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松破解

萬物之中,文明是最脆弱的,任何高度的文明都經不起它所面臨的多重危險的威脅。——亨哈埃利斯

學習過曆史的人都應知道,古埃及文化是人類4大文明發祥地之一,當然這裡指的古埃及并不是現在的埃及,古埃及是指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曆經了3000多年的法老王朝是阿拉伯文化的源頭之一。拿破侖在遠征埃及時挖到了一塊石碑,

石碑上面寫着三種古怪的文字,西方學家花了20多年的時間,

一直都沒有找到答案,而這塊石碑上的文字卻被漢語學家輕松破譯。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松破解

羅塞塔石碑的發現

1799年,拿破侖攻占埃及時,一名法國上尉皮耶在尼羅河三角洲上一個稱為羅塞塔的附近指揮挖掘工程的時候,準備修建城池的防護措施,

意外地挖到了一塊黑色的大石頭。這款黑色的大石頭上面刻有三種古怪的文字。

拿破侖對各種學科都有所涉及,他的手下也是如此。他發現這塊大石頭實際上是一整塊古老的大石碑中的一部分,

裡面的三種文字隻有一種古希臘文,他大概認,但看不懂。其他的兩種文字,他都不認識。

他意識到這塊石頭的重要性,于是立即向上級報告。

上級決定将這塊石頭送到拿破侖所設立的埃及研究所,讓裡面的專家進行研究分析

。當時拿破侖知道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是以為了研究埃及的文化,他帶來了很多專家。然而拿破侖帶來的這些專家對這塊石碑進行了研究之後,卻沒有一個人看得懂石碑上所記載的内容。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松破解

由于這塊石碑是在羅塞塔附近被挖掘出來的,是以科學家們也将這塊石碑命名為羅塞塔石碑。

而羅塞塔這個地方是埃及的海港都市位于尼羅河三角洲西北部,是一比較小的城市,人口隻有4萬人,是以這個地區并沒有在埃及的地圖上所标記出來。

成為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沒過多久,發生一件事情,想必很多人在曆史書上都有了解,那就是

滑鐵盧戰役

。在這場戰争中英國取得了勝利,拿破侖也被放逐到聖赫勒拿島,從此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而這塊羅塞塔石碑自然就落入了英國人的手中。

從此之後,羅塞塔石碑一直被放在大英博物館的埃及館内,成為博物館最引以為傲的鎮館之寶。

這塊石碑在落入英國人手中之前,法國人曾經将這塊石碑的内容拓在了紙上。這塊石碑在大英博物館被展出之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很多國家都參與了石碑内容的破譯。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松破解

當時一位名字叫維斯頓的英國學者發現這三種文字中最下方的文字是古希臘文,他對古希臘文有一定的研究,于是就将古希臘文翻譯成了英文。

原來這塊石碑是在公元前198年古埃及的祭祀們為法老所刻下的頌詞公告。

裡面記載了公元前198年13歲的法老不僅建設了神壇,聖殿以及祭壇,花費巨資裝飾了神廟,還免除了屬于神廟神聖土地上所有東西的稅收。他所做的這些都讓古埃及的百姓十分的感激,是以才刻下了這個石碑用作感恩。

根據古希臘文的翻譯,學者們初步了解了碑上所寫的是王室的法令,然而在羅塞塔石碑的最上面那一部分也是最不完整的一部分,是用象形文字所寫的。

而石碑的

中間是用埃及文字所描寫,是以也很快的就翻譯出來了。

如今整個石碑隻差最不完整的,用象形文字所描寫的内容沒有翻譯。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松破解

破譯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已經失傳了一千多年,已經很少有學者還在研究。

如今這一塊石碑如果能夠完全破譯,将有助于考古學家破譯古埃及文字規律,并且進一步了解古埃及文化以及羅塞塔石壁中所蘊含的奧秘。

然而從1802年開始,英國,德國意大利等西方衆多知名學者都開始用各自的學識打算破譯這塊石碑,可惜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取得了實際性的進展。當時英國實體學家托馬斯.楊也加入了破譯的行列,當他了解到這塊石碑之後,就下定決心要解讀出羅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

研究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象形符号不可能表示外國人名。因為外國人民隻能用拼音的方法來表示象形符号已經是基于已定的語言,

他從這些象形文字中正确地找出了這塊石碑所描寫的法老“托勒密”這個名字的符号。

1819年,法國的曆史學家、語言學家

商博良

閱讀了托馬斯的文章之後,就對這塊石碑産生了極大的興趣。

商博良在19歲的時候已經是勒諾布爾公學的曆史學教授,并且掌握了除法語以外的拉丁語,希臘語,漢語、波斯語等許多古代東方語言。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松破解

從1822年到1824年,他完全投入到對羅塞塔石碑的研究,經過研究,他辨認出了“克拉奧帕特拉”和“亞曆山大”。

他發現漢字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從象形文字延續至今還沒有失傳的文字系統。是以當他看到羅塞塔石碑上的象形文字的時候,就發現這些文字與漢語的表音字很多共同之處。

也就是象形文字元号并不僅僅是漩渦狀的符号,所有的符号都是有語言的。他将自己的發現發表了出來并且證明了托馬斯所辨認出“托勒密”是正确的。後來他又繼續深入研究,

他将漢字的特點套用在了古埃及文字上,成功破譯了歐洲衆學者20多年來都未能參透其中奧秘的象形文字。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松破解

埃及學之父

後來他還将自己所研究得出的成果概括為

“埃及象形文字譯解體系”

并将此送出給了法蘭西科學院

。這個體系實際上就是古埃及象形文字與古希臘文的對照表。

畢竟當時的他年僅

32歲,

很多年老的學者并不認同他這一觀點。然而随着越來越多的象形文字都按照這個方法翻譯了出來,他也是以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也正是有了這個成果,讓西方學者研究和解讀古埃及的文字壁畫都有了很大的幫助。

1822年也标志着“埃及學”正式誕生,他也被人們譽為“埃及學之父”。

但是有如此成就的人,

卻在41歲的時候死于中風,

古埃及的文明得以更加完整展示在世人面前,這離不開商博良的研究成果。

從埃及象形文字的翻譯也能看出大陸的文字曆史悠久、影響深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