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四大美女,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貴妃,每一位都是風格各異,貌美如花?但是在我國近代的民國時期,也曾出現了多位的美女,不但相貌出衆,令人心曠神怡,而且還多才多藝。

在民國曾經有這麼一位奇女子,她就是長相十分美麗而且才藝出衆,甚至在年輕時期被5位總統追求過。但是她卻沒有選擇任何一個總統,而是嫁給了一個普通人,還在去世後被葬在了我國的革命先烈墓地八寶山。
從國小習戲曲,一路走紅
劉喜奎出生于1894年,她的家庭條件很貧困,是以劉喜奎在小的時候就沒有條件去學習讀書。随着劉喜奎一天天的長大,她的父母覺得既然沒有條件送孩子去上學,那得讓孩子學個手藝或者是技藝。
因為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思想還是很正常的,女子相貌平平,而且沒有個一技之長,基本上也嫁不到好人家裡面去。
劉喜奎的父母找關系四處打聽,中午在劉喜奎八歲的時候,找到了一個天津本地的戲曲班子。這個班子招收學徒,雖說沒有什麼酬勞但好在還管吃管住,而且還能學到技藝,是以父母就把劉喜奎送了進去。
在戲班裡面,劉喜奎剛開始還是每天有幾個時間學習曲子的基本功,然後幫人收拾東西,做做雜活。在兩年後,也就是劉喜奎十歲的時候,才開始正式接觸到河北梆子,由此邁出了她的戲曲人生。
劉喜奎在接觸到河北梆子後,每天刻苦訓練,甚至公雞剛打完鳴劉喜奎就起床練嗓子了。通過努力,劉喜奎的技藝越來越高超。但是由于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戲子的地位十分低下。
劉喜奎雖然比很多的男子戲曲功底和上台的發揮好上很多,但是登台演出的機會卻少得可憐。但是好在沒過幾年,人們聽煩了男戲子的演藝,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由這兒開始,人們開始愛好女戲子的表演,并且有的地方開始着重培養女戲子。
劉喜奎抓住了機會,經過别人的介紹,劉喜奎幾經波折來到了北京,這裡有一個很不錯的女伶教育訓練班。在這個教育訓練班裡面,劉喜奎得到了最正宗的曲藝傳授,并且在學成之後得到了更多的表演機會和更大的舞台。
劉喜奎剛開始在北京演出,因為長相美麗并且曲藝純粹精湛,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沒過多久,劉喜奎就開始小有名氣,隻要是她的場,那底下就是座無虛席。
劉喜奎小有名氣後,經過團隊的包裝,劉喜奎開始在全國範圍之内巡回演出。幾場巡回演出下來,劉喜奎就開始紅得發紫。在當時,隻要是有劉喜奎的場,那戲票甚至是花錢也買不來,真可謂是一票難求。
總統追求,卻選擇平凡的生活
在劉喜奎走紅的同時,引來了很多異性的愛慕,剛開始有一位強勢也是權力最大的總統追求過劉喜奎,那就是袁世凱。
袁世凱這個人平時喜歡聽點戲曲來陶冶陶冶情操,而且在聽戲的時候,趁着閑情雅緻袁世凱可以和屬下暢所欲言,拉進與手底下人的感情,甚至是收買人心。
袁世凱當時還在南京的時候,就聽人說北京戲班出了一個劉喜奎,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戲唱得還特别好聽,袁世凱在命人取得劉喜奎的畫像後,便立即決定要去看一看她真人長什麼樣。
袁世凱來到劉喜奎的戲院,坐下來後直接包場,手下的警備連直接把戲院圍了個水洩不通。袁世凱在聽完劉喜奎的表演後,贊不絕口,還請劉喜奎參加了他的私人宴席。最後,袁世凱向劉喜奎表達出他的愛慕之情,但是劉喜奎此時心中已經有人,就婉拒了袁世凱。
其實劉喜奎有喜歡的人,那就是梅豔芳。大家都知道梅蘭芳,這可是近現代史上最有才華和天賦的男伶,而劉喜奎随後也成為女伶中的梅蘭芳。劉喜奎在一次偶然的時間裡,與梅蘭芳同台演出,從這個時候劉喜奎便就喜歡上了梅蘭芳。
從袁世凱追求劉喜奎未果以後,黎元洪還對劉喜奎表達過愛意,但和袁世凱一樣被一口回絕。在劉喜奎的追求者中,除了這兩位總統外,還有軍閥張勳、段祺瑞等人,甚至再後面還有馮國璋、徐世昌、曹锟3位總統。
無私愛國,默默付出
劉喜奎的名聲越來越大,導緻她不能與梅蘭芳在一起,因為其他人都的原因,她害怕梅蘭芳受到傷害。但是苦于其他人的追求,尤其是有些人恩威并施。
于是,劉喜奎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找個人結婚。
劉喜奎隐姓埋名,來到一處鄉下找了個男的嫁給了他,但是不幸的是三年後這個男人病死了。在男人死後多年,劉喜奎仍舊還是獨自一人,再也沒有嫁人。
抗日戰争爆發的時候,一個漢奸為了讨好他所依附的日軍,告訴了劉喜奎的唱歌好聽和長相漂亮。日軍長官随即派人上門去請劉喜奎,但是她一口回絕了,等到日軍長官親自帶人來的時候,劉喜奎已經收拾行李走了。
劉喜奎走後,并沒有再次消失,而是去了抗日根據地,在這裡重新顯露她的才能,用她的戲曲賺到了一些錢。
令人震驚的是,劉喜奎把這些錢全部捐贈給了抗日隊伍,抗日一天不勝利,劉喜奎就不會停下唱戲賣藝。
抗日勝利後,周恩來總理親自接見了這會女戲子,周總理知道她救國為國的行為,于是提出請她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女戲曲演員,希望她把本領傳承下去,劉喜奎欣然同意。
在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我國組織了義演活動,當時已經60歲的劉喜奎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毅然決然的要去北韓戰場為戰士們表演節目,以此來盡她的一份綿薄之力。
劉喜奎在抗美援朝義演歸來後,每天都在教導新的一代去學習戲曲,把她的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了下一代。在1964年,劉喜奎不幸去世了,被國家表彰并且埋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劉喜奎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她不畏強權,不貪圖财富。雖然她有很好的自身條件,但是卻沒有選擇去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為了窮苦大衆,為了革命能勝利而每日奔波。正是有了劉喜奎這樣無私奉獻的中華兒女,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