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說三國:一〇四 龐統奔劉

周瑜病死于巴丘時,龐統時為周瑜功曹,送喪至東吳。

東吳人大多聽說過龐統的名号,等到龐統準備回去的時候,大家一起送他到昌門,陸績、顧劭、全琮等人也在其中。

陸績(188-219年),字公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廬江太守陸康之子,陸遜的族叔父。

陸績的父親陸康任廬江太守時,與袁術有來往。

陸績六歲時,随父親到九江谒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

陸績悄悄往懷裡藏了三個橘子,臨走時,一不小心,橘子滾落地上。

袁術嘲笑說:“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往懷裡藏主人的橘子嗎?”

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

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後人有詩雲: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

袖中懷綠桔,遺母報乳哺。

“陸績懷橘”被傳為佳話,元代郭居敬将其編入《二十四孝》。

史說三國:一〇四 龐統奔劉

孫策在吳郡時,有一次與張昭、張紘、秦松等議論時事。

他們認為,天下未定,應當用武力來平定。

當時,陸績年紀小,坐在末席,遠遠地大聲說:“從前管夷吾為齊桓公的相國,九合諸侯,一統天下,不用兵卒戰車。孔子有言:‘遠方之人不歸服,則修治仁德招順他們。’現在你們不讨論如何緻力于用道義仁德來安取天下的方法,而隻崇尚武力,陸績我雖是年幼無知者,但心中也認為不适當。”

張昭等人聽了他的話,都深感奇異。

陸績成年後,外貌雄壯,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曆法,星曆算數無不涉覽。

虞翻在耆宿中負有盛名,龐統在荊州是有名賢士,他們都與陸績年齡相差一大截,但都與他很友好。

孫權掌管國事後,征召陸績為奏曹掾。

陸績不拘小節,說話直爽,同僚很忌憚他,故外任為郁林太守,加偏将軍,統領士兵二千人。

陸績有腳疾,學養深厚,為官不是他的志向,雖然參加軍事,但并沒有廢棄著述,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太玄經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績去世,年僅三十二歲。

此前,他自知将會逝世,便作辭說:“有漢室志士吳郡陸績,幼時整修詩經、書經,成年時擅長于禮經、易經,受命南征,遇上疾病,遭遇命運的不幸,嗚呼,悲哀啊!”

又說:“由今開始,六十年以後,車可同軌道,書可同文字,遺憾我不能看見。”

他預見六十年後天下将統一,非常的精準。

史說三國:一〇四 龐統奔劉

顧邵,字孝則,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是後來吳國的丞相顧雍的長子。

他出身江南士族,博覽群書,少年時就與舅父陸績齊名,娶孫策女為妻,二十七歲時任豫章太守,在任五年後逝世,時年三十二歲。

顧劭有知人之能,提拔的平民張秉、殷禮後來都當了太守,吳粲升到太子少傅,而丁谞官至典軍中郎。

全琮(?-249年),字子璜,吳郡錢唐(今浙江杭州市西)人。

其父全柔,漢靈帝時期被察舉孝廉,補任尚書郎右丞。

董卓作亂時,全柔棄官歸家,州府征召他為别駕從事,漢獻帝诏令就地授予他會稽郡東部都尉。

孫策進軍吳地後,全柔率先帶領部隊歸附,孫策上表授任他為丹楊都尉。

孫權為車騎将軍時,以全柔為長史,轉任桂陽太守。

全琮為人恭順,謙虛謹慎,對人和顔悅色,從不言辭傷人。

有一次,全柔派全琮運送谷米數千斛,到吳郡交易。

但全琮到後,把谷米全部用來救濟了貧民,空船而還。

全柔大怒,準備責罰全琮。

全琮頓首,從容解釋說:“我認為買米換物并不是什麼緊急之事,但士大夫卻正有倒懸危累之難,是以我才用米赈濟他們。隻是路途遙遠,來不及先行啟報父親。”

全柔沒想到他竟有此志向,十分驚訝,便沒再責怪他。

當時有很多中州士人到南方避亂,客居全琮門下的數以百計。

全琮傾家蕩産接濟他們,貧富與共,遠近聞名。

孫權任命全琮為奮威校尉,授兵數千人,命他讨伐山越。

全琮招募兵士,得到精兵萬餘人,出屯牛渚(今安徽馬鞍山市采石鎮),不久遷偏将軍。

史說三國:一〇四 龐統奔劉

龐統見了陸績等人,知道他們都是想來得到自己一番品鑒的,于是告訴他們說:“陸績可以說是一匹驽馬,有逸足之力。顧劭則是一隻驽牛,能負重遠行。”

又對全琮說:“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雖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時佳人。”

樊子昭最初是個小商販,六十歲時被名士許劭所薦,出仕為官,事迹不詳。

陸績、顧劭對龐統說:“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評四海之内的名士。”

于是陸績、顧劭、全琮等人與龐統深相結納,暢談一番後送他離去。

事後,有人問龐統:“照你看,陸績比顧劭好嗎?”

龐統說:“驽馬雖然精良,但乘坐的隻是一人罷了。驽牛一天走三十裡,所負載的豈止一個人的重量呢?”

據說,顧劭曾去拜見龐統,住在他那裡,兩人促膝暢談。

顧劭問:“你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說說,我和你相比,誰好一些?”

龐統說:“講到陶冶世俗,綜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你,但是,如果論給帝王出謀劃策,我可就比你強一點了。”

顧劭認為龐統的話有道理,着意親近他。

史說三國:一〇四 龐統奔劉

劉備占據荊州,龐統前去投靠,初次接觸,劉備并沒把他當回事,任命他為耒陽縣(今湖南衡陽市耒陽市)縣令。

龐統在任時荒廢政務,劉備一氣之下免了他的官。

魯肅寫信給劉備,說:“龐統的才幹不适于管理一個方圓百裡的小縣,要讓他處在治中、别駕的職務上,才能發揮他的才幹。”

諸葛亮也談到龐統的才幹,極力推薦他。

于是,劉備召見龐統,認真與他交談,詳細談論天下大勢後,大為器重,就任命他為治中,對他的親信程度及待遇僅次于諸葛亮,委任他與諸葛亮同時擔任軍師中郎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