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争時期,有一處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戰場,就是在衡陽保衛戰的張家山之戰。參戰的中國軍隊是第10軍預備第10師29團的1營和2營。張家山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西南防線的鎖鑰之地,也正因如此,當時日軍在這裡布置的都是些精兵良将,他們的作戰能力非常強。

日軍對張家山可以說是勢在必得,他們集中火力猛攻張家山,不僅對障礙物進行射擊,還釋放有毒氣體。面對日軍的猛烈攻擊,我軍拼死守護,他們不顧毒氣的危害,堅決抵抗,在這一過程中,我軍的傷亡慘重。這場戰鬥中,1營基本可以說是全軍覆沒,不僅營長和副營長都有受傷,還有兩位連長不幸陣亡,整個營的排長最後也僅剩下一個人。戰鬥中,參與反擊的2個連同樣也是損兵折将,傷亡人數高達50人,在戰鬥中,黃化仁由于身受重傷沒辦法後退,是以選擇與沖上來的日本軍同歸于盡,最終拉響了自己手裡的手榴彈。
1944年7月6日,日軍第一次總攻失敗,日軍傷亡慘重,不得不退下重整旗鼓,是以在11日的時候,日軍再一次攻占張家山,後經過我軍浴血奮戰,終将其奪回,後來12日中午,日軍再次發起進攻,攻占張家山,我軍毅然決然進行反擊,最終憑借奮死抵抗,成功奪回屬于我們的陣地。但是日軍依然不放棄,再次攻了上來,我們的陣地再告陷落。但當晚軍工兵營2個連發動夜襲,第三次奪回陣地。
經過了18天的血戰,張家山可以說是整個山都積滿鮮血,屍橫遍野,預10師2個團基本都已經陣亡,7個建制連的官兵整連都犧牲在此地。與此同時,日軍133聯隊也是損失慘重,據了解,3200人的步兵聯隊死亡1229人,基本被打殘,8個大隊長(包括代理)被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