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代枭雄噶爾丹:康熙親征三次才徹底打敗他,噶爾丹到底有多強?

電視劇《康熙王朝》廣受觀衆喜愛,劇裡為我們展現了康熙皇帝的傳奇一生,其中令人印象較為深刻的情節之一,便是康熙三征噶爾丹。

三征噶爾丹指從1690年到1697年康熙三次率軍親征平定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叛亂的戰争,這一戰争維護了祖國統一、粉碎了沙俄意圖利用準噶爾分裂中國的陰謀,是康熙傳奇人生的一大功績。

那麼,噶爾丹究竟是怎樣的人?他的過人之處在哪?為何康熙親征三次才徹底打敗噶爾丹,平定其叛亂呢?這就要從噶爾丹的生平說起。

一代枭雄噶爾丹:康熙親征三次才徹底打敗他,噶爾丹到底有多強?

一、出生即被奉為活佛轉世

噶爾丹是巴圖爾揮台吉的第六子,由于當地一位高僧溫薩活佛在他出生前一年向其母親稱死後會轉世為她的孩子,是以一出生便被衆人當作溫薩活佛的轉世,閱聽人人信奉。

13歲又聽從父母之命前往蒙古一衆僧人向往的聖地西藏拜師學經,提高地位。噶爾丹去拉薩拜見達賴喇嘛後,便到劄什倫布寺拜班禅博克多為師接受佛學教育。

此後噶爾丹學習了很長一段時間,一邊潛心學習佛學,建立了對佛學的虔誠信仰,一邊刻苦修煉武功,成就了一身強大的體魄和本領。

當然這也離不開達賴和班禅的悉心培養,也正因為各方的厚愛和這些年在西藏的學習,噶爾丹才能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奇才。

一代枭雄噶爾丹:康熙親征三次才徹底打敗他,噶爾丹到底有多強?

噶爾丹就這樣在西藏學習生活了10年後才離開,在1666年随同到拉薩朝聖的僧格夫人策妄劄勒姆回準噶爾。适時正值其兄長僧格統治時期,噶爾丹自然輔佐兄長治理準噶爾,又因其宗教地位高,時常被請去主持各項宗教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1669年10月,俄國的使節魯茲次基出使準噶爾,本來是去僧格的牙帳由其接見,但恰好僧格在外打仗不在牙帳内,隻好找噶爾丹。誰想噶爾丹卻直接把他們關進了地下牢房,不給吃喝,使他們飽受饑餓,痛苦不堪。

原來之前僧格曾派使者伊什出使土木斯克,結果被該市總官關進了監獄,幾乎餓死,噶爾丹此舉其實是以牙還牙,從這可以看出噶爾丹是一種睚眦必報的性格,不會容許任何人對他的親人及勢力不利。

二、為兄報仇力挽狂瀾統一準噶爾

1670年9月,噶爾丹的兄長、準噶爾首領僧格在牙帳内被同父異母的兄弟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暗殺,一時叛亂四起,部落群眾紛紛四散而逃。噶爾丹得知後憑借自身的地位火速召集了逃散的部衆千餘騎,“衆審視驚喜,下馬羅拜為神”,然後率領衆人前去平定叛亂。

據記載,當時車臣率萬騎迎戰,人數氣勢皆占優。

最終噶爾丹在此戰獲勝,成功平定這次叛亂,而車臣身死,卓特巴巴圖爾則逃向青海。

從上述記載可知由于噶爾丹被認為溫薩活佛轉世和入藏的原因,他在當地被當作“神”,宗教地位極高,才能在短時間内召集逃散的部衆。

戰鬥時噶爾丹身先士卒,戰術上指揮得當,才能以少勝多,大敗敵軍,甚至威懾到敵軍下馬投降。之後又征戰四方,報複完兄長被殺之仇才肯罷休,并于1672年正式繼位為準噶爾部首領,号珲台吉。

一代枭雄噶爾丹:康熙親征三次才徹底打敗他,噶爾丹到底有多強?

前面說到,噶爾丹有着遠大抱負,他的抱負其實就是統一蒙古,并将其作為達賴喇嘛宗教事業的一部分。是以在成為準噶爾的最高統治者後,他便接受了達賴喇嘛的建議,逐漸向外擴張,四處征戰。

憑借其強大的軍事才華和勇猛的戰鬥能力,到1678年,噶爾丹已經完成衛拉特各部的統一,建立了統一政權,被授予“丹津博碩克圖汗”的稱号,現在的學者們稱這一政權為“準噶爾汗國”。

在噶爾丹的治理下,準噶爾的制度、國力趨于完善,統治也得到鞏固。

三、野心終緻康熙出兵征伐

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後,噶爾丹就一直緻力于繼續擴張領土,為統一蒙古的政治理想不懈奮鬥,同時也和遠在中原的清廷保持着友好的關系。

但是随着準噶爾的版圖越來越大,噶爾丹漸漸引起了康熙的警惕。一方面清廷謹慎維持着與準噶爾的友好關系,另一方面則試圖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準噶爾和噶爾丹的情報,以加深了解,制定對策。

1678年,噶爾丹為割據整個西北、統一蒙古,在沙俄的慫恿支援下,率兵進攻喀爾喀。

1690年,噶爾丹以追擊喀爾喀部衆為借口,率兵3萬直指紫禁城,雙方沖突一觸即發。清廷命人率兵抗擊,卻在烏爾會河失利,準噶爾軍乘機進攻烏珠穆沁地區。

一代枭雄噶爾丹:康熙親征三次才徹底打敗他,噶爾丹到底有多強?

七月初,康熙率10萬清兵親征噶爾丹,采用分進合擊的戰略對付準噶爾軍;八月初一,清軍大破準噶爾軍的"駝城",噶爾丹見勢不妙,一邊用緩兵之計派遣使者求和,另一邊卻率軍北逃出了邊境。待清軍發現為時已晚,康熙隻好還師京城,再做打算。

準噶爾軍兵敗後退據科布多,以噶爾丹的性格自然不甘就此罷休,他再次召集舊部,向沙俄求援,意圖休養生息尋機再戰。另一邊,康熙也采取了大量措施、頒布法令,以防噶爾丹卷土重來。

雙方就這樣風平浪靜地過了幾年,1693年,噶爾丹再起戰端。

這年清廷诏各部首領前來會盟,噶爾丹抗命不至,反而再次率軍進攻喀爾喀,康熙決定誘準噶爾軍南下,一戰殲之,永絕後患,并為接下來的殲滅戰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695年九月,噶爾丹再率騎兵3萬,進駐到巴顔烏蘭以東地區。

時隔六年,康熙再次親征,率軍10萬,分三路出擊。預期在克魯倫河一帶殲滅準噶爾軍。噶爾丹乘夜西撤,康熙便設定埋伏截其後路,準噶爾軍傷亡慘重,噶爾丹仍不願退兵,與清軍硬戰,最終清軍巧計襲擊敵軍後方引得準噶爾軍大亂,乘勢大敗準噶爾軍,但仍讓噶爾丹帶着幾十騎殘兵敗将脫逃。

經過這兩次敗戰,噶爾丹集團土崩瓦解,再不複當日輝煌,康熙帝要噶爾丹投降,但自傲的噶爾丹仍選擇負隅頑抗。

次年,康熙帝第三次親征噶爾丹,欲渡黃河蕩平噶爾丹集團時,聽聞了噶爾丹服毒自殺的消息:當時噶爾丹的根據地伊犁已被侄兒策妄阿拉布坦占領,親信們一聽清軍來到,也紛紛投降,甚至稱要給清軍帶路。

噶爾丹衆叛親離,走投無路,又不甘投降屈服,隻好在絕望中服毒自殺。

一代枭雄噶爾丹:康熙親征三次才徹底打敗他,噶爾丹到底有多強?

噶爾丹野心極大,自視甚高,始終不願屈于清朝之下,他也确實勇猛機智,稱得上一代枭雄。但在挑起戰亂時人數和戰略仍敵不過清軍,其目标又是受沙俄慫恿意圖統治西北分裂中國,遇上的又是康熙這樣的對手,其圖謀自然也成功不了。

文/風羽寒

參考資料:《噶爾丹統治時期的準噶爾與清朝關系研究》,黑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