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谏”前,戴笠已提前獲知,為何不勸阻蔣介石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谏”前,戴笠已提前獲知,為何不勸阻蔣介石?

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東北軍主帥張學良和西北軍主帥楊虎城一起武力扣押了蔣介石,以此向蔣介石施壓,逼迫其放棄剿共,聯合抗日救國。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谏”前,戴笠已提前獲知,為何不勸阻蔣介石

張學良

起初,南京國民黨總部對此一無所知,直至當天下午三點中,駐守在潼關的國民黨79師師長陳安寶發來緊急電報:西安發生兵變,委員長消息不明。最先得到消息不是軍統特務戴笠,而且何應欽,何應欽卻立刻封鎖了消息,他有自己的小算盤。

又過了一段時間,宋美齡從孔祥熙那裡也得到了消息,國民黨頓時亂成了一鍋粥,隻有戴笠還被蒙在鼓裡。當宋美齡找到戴笠應對的方法時,戴笠才得知蔣介石已經被扣押,頓時戴笠又難過,有自責更多的是悔恨,其實他在蔣介石去西安之前已經獲得了密電,聲稱張學良和楊虎城準備采取“兵谏”的方式強迫蔣介石抗日。隻是戴笠為何沒有勸阻蔣介石不要前往西安呢?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谏”前,戴笠已提前獲知,為何不勸阻蔣介石

張學良和外國朋友

1935年10月,紅軍在曆經了兩萬五千裡長征後,艱難來到了陝北地區,此時的紅軍傷亡很大,剩下的兵力并不多了,蔣介石很想借此機會,一舉徹底消滅紅軍力量。為此,蔣介石緊急把湖北境内的十幾萬東北軍調到西北,另外還安排了楊虎城的西北軍和胡宗南的中央軍,總兵力達到了30多萬,任命張學良擔任“西北剿共”副總司令,蔣介石對這次安排信心滿滿。此時的戴笠也在西部布置了大量的特務和秘密電台,配合蔣介石的“剿共”任務。

戴笠擔心張學良和楊虎城聯合一起對抗蔣介石的指令,于是他就在張學良和楊虎城主要的将領身上下功夫,故意制造雙方将領的沖突,以此瓦解張揚的聯合。然而戴笠還是小看了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人都是非常具有政治頭腦的将領,他們看出了戴笠的小把戲,東北軍和西北軍的關系是合則存,分則亡。于是張學良和楊虎城采取了将計就計,上通下不通,暗通明不通的方式,瞞天過海騙過了戴笠的特務,也騙過了中統的特務。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谏”前,戴笠已提前獲知,為何不勸阻蔣介石

蔣介石和國民黨要員

到了1936年12月初的時候,蔣介石頻繁往來于蘭州,洛陽,西安和濟南,他和主要的将領召開會議,商議圍剿陝北紅軍的事宜,同時蔣介石準備帶着國民黨大員一起前往西安,對張學良和楊虎城再次施加壓力,要求他們立刻向陝北紅軍進攻,不得拖延。

然而就在此時,戴笠卻獲得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情報“西北區長,江雄風密電:張學良正在與陝北紅軍一進階負責人秘密接觸”。戴笠大為震驚,他立刻趕到了洛陽向蔣介石送出了這份情報,蔣介石也認同戴笠的看法,如果這份情報屬實,那麼後果會相當嚴重。蔣介石立即對戴笠做出訓示,必須将這件事情查明真相,戴笠接到指令後趕回南京,要求特務處西北區負責人江雄風徹查此事。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谏”前,戴笠已提前獲知,為何不勸阻蔣介石

戴笠

江雄風不敢馬虎,他從張學良身邊親信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張學良和楊虎城準備近期發動兵谏,逼迫委員長停止剿共,聯共抗日”。戴笠在拿到确切情報後,立刻親自趕赴蔣介石身邊,此時的蔣介石也即将飛往西安了,戴笠急忙告訴了蔣介石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情況,可是此時的蔣介石卻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判斷。

蔣介石認為張學良和自己的關系非常好,他認為張學良為人講義氣,對自己也有崇拜之心,不會背叛自己。至于楊虎城,之前的情報顯示,張學良和楊虎城的關系和緊張,沒有張學良的配合楊虎城是無法兵谏的。就這樣,蔣介石對戴笠的情報置之不理,執意要親自飛往西安督戰,才有了後來的“西安事變”。

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谏”前,戴笠已提前獲知,為何不勸阻蔣介石

楊虎城和張學良

是以,戴笠當得知蔣介石被張學良和楊虎城扣押時,心中既難過又悔恨,他個人的榮辱完全與蔣介石綁定在了一起,他悔恨自己當時沒能勸阻蔣介石不要去西安。不過,後來還是親自飛往了南京,蔣介石嘴上把他臭罵一頓,其實心裡還是被戴笠的忠心所感動,“西安事變”之後,戴笠不僅沒有受到冷落,反而更加受到蔣介石器重了,戴笠也算是因禍得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