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三國演義中,對于劉備興複漢室的遠大抱負,水鏡先生在和他座談時曾經說到,“卧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于是劉皇叔“遍尋四海之賢士。”

并在徐庶的推薦下“三顧茅廬”求得經天緯地之大才諸葛亮出山相助,劉備在其幫助下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漢基業。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北伐伊始

諸葛亮出山之前曾在隆中與劉備交談數日,期間給劉備定下了“跨荊益,和孫權,然後圖中原”的計劃,随後親自出山相助。前期嚴格按照計劃執行,聯合東吳大勝曹操,可誰料中途生變。

争奪荊州期間東吳害死了劉備的結拜二弟關羽,劉備震怒,即帝位之後不聽衆将士勸解興兵伐吳,後因中東吳“陸遜”之計慘敗,退守白帝城,劉備見畢生累積幾乎毀于一旦,受到刺激病情更加嚴重,自知自己或将不久于人世,便命諸葛亮前來托孤。

簡單概括就是說悔不該不聽諸葛亮的話,破壞了當初的計劃,才有此敗,無比忏悔,當然他是皇帝,放下身段給孔明他道歉,諸葛亮也不好多說什麼,隻得愈加安慰,而後緊跟着就是劉備告訴他已經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消息和即将撒手人寰的事實。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随後,劉備還告訴諸葛亮“嗣子可輔,則輔之,若其不才,君可自立為成都之主”此話一出,雖說是收買人心,諸葛亮卻也被吓了一大跳,不但應聲磕頭,吓出的汗還濕了後背,故而當下回禀,要好好輔佐劉禅。

劉備亡故之後,諸葛亮并未違背其誓言,勵精圖治,與東吳重歸于好并進行聯姻,并在蠻夷叛亂之時率軍南征,經過諸葛亮的一度營運之後,雖說荊益兩州荊州已失,但尚且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諸葛亮覺得此時北伐的時機已經成熟,是該“北定中原,興複漢室”的時候了,于是丄呈出師表一篇奏請後主出兵伐魏,得到後主劉禅的應允後率大軍出成都,進中原,北伐大幕就此拉開,六出祁山也從這裡開始,祁山究竟是什麼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呢?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道路抉擇

正所謂兵者,詭道也,講究的是一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深知這個道理的諸葛亮要多次選擇同一個地方作為北伐的必由之路呢?

再者,北伐的最終的目的是克服中原,即就是拿下長安,想要長驅直入拿下長安地區,第一條路則需要跨秦嶺,越眉縣,進而拿下中原,這樣的天然屏障除去自身天險外加之以魏軍的把守可謂是易守難攻。

如果選擇這一條路,以當時的行軍能力,秦嶺之險要都可以讓整個軍隊的戰鬥力下滑不小,尚且還要面臨魏國的重兵把守,即使翻越秦嶺,突破把守,付出的代價也不小,接下來的持續作戰征讨也無法再繼續。故而諸葛亮放棄了這條路。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此外,諸葛亮用兵謹慎,喜歡穩紮穩打,不喜歡冒險,是以沒有選擇自漢中直至長安,這條線路就是如今“西成高鐵”的整條線路,從成都出發,繞開秦嶺之險,取漢中道入關中,最後直指長安,全程不過三小時。可謂出川入秦的最便捷之路。

但是放在當時這條路可就行不通了,沒有所謂的高速鐵路,全靠人力通行,依當時的安全保障程度看,大軍要想最快到達關中,就要通過眼前的千溝萬壑,萬丈深淵,最終,穩妥起見的諸葛亮還是沒有選擇這條路出川。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是以諸葛亮才選擇了這最後的第三條路,入甘肅,走祁山,進而進入陝西直達關中,這條路既無秦嶺之險,也無漢中之危,是以祁山這條路才成了諸葛亮的最佳選擇。

這條路雖說優缺點俱存,但是對諸葛亮來說無疑是最有利的,三國之中,實力以大魏為首,東吳次之,蜀漢最弱。諸葛亮自北伐之前已在南方立威,若取此道,沿途少數民族和蠻夷之勢力皆可招安,以充兵源。

此外,高低顯著的地勢也正好修築瞭望台以注意敵軍動向,唯一缺點就是戰線過長,糧草運輸過于緩慢,隻可速戰速決,也就正是這一點,導緻了諸葛亮北伐的最終失敗。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六次北伐

選好進軍之路之後,諸葛亮揮師北伐,親率大軍直出祁山大道,取隴西立足,從陳倉(今寶雞)取道,占街亭,可攻可守之勢直逼長安,本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計劃,結果由于諸葛亮自身用人不當導緻全盤皆輸。

諸葛亮在守街亭之時未用魏延,錯用了言過其實的“馬谡”,結果馬谡未按諸葛亮訓示在五路總口下寨,憑着“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大話被張郃截斷水源,最終大敗,街亭失守隻得撤兵。

次年,諸葛亮趁曹睿興兵伐吳之際,率大軍走散關,取陳倉古道,圍攻陳倉,魏軍知其糧草運輸不便又是冬季,故而堅守不出最終未取得明顯戰果,由于糧草和環境問題,最終第二次北伐也不了了之。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第三次北伐兵出隴南,諸葛亮親自率軍應敵,奪得武都,陰平二地,作為後續的糧草供應處,可以說是初步勝利,諸葛亮在“揮淚斬馬谡”之後官複原職。

第四次北伐延第一次北伐之路,這次面對的是老對手司馬懿,針對蜀軍劣勢,司馬懿堅持退守不出,閉門休戰。消耗數日之後,蜀中糧草短缺,無奈後撤,司馬懿采取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意思,你退我就攻,你回頭我就收兵堅守。

這搞得魏軍上下情緒抵觸,集體請求出戰,無奈出兵迎敵被諸葛亮大敗,諸葛亮糧盡撤退之時,張郃不知天高地厚下令追擊,最終中蜀軍埋伏死于亂箭之中。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第五次北伐中,為解決糧草問題諸葛亮采用了木牛流馬,司馬懿依舊堅守不出,即使諸葛亮送女裝嘲諷也不出寨迎敵。

最後一次北伐中,諸葛亮屯兵周至縣,又屯糧于渭南,明顯是持久戰的打算,奈何途中秋風星落五丈原,終是未完成統一大業,含恨而終諸葛亮歸天後,蜀軍退回漢中。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祁山是現在哪個地方?為何必須從這裡走

可以看得出,諸葛亮勝于祁山之優勢,敗也敗于出祁山的不足,如果糧草問題解決,蜀漢命運有所轉機也說不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