人對戰中,較長的武器意味着有更多擊殺敵人的可能性,而且刺刀的使用方式為直刺,大砍刀的使用方式是揮砍,直線的攻擊距離本身就長,再搭配步槍的強身,攻擊時可以直接碾壓大砍刀。

其次就是速度,無論怎樣用力揮砍,大砍刀的攻擊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刺刀,這就是為什麼古代國術家用劍的比較多,因為劍的攻擊方式同樣屬于直刺,攻擊速度夠快,在鋒利的前提下,更快擊中目标完全可以提前結束戰鬥。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一般來說,刺刀搭配槍杆後,直線距離可以達到驚人的1.8米,再加上手部的攻擊動作,攻擊距離可以達到2米,而大砍刀的攻擊距離不及刺刀的一半,在戰場上,兩人對峙,大砍刀基本毫無勝算,隻要躲閃不及被刺中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幾乎再也沒有反抗的能力。

在早期抗日戰争中,也有不少戰士迷信中國的大砍刀,但是在經曆過戰争後,幾乎所有的八路軍戰士全部在訓練刺刀,也正是因為及時糾正觀點,在多場大型白刃戰當中,我軍都獲得了勝利,這份刺刀技術甚至在抗美援朝戰争中,也讓美軍吃了很大的苦頭。

一寸短,一寸險:20把大刀對戰20把刺刀,1分鐘内大刀隊全滅

時至今日,大砍刀早已告别了曆史的舞台,但刺刀依舊是各個部隊的标配,甚至很多沖鋒槍都搭配了刺刀支架,友善戰士進行近距離的肉搏戰鬥,每一件武器的存在都是經過實戰得來的,事實證明,刺刀不僅有着極強的攻擊力,本身的用途也很多,是每一個戰士上戰場不可或缺的夥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