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秋吳國因誰滅亡?吳王夫差隻是替罪羊,賢德兼備的他才最可怕

于春秋時吳國的滅亡,好多人都把責任歸罪于一代霸主吳王夫差,說正是由于他的窮兵黩武、好大喜功等錯誤,才使如日中天的吳國退出了曆史舞台。

這些分析固然十分正确,但隻要我們稍稍追尋吳國的曆史就會發現,吳國的滅亡與世人公認的賢人季劄有很大關系,也可以說他看似賢能,卻實際扮演了一個吳國終結者的角色。而這一切還得從吳國的一個非常優秀的傳統——讓國說起。

春秋吳國因誰滅亡?吳王夫差隻是替罪羊,賢德兼備的他才最可怕

圖丨吳王夫差

吳國的先祖讓國的事情最早發生在商朝。

當時周還是一個小諸侯國。國君周太王有三個兒子,老大太伯、老二仲雍、老三季曆。按古制,繼承王位的應該是老大太伯,可周太王卻想把王位傳給老三季曆。周太王之是以要這樣做,不僅是因為三個兒子相比較老三季曆更賢能,而且還因為季曆有個有聖德的兒子姬昌。

周太王想傳位給三兒子,可礙于古制又不好明說。老大太伯和老二仲雍知道了父親的想法,一商量,為了咱周的江山社稷,也為了成全父親,咱弟兄倆幹脆離開封國讓國吧!于是他們借着為父采藥治病的名義跑到了荊蠻之地,像當地蠻人一樣剪斷頭發、在身上刺滿花紋,以此來向父親和兄弟表明決心——我們現在是野蠻人了,不再回國繼承王位了。

兩個哥哥跑了,季曆順理成章成為周的國君,他的兒子姬昌也自然而然接了班,成為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周文王。

太伯和仲雍讓國,在讓出來了統治中原數百年的周王朝的同時,也以他們的節義感動了那些荊蠻人。這些荊蠻人自願追随附順在太伯和仲雍身邊,尤其是大哥還被奉為吳太伯,也成為一方諸侯。

太伯之後,吳國世代延續,倒也波瀾不驚,可到了吳太伯的十九世孫壽夢當政時,他也面臨着先人周太王當年面臨的難題。原來壽夢有四個兒子,老大諸樊,老二餘祭,老三餘眛,老四季劄。在壽夢看來,四個孩子中,老四最有賢德,如果傳位給他,肯定有利于國家的發展。

春秋吳國因誰滅亡?吳王夫差隻是替罪羊,賢德兼備的他才最可怕

圖丨季劄

壽夢把想法給季劄一講。季劄說,這萬萬不可,傳位給長子的古制怎麼能破壞呢?

季劄的表态更堅定了壽夢的看法——小兒子真的是賢德之人,有先輩的古風,當政一定有利于國家。既然季劄不願破壞古制,壽夢就讓大兒子諸樊繼承了王位。

諸樊也知道父親想傳位給小兄弟的想法,也認可小兄弟比自己強,于是繼位之初就非要把君位讓出來給季劄。吳國的老百姓也認為季劄出來當自己的上司人最合适,也都紛紛要求季劄勇敢地站出來去挑這負重擔。

要說此時吳國上下的心思都在季劄身上,季劄當仁不讓也無可厚非,可季劄說什麼也不這樣做。他的理由是,大哥越是讓國,自己越是不能去接這個王位,否則就有貪圖王位的不義之嫌。

大家逼迫得緊了,他幹脆抛家舍業,不做貴族去做農民種田去了。大家一看季劄真的是守身如玉的節義之士,在贊美他的美德的同時,也隻好作罷。

春秋吳國因誰滅亡?吳王夫差隻是替罪羊,賢德兼備的他才最可怕

圖丨諸樊

諸樊做了十三年吳王,臨終前,他留下遺命,兄終弟及,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餘祭,以此做表率,期望王位最後能落到賢德的季劄身上。

到這裡很多人會很納悶,按常理來說國王的寶座大家都是趨之若鹜,打得頭破血流還怕争不到,這季劄到底有何德何能,竟讓大家打破正常非要讓他來做君王呢?事實上季劄确實是個有識、有能、有德之人。

先說說季劄的學識。季劄出使魯國,當他聽到魯國樂工演唱《周南》和《召南》時,便一語中的道出了其中的含義,他感歎道:“美啊,從音樂中聽出周朝王業基礎已打好,但還未獲得最後成功。曲中洋溢着雖辛勞但無怨言的情緒。”接下來他又聽了《邶風》、《鄘風》、《衛風》等周樂,都能準确說出這些音樂背後所表達的深遠意義,折服了魯國君臣。

春秋吳國因誰滅亡?吳王夫差隻是替罪羊,賢德兼備的他才最可怕

圖丨晏平仲

再說說季劄的能力。季劄出使齊國,一來到齊國就對齊國的晏平仲說:“你快些交出你的封邑和官職吧,不然齊國的政權馬上就要發生動亂,你也要牽連其中。”晏子一聽趕快照辦,果然逃過了齊國的内亂。

季劄出使晉國,剛要在戚邑住下,就聽到鼓鐘之聲,一問身邊人,說是孫文子在欣賞音樂。這時季劄感慨地說了一句千古名言:“異哉!吾聞之,辯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獲罪于君以在此,懼猶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之在此,猶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殡而可以樂乎?”

大意是說,有才無德,就會引火燒身,國君死了還沒有安葬,孫文子就開始玩樂,這不是像燕子在帷幕之上築巢一樣危險嗎?孫文子聽了季劄的話,時時以此為戒,終身不再聽音樂。這段故事,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燕巢于幕”的成語。

春秋吳國因誰滅亡?吳王夫差隻是替罪羊,賢德兼備的他才最可怕

圖丨春秋時期地圖

在晉國季劄還對叔向說,晉國終将落入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之手。後來的曆史發展果然應驗了季劄的猜測,晉國最終被這三家所分。這此事例無不說明季劄洞谙世事,分析判斷能力極強,身處吳國而心懷天下。

再來看看季劄的德行。當初季劄在出使途中路過徐國,便去拜訪了徐國國君。徐君喜歡季劄的寶劍,他雖嘴裡沒明說,但季劄心裡已清楚,隻是因為自己還要到中原各國去出使,是以就暗想等自己出使回來後再把寶劍獻給徐君。誰知當他出使回來又到徐國時,徐君已死。季劄在感歎人生短暫的同時,親自去拜祭徐君,并解下寶劍挂在徐君墳墓的樹木之上,算是兌現了心中對徐君的承諾。當随從人員勸阻他時,他說:“當初我内心已答應了他,怎能因為徐君死了我就違背我自己的心願呢!”

從這些事例中我們也确實能看出季劄是個有能力、有品行、得民心的人,這樣的人做國君,也确實會是國之幸、民之幸。

諸樊的兩個兄弟在先後做了吳王後也像哥哥一樣做到了王位傳弟不傳子。可當餘眛臨終前要把王位傳給兄弟季劄時,季劄又玩起了讓國的“高風亮節”來。在他看來,自己此時讓國不接受傳位則更能表明自己是個有道義的人。可這次他錯了,正是他的這個看似正确的“高風亮節”的錯誤決定,掀開了吳國動亂及覆滅的序幕。

季劄不願繼位,吳國國人就議論開了,說,當年先王諸樊說“兄死弟繼位”,目的就是要把君位傳給弟弟季劄,現在季劄說什麼也不肯繼位,我們總得有個國君吧?既然餘眛是他們兄弟四個人當中最後一個當國君的人,現在他死了,就讓他的兒子當國君吧!于是餘眛的兒子僚就當上了吳王。

僚當吳王引起了諸樊兒子公子光的不滿。在公子光看來,自己父親兄弟四人互相傳國,最後應該傳國給叔叔季劄。現在叔叔季劄不願當國君,而自己的父親是最先當國君的,既然不傳國于季劄,就應該傳國于自己才是正道,而不是傳國給王僚。公子光有了這樣的想法,就決定幹掉王僚,于是就有了曆史上有名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

春秋吳國因誰滅亡?吳王夫差隻是替罪羊,賢德兼備的他才最可怕

圖丨專諸刺王僚

當公子光殺死王僚,自己當上吳國國君時,季劄還在出使的途中沒有回來。等他回到國内,面對内亂乍起、骨肉相殘的血的事實,他是無可奈何,隻得到王僚的墓上痛哭一番,然後自我安慰道:“隻要對先君的祭祀不廢止,人民不至于沒有國君,社稷之神得到奉祀,不管是誰當國君那都是我的國君,我都得聽命于他。”

季劄是安心做他的臣子了,可公子光,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吳王阖闾以及他的兒子吳王夫差,卻不是吳國老百姓心中理想的國君,他們窮兵黩武、好大喜功、貪得無厭、四處征戰、遠賢親佞,終于在短短的數十年間葬送了吳國。

史傳季劄死于公元前484年,而吳國滅亡于公元前473年,也就是季劄死後僅僅11年,吳國就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我們可以這樣說,吳國是在季劄的關注下一步步走向萬劫不複的深淵。而面對阖闾、夫差父子的禍國殃民行徑,我們不知道季劄是否後悔過自己當初的讓國決定,是否幻想過吳國要是在自己的帶領下該會走向何等的輝煌……确實,如果季劄順應“兄終弟及”的規則當上國君的話,吳國的曆史應當重寫。然而,曆史不能假設,季劄在讓出君位的同時,也為吳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是以上與其說吳國亡于阖闾、夫差之手,還不如說吳國滅于季劄的讓國之舉。

人們常說,好人不上位,壞人就當道。從季劄讓國這一曆史事件中,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當天将降大任于自己的時候,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話,就要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去擔當。如果逃避就有可能讓壞人當政,誤了國家前程與人民幸福。

作者:我方團隊特邀作者趙倡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