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前,戴笠已提前获知,为何不劝阻蒋介石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前,戴笠已提前获知,为何不劝阻蒋介石?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东北军主帅张学良和西北军主帅杨虎城一起武力扣押了蒋介石,以此向蒋介石施压,逼迫其放弃剿共,联合抗日救国。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前,戴笠已提前获知,为何不劝阻蒋介石

张学良

起初,南京国民党总部对此一无所知,直至当天下午三点中,驻守在潼关的国民党79师师长陈安宝发来紧急电报: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最先得到消息不是军统特务戴笠,而且何应钦,何应钦却立刻封锁了消息,他有自己的小算盘。

又过了一段时间,宋美龄从孔祥熙那里也得到了消息,国民党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只有戴笠还被蒙在鼓里。当宋美龄找到戴笠应对的方法时,戴笠才得知蒋介石已经被扣押,顿时戴笠又难过,有自责更多的是悔恨,其实他在蒋介石去西安之前已经获得了密电,声称张学良和杨虎城准备采取“兵谏”的方式强迫蒋介石抗日。只是戴笠为何没有劝阻蒋介石不要前往西安呢?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前,戴笠已提前获知,为何不劝阻蒋介石

张学良和外国朋友

1935年10月,红军在历经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后,艰难来到了陕北地区,此时的红军伤亡很大,剩下的兵力并不多了,蒋介石很想借此机会,一举彻底消灭红军力量。为此,蒋介石紧急把湖北境内的十几万东北军调到西北,另外还安排了杨虎城的西北军和胡宗南的中央军,总兵力达到了30多万,任命张学良担任“西北剿共”副总司令,蒋介石对这次安排信心满满。此时的戴笠也在西部布置了大量的特务和秘密电台,配合蒋介石的“剿共”任务。

戴笠担心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一起对抗蒋介石的命令,于是他就在张学良和杨虎城主要的将领身上下功夫,故意制造双方将领的矛盾,以此瓦解张扬的联合。然而戴笠还是小看了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都是非常具有政治头脑的将领,他们看出了戴笠的小把戏,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关系是合则存,分则亡。于是张学良和杨虎城采取了将计就计,上通下不通,暗通明不通的方式,瞒天过海骗过了戴笠的特务,也骗过了中统的特务。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前,戴笠已提前获知,为何不劝阻蒋介石

蒋介石和国民党要员

到了1936年12月初的时候,蒋介石频繁往来于兰州,洛阳,西安和济南,他和主要的将领召开会议,商议围剿陕北红军的事宜,同时蒋介石准备带着国民党大员一起前往西安,对张学良和杨虎城再次施加压力,要求他们立刻向陕北红军进攻,不得拖延。

然而就在此时,戴笠却获得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报“西北区长,江雄风密电:张学良正在与陕北红军一高级负责人秘密接触”。戴笠大为震惊,他立刻赶到了洛阳向蒋介石提交了这份情报,蒋介石也认同戴笠的看法,如果这份情报属实,那么后果会相当严重。蒋介石立即对戴笠做出指示,必须将这件事情查明真相,戴笠接到命令后赶回南京,要求特务处西北区负责人江雄风彻查此事。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前,戴笠已提前获知,为何不劝阻蒋介石

戴笠

江雄风不敢马虎,他从张学良身边亲信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张学良和杨虎城准备近期发动兵谏,逼迫委员长停止剿共,联共抗日”。戴笠在拿到确切情报后,立刻亲自赶赴蒋介石身边,此时的蒋介石也即将飞往西安了,戴笠急忙告诉了蒋介石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情况,可是此时的蒋介石却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判断。

蒋介石认为张学良和自己的关系非常好,他认为张学良为人讲义气,对自己也有崇拜之心,不会背叛自己。至于杨虎城,之前的情报显示,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关系和紧张,没有张学良的配合杨虎城是无法兵谏的。就这样,蒋介石对戴笠的情报置之不理,执意要亲自飞往西安督战,才有了后来的“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前,戴笠已提前获知,为何不劝阻蒋介石

杨虎城和张学良

所以,戴笠当得知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时,心中既难过又悔恨,他个人的荣辱完全与蒋介石绑定在了一起,他悔恨自己当时没能劝阻蒋介石不要去西安。不过,后来还是亲自飞往了南京,蒋介石嘴上把他臭骂一顿,其实心里还是被戴笠的忠心所感动,“西安事变”之后,戴笠不仅没有受到冷落,反而更加受到蒋介石器重了,戴笠也算是因祸得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