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史说三国:一〇四 庞统奔刘

周瑜病死于巴丘时,庞统时为周瑜功曹,送丧至东吴。

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的名号,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大家一起送他到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等人也在其中。

陆绩(188-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庐江太守陆康之子,陆逊的族叔父。

陆绩的父亲陆康任庐江太守时,与袁术有来往。

陆绩六岁时,随父亲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

陆绩悄悄往怀里藏了三个橘子,临走时,一不小心,橘子滚落地上。

袁术嘲笑说:“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往怀里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后人有诗云: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陆绩怀橘”被传为佳话,元代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

史说三国:一〇四 庞统奔刘

孙策在吴郡时,有一次与张昭、张紘、秦松等议论时事。

他们认为,天下未定,应当用武力来平定。

当时,陆绩年纪小,坐在末席,远远地大声说:“从前管夷吾为齐桓公的相国,九合诸侯,一统天下,不用兵卒战车。孔子有言:‘远方之人不归服,则修治仁德招顺他们。’现在你们不讨论如何致力于用道义仁德来安取天下的方法,而只崇尚武力,陆绩我虽是年幼无知者,但心中也认为不适当。”

张昭等人听了他的话,都深感奇异。

陆绩成年后,外貌雄壮,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

虞翻在耆宿中负有盛名,庞统在荆州是有名贤士,他们都与陆绩年龄相差一大截,但都与他很友好。

孙权掌管国事后,征召陆绩为奏曹掾。

陆绩不拘小节,说话直爽,同事很忌惮他,故外任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统领士兵二千人。

陆绩有脚疾,学养深厚,为官不是他的志向,虽然参加军事,但并没有废弃著述,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绩去世,年仅三十二岁。

此前,他自知将会逝世,便作辞说:“有汉室志士吴郡陆绩,幼时整修诗经、书经,成年时擅长于礼经、易经,受命南征,遇上疾病,遭遇命运的不幸,呜呼,悲哀啊!”

又说:“由今开始,六十年以后,车可同轨道,书可同文字,遗憾我不能看见。”

他预见六十年后天下将统一,非常的精准。

史说三国:一〇四 庞统奔刘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后来吴国的丞相顾雍的长子。

他出身江南士族,博览群书,少年时就与舅父陆绩齐名,娶孙策女为妻,二十七岁时任豫章太守,在任五年后逝世,时年三十二岁。

顾劭有知人之能,提拔的平民张秉、殷礼后来都当了太守,吴粲升到太子少傅,而丁谞官至典军中郎。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市西)人。

其父全柔,汉灵帝时期被察举孝廉,补任尚书郎右丞。

董卓作乱时,全柔弃官归家,州府征召他为别驾从事,汉献帝诏令就地授予他会稽郡东部都尉。

孙策进军吴地后,全柔率先带领部队归附,孙策上表授任他为丹杨都尉。

孙权为车骑将军时,以全柔为长史,转任桂阳太守。

全琮为人恭顺,谦虚谨慎,对人和颜悦色,从不言辞伤人。

有一次,全柔派全琮运送谷米数千斛,到吴郡交易。

但全琮到后,把谷米全部用来救济了贫民,空船而还。

全柔大怒,准备责罚全琮。

全琮顿首,从容解释说:“我认为买米换物并不是什么紧急之事,但士大夫却正有倒悬危累之难,所以我才用米赈济他们。只是路途遥远,来不及先行启报父亲。”

全柔没想到他竟有此志向,十分惊讶,便没再责怪他。

当时有很多中州士人到南方避乱,客居全琮门下的数以百计。

全琮倾家荡产接济他们,贫富与共,远近闻名。

孙权任命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他讨伐山越。

全琮招募兵士,得到精兵万余人,出屯牛渚(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镇),不久迁偏将军。

史说三国:一〇四 庞统奔刘

庞统见了陆绩等人,知道他们都是想来得到自己一番品鉴的,于是告诉他们说:“陆绩可以说是一匹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劭则是一只驽牛,能负重远行。”

又对全琮说:“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虽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时佳人。”

樊子昭最初是个小商贩,六十岁时被名士许劭所荐,出仕为官,事迹不详。

陆绩、顾劭对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评四海之内的名士。”

于是陆绩、顾劭、全琮等人与庞统深相结纳,畅谈一番后送他离去。

事后,有人问庞统:“照你看,陆绩比顾劭好吗?”

庞统说:“驽马虽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罢了。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岂止一个人的重量呢?”

据说,顾劭曾去拜见庞统,住在他那里,两人促膝畅谈。

顾劭问:“你有善于知人之名,你说说,我和你相比,谁好一些?”

庞统说:“讲到陶冶世俗,综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你,但是,如果论给帝王出谋划策,我可就比你强一点了。”

顾劭认为庞统的话有道理,着意亲近他。

史说三国:一〇四 庞统奔刘

刘备占据荆州,庞统前去投靠,初次接触,刘备并没把他当回事,任命他为耒阳县(今湖南衡阳市耒阳市)县令。

庞统在任时荒废政务,刘备一气之下免了他的官。

鲁肃写信给刘备,说:“庞统的才干不适于管理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县,要让他处在治中、别驾的职务上,才能发挥他的才干。”

诸葛亮也谈到庞统的才干,极力推荐他。

于是,刘备召见庞统,认真与他交谈,详细谈论天下大势后,大为器重,就任命他为治中,对他的亲信程度及待遇仅次于诸葛亮,委任他与诸葛亮同时担任军师中郎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