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倫哥會戰:拿破侖差點被奧軍胖揍,怎料奧軍興奮過頭葬送勝利

1793年法奧簽訂的《佛米奧合約》,标志着第一次反法同盟垮了。然而不到5年,由于拿破侖遠征埃及,英國借機慫恿歐洲各國,重新組建了第二次反法聯盟。

拿破侖再次回到巴黎已是1799年夏天,新生的政權等着他來掌控。可他不知道,在次年這個時候,又有一場戰争在等着他,他将借着這場戰争的勝利,徹底瓦解反法同盟,這就是馬倫哥會戰。

馬倫哥會戰:拿破侖差點被奧軍胖揍,怎料奧軍興奮過頭葬送勝利

一、将軍回歸,霧月巴黎

1799年的法國異常混亂,西部和南部保王黨叛亂四起,此時巴黎督政府卻在那不勒斯推翻波旁王室,并強迫撒丁國王退位,徹底惹怒了歐陸六國,反法同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重建。不到半年時間,法國在意大利、荷蘭等地遭受重創,拿破侖第一次遠征的勝利果實喪失殆盡。拿破侖在埃及得知這個消息後,毅然決定傳回巴黎,挽救搖搖欲墜的法國。

旋即,拿破侖發動的“霧月政變”得到銀行家和軍隊的支援,他武力解散了元老院和議會并建立起臨時政府,自己抓住最高執政權。他一方面頒布憲法穩定内亂,一方面趕緊籌措軍備應付外敵,并試圖走外交關系對英國、奧地利示好,緩解聯軍對巴黎的壓力。

然而反法同盟決意複辟波旁王朝,兩邊都談不攏,戰争再次無可避免地到來。

馬倫哥會戰:拿破侖差點被奧軍胖揍,怎料奧軍興奮過頭葬送勝利

二、重整軍團,再襲奧軍

随後,拿破侖看準了最合适開辟戰場的無疑是意大利,但是“掐指一算”,巴黎要想撐起這場戰争至少需要六千萬法郎,而法國因長期戰争的消耗早已國庫見底,他不惜向葡萄牙與荷蘭借高利貸,短時間湊齊這筆巨款。當資金充裕後,一個把奧地利主力粉碎的計劃逐漸成型。然而現有的軍團還被牽制在邊境兩翼,拿破侖還需要一個新的“預備”軍團。

由于拿破侖委派的軍政大臣能力非凡,一個幾萬人的軍團迅即集結第戎。為掩人耳目,拿破侖還特地編制了一系列假新聞,使聯軍相信這支軍團子虛烏有,他迷惑性地宣稱将把兵團拉到士瓦本附近,而真正的軍團被秘密調赴日内瓦和洛桑,他們要效仿迦太基的漢尼拔,試圖翻過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閃現”到熱那亞—奧軍的大後方。

馬倫哥會戰:拿破侖差點被奧軍胖揍,怎料奧軍興奮過頭葬送勝利

法軍選擇的是大聖伯納德山口,這個山口的唯一特點是經常雪崩。拿破侖安頓好巴黎後随即趕到日内瓦,帶着軍團開始爬過山口,路途上還得到山民和修道院士相助,不到十日,法軍就越過雪山,目标直指倫巴第的首府米蘭,奧軍統帥梅拉斯這時如夢初醒,迅即将分散的部隊集結在亞曆山大裡亞地區,将主力調離熱那亞迎戰法軍。

三、輕敵一戰,互換勝負

梅拉斯在馳援米蘭的路上率先遭遇法軍,在納瓦橋戰役中被牽制住,拿破侖則在米蘭重整軍備,并向奧裡奧河方向追擊奧軍,梅拉斯的主力被滞留在波河北岸,法軍在向亞曆山大裡亞挺進過程中連續三天沒有遭遇奧軍,拿破侖擔心有詐就把自己的兵力分散開來,結果在抵達博爾米達河的馬倫哥小村莊時,一場大戰爆發。

馬倫哥會戰:拿破侖差點被奧軍胖揍,怎料奧軍興奮過頭葬送勝利

兩軍相逢,梅拉斯有點頂不住法軍的猛烈進攻,激戰八小時後不得不向亞曆山大裡亞退去,拿破侖不明敵情,派了一位副官查明博爾米達河的情況,不幸的是這位副官帶回來的錯誤消息,使拿破侖相信梅拉斯的主力準備向熱那亞方向撤退。殊不知,奧軍全部兵力屯于馬倫哥,拿破侖卻在這關鍵時刻傳回司令部,未能在馬倫哥前線。

次日破曉,奧軍傾巢而出,博爾米達河出現三座浮橋,奧軍直撲法軍陣地,很快把法軍前衛逼退至馬倫哥。盡管法軍右翼得到支援,但不到一個上午的時間還是徹底把馬倫哥丢了,拿破侖此時才剛趕到前線,他指令僅有的預備隊在兩翼遲滞奧軍進攻。然而在奧軍不斷增強的壓力下,法軍傷亡慘重,拿破侖被迫下令全線後退,眼看敗局将定。

馬倫哥會戰:拿破侖差點被奧軍胖揍,怎料奧軍興奮過頭葬送勝利

就在此時,梅拉斯自信過頭,誤以為馬倫哥大局已定,他還派人前往維也納報捷,自己輕傷下火線。此時法軍亂成一團,唯有拿破侖鎮定自若,他在等西線的包德師來援,還有一線希望獲勝。

日暮時,眼看法軍即将崩潰,形勢急劇變化,拿破侖援軍趕至,法軍随即展開猛烈反攻,火炮和重騎兵齊至,奧軍幾乎是從敗退到潰散,法軍轉敗為勝。

四、會戰大勝,同盟再敗

馬倫哥會戰以前,奧軍就非常輕敵,不相信拿破侖會從阿爾卑斯進攻北意大利,而拿破侖卻抓住決定戰役勝負的節點,他沒有南下馳援熱那亞,而是迅速揮師米蘭“圍魏救趙”,迫使奧軍北撤與其決戰。即使在敗局之際,拿破侖也能抓住戰機,并鼓舞法軍頑強抵抗直至援軍到來,而最終勝利女神也眷顧法國,拿下馬倫哥會戰大捷。

馬倫哥會戰:拿破侖差點被奧軍胖揍,怎料奧軍興奮過頭葬送勝利

這場戰役是拿破侖執政後第一次指揮的重要戰役,若敗,巴黎的保王黨策劃好要複辟波旁王室,但是拿破侖絕境逢生,法國的命運再次被挽救起。得到這一勝利消息時,巴黎城内是禮炮轟鳴,拿破侖把歐陸上唯一的敵人除掉,這個新生政權的外部威脅才暫時得以解除,法國急切需要短暫的和平期休養生息,連年征戰畢竟是不行的。

馬倫哥戰役使維也納是大喜大悲,梅拉斯眼看大勢已去,不得不妥談乞和。然而整個奧地利還不服輸,直到當年冬季的霍恩林登戰役大敗給法軍後,拿破侖率軍兵臨維也納城下,奧地利才勉強簽下《呂内維爾條約》,在早前《佛米奧條約》的基礎上割地賠錢給法國。

馬倫哥會戰:拿破侖差點被奧軍胖揍,怎料奧軍興奮過頭葬送勝利

奧軍的失敗同時也使英國在大陸上陷入孤立,1800年俄國就因為同盟分裂撤出歐洲戰場,現在同盟隻剩下英國死撐着。1802年,英國不得不跟法國簽訂《亞眠條約》,兩國短暫休戰,這一條約的簽訂也意味着第二次反法同盟的瓦解,新生的法蘭西政權得到寶貴的喘息之機。

參考材料:

1、《拿破侖傳》

2、《拿破侖帝國》

3、《拿破侖一世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