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1953年的秋天,一名瘦弱的婦女躺在病床上,身上的薄被襯得她更加瘦弱,門外下着淅淅瀝瀝的秋雨,她已經病入膏肓,就算是送醫也沒什麼意義了。

她的丈夫守在她的床邊,一直盡心盡力地照顧着她。他們結婚六年了,一直感情很好,本來以為可以一直相伴到老,沒想到才短短六年時間就要天人兩隔了,但是,她的秘密還沒告訴他。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她拉住丈夫的手,将他拉向自己,她用微弱的聲音告訴了丈夫自己的秘密:其實,我曾經嫁給過溥儀,是個皇妃。

一個王妃的養成

北京的方家胡同錫珍府邸,一位女嬰呱呱墜地,她便是晚淸皇妃文繡。

額爾德特·文繡,蒙古族,小時候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父親是清朝的一個小官,一家的日子不是很富裕但是也足夠溫飽。

之後父親去世,母親便帶着文繡和姐姐妹妹喜居花市,娘幾個日子過得很是清苦。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文繡小小年紀便顯示出了聰慧的一面,雖然後期因為家庭原因不能再上學,但是她依然堅持學習,也在課餘時間做點小零工貼補家用。

等到她歲數見長,以當時清朝的習慣,需要将自家姑娘的照片和情況報給政府,以便之後選妃友善,文繡的母親便将文繡的情況報了上去,她知道以自家條件皇帝不一定看的上,但是緣分就這樣降臨了。

外人看着清朝已經氣數已盡,但是在紫禁城裡的人們依然安安穩穩地做着自己的美夢,幻想自己之前的榮耀,其中選妃便是很重要的充實門面的事情。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三歲繼位,六歲退位,其實大家都知道一個小孩子幹不了什麼,就算是選妃,選擇與自己相伴一生的妻子這種事,他也自己做不了主。

等到溥儀到了适婚年齡,皇宮裡的太妃們便忙活了起來,給皇帝找合适的妃子。因為時局不穩,妃子們又不是都住在北京,是以采取了看照片的方式,溥儀選中了兩位妃子,一位是皇後郭布羅·婉容。一位便是淑妃額爾德特·文繡。

溥儀選中婉容是因為她出身高貴,婉容的父親是内務府大臣,但是非常開明,主張男女都要接受教育,于是給婉容請了美國教師教授英文。一開始溥儀看中的其實是文繡,之是以選擇婉容是因為慈皇貴妃堅持選擇婉容做皇後,于是先被選中的文繡便成為了淑妃。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雖然是淑妃,但是她卻是第一個被迎娶進紫禁城的人,因為需要給皇後行叩拜禮。

自從進宮之後,她的生活習慣就完全圍着溥儀轉,早上起床之後先是去給溥儀請安,再到皇後和太妃那裡依次請安。大家都對溫和懂理的婉容稱贊有佳,但這并沒有改變溥儀的冷落。

雖然備受冷落,但是文繡依然在宮中安然的生活,溥儀覺得她文化低還給她請了個老師專門教授英語,文繡是以見識到了更大的世界。

皇妃變娜拉

平靜的生活并沒有過多久,馮玉祥的炮響便将溥儀和其他的皇家成員逼出了紫禁城,他們到天津的靜園生活。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在這裡,溥儀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之前他的世界都是逼仄狹小的一角,而現在他是尊貴的座上賓,大家都好奇他曾經的皇帝身份。

很多不對中國人開放的地方也将她奉為貴賓,他開始帶着皇後和皇貴妃在舞池裡徘徊,新鮮的事物也刺激着皇後和皇貴妃的眼睛,據說皇後的穿着經常是天津婦女追捧的對象。

每次出去跳舞必然要換不同的衣服和首飾,務必不重樣。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這個時候,後妃的沖突也開始了,受過新式教育的婉容越來越不能容忍文繡的存在,因為自己的漂亮聰慧,便開始擠兌文繡。

婉容還仗着自己學識高,可以和溥儀作詩調情,寫詩諷刺挖苦文繡,她寫過這樣一首詩:明明月,上東牆,淑妃獨坐在空房。嬌弱飛燕常自舞,窈窕金蓮(文繡母為漢人,是以纏足)世無雙。

當時的背景下,清朝早就已經氣數已盡,無力回天了,但是溥儀依然會做不切實際的夢想,希望自己可以重新獲得權力,自己又沒有能力,隻好尋找外援支援,他的這一想法被日本人看透,便急忙給他遞出了橄榄枝。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溥儀被自己的野心沖昏了頭腦,但是文繡很清醒,她知道日本人不是什麼好人,于是告訴溥儀:“日本人殘暴無比,日俄戰争時,即屠殺中國人無數,絕對不能聽信鄭氏的鬼話,引狼入室,否則後果将極其悲慘”

可惜溥儀根本聽不進去,甚至開始冷落文繡。他吃飯的時候隻要婉容作陪,上街跳舞也隻帶着婉容,雖然有時候也會心情一好給文繡一點賞錢,但是這根本就不夠文繡維持生活。

勢利眼的下人看到文繡不受寵,更是欺淩虐待她,文繡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她想過自殺。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她自殺了兩次,都被太監攔住了。文繡的妹妹放心不下她,便來天津看望她,看到姐姐的情況不免心疼,于是兩人開始密謀逃離這個地方。

1931年8月25日,文繡的妹妹對溥儀說姐姐心情不好,想出去逛逛,溥儀同意了,但是派了一位太監跟随,等兩姐妹到達天津民國飯店的時候,将一封信留給了太監,并且很直接的跟太監說:我要跟皇上離婚。

等到太監給溥儀報了消息,溥儀慌了,他趕緊出門尋找文繡,但是文繡早已離開飯店前往他處避難,并且聘請了民國很有名的律師張紹曾、張士駿、李洪嶽,向法院提出訴狀。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北京,溥儀沒有辦法,隻好同文繡離婚了。

總結

回到北京的文繡做過很多工作,先是做了一段時間國小的教員,但是因為曾經的身份經常被人敲詐,後來便離開了國小。

後來因為生活不善還糊過箱子,做過體力活。新中國建立之後文繡認識了劉振東,他之前是國民黨少将,後來國家給他安排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兩人結婚六年之後文繡因病去世,年僅44歲。

1953年,北京一位婦女臨終前向丈夫坦白:其實我曾是大清皇妃

雖然之後的人生很艱難,但是她自己把控了命運,享受了一段相對自由的生活。相對于婉容悲慘的境遇,其實文繡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