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方列強國内在進行工業革命變革的時候,清王朝依然還在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随着鴉片戰争的爆發,落後腐朽的清王朝與西方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來維護自己的統治,中國也陷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當中。

國家的孱弱導緻人民的生活狀況越發艱難,甚至一度出現了大範圍的災荒。很多人為了謀生四處流浪,被拐賣到其他國家成為了奴隸。其中還有一位“王爺的女兒”也遭受了這樣的命運,被販賣到當時的美國,悲慘的她甚至被關押在籠中像是動物一樣在表演。
鴉片戰争之後中國人民生存狀況不斷惡化,很多人為了生存隻能沿街乞讨。一些來到中國的洋人見狀便生出了所謂的發财大計,那就是販賣中國人口。歐洲列強早就有了販賣人口的行為,早在工業革命初期歐洲列強為了積累原始資本,展開了殘酷血腥的“三角貿易”。
将非洲地區的大量人口販賣到美洲、歐洲,可以說當時歐洲列強的大部分資本都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一個國家人民的地位是建立在國家綜合實力的基礎上的,一旦這個國家實力弱小,那麼這個國家的人民必然也會在國際上遭受到欺淩。
晚清時期一位叫做梅阿芳的女子就被洋人買走在其他國家進行展覽。事實上這位女子并不是真正的王爺之女,隻是為了增添其身上的價值才被洋人賦予了這樣一個名頭。
當時來自歐洲的卡恩兄弟原本打算在中國購買一些特産,之後帶到歐洲轉手販賣,隻是他們轉了一圈之後卻沒有發現什麼讓他們滿意的産品。不過他們在街上行走的時候注意到許多中國人總是盯着他們看,這是因為當時普通中國人對于外國人見得還是比較少,出于好奇的心态是以一直打量他們。
這樣的行為讓卡恩兄弟心中想到了一個賺錢的法子,既然中國人對于外國人十分好奇,那麼歐洲、美洲人肯定也好奇中國人的樣子。隻要将中國人買回去進行展覽,那麼肯定會有很多人前來觀看,這樣自己光是賣票就可以大賺一筆。
于是他們便四處挑選終于找到了一位名為梅阿芳的女子,但如果單單将這位女子直接帶回去,那麼還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他們便決定對女子進行包裝,将其當做是王爺的女兒,有了這樣特殊身份的加持,那麼一定可以吸引一大批看客。
很快兩人便帶着梅愛芳來到了美國,他們将其關在一個籠子當中,就如同對待動物一般。之後他們進行了廣泛宣傳,特别是針對于梅阿芳的虛拟身份大肆傳播,果然當地很多人紛紛來到會場,想要親眼看看中國的貴族長什麼樣。
兩兄弟依靠展覽所謂的“王爺女兒”賺了一大筆錢,而梅阿芳對于這樣的日子也沒有感到厭惡。原本她隻不過是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子,平時就連飯都難以吃飽。現在雖然失去了自由,但是能衣食無憂也讓她感到比較滿足了。唯一讓她覺得不足的就是自己一個人獨處異地,對于家鄉充滿了思念。
雖然梅阿芳幫助卡恩兄弟賺取了大量錢财,但是時間一長當地人好奇的心态便慢慢歸于平靜。眼見梅阿芳不能再為自己賺取大量的錢财,卡恩兄弟自然不願意再養着她,于是便将其抛棄了。雖然自己在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但是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文化教育,光是語言不通這個問題就讓梅阿芳難以找到謀生的工作。
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她再度來到了不需要什麼技能的馬戲團,依然是負責展覽,就這樣卑微地生活着。在當時那樣一個時代中,有太多的人處于水深火熱當中,她這樣的情況在當時并不罕見。晚清時期美國為了擷取大量廉價勞動力,在中國大肆宣傳自己國内的美好生活,有一大批中國勞動力被販賣到美國成為了最底層的勞工。
總結:弱國無外交,隻有強大的國家在國際上才有話語權,才能保障自己國内公民的安全。梅阿芳為了生存出賣自己的尊嚴固然讓人痛惜,但是那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因為國家的孱弱、人民的困苦才造就了這樣的悲哀,國家的強大不是依靠一兩個人的力量就能達成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為了祖國的繁榮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