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聿明:雖深受蔣介石器重,但30萬大軍慘敗後,終究浪子回頭

杜聿明,是國民黨中為數不多的良将之一,也是為數不多的從國民黨進階将領轉變為一名優秀的共産黨人。可謂是浪子回頭!

杜聿明:雖深受蔣介石器重,但30萬大軍慘敗後,終究浪子回頭

悍将杜聿明

1904年,杜聿明出生于陝西米脂,他從小就聰穎、活潑過人。當同齡人還在玩泥巴的時候,杜聿明就愛好舞槍弄棍,12歲的時候他在表哥的指導下進入到私塾讀書。由于從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杜聿明深知自己所生活的時代有多黑暗,那個時候當局政府腐朽無能,軍閥割據,民不聊生。這一系列黑暗的社會現象讓善于思考的杜聿明萌發了一個想法——革命報國。

行勝于言,杜聿明偶然在一本進步雜志——《新青年》上看到黃埔軍校招生的消息,經過思考後,他堅定的認為能夠進入到黃埔軍校學習,能夠提升自己,同時也能夠讓自己報國、改善社會風氣的想法得到落實。就這樣杜聿明果斷地報考了黃埔軍校。

然而報考黃埔軍校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杜聿明到達黃埔軍校所在地後,完美的錯過了考試時間,後來還是在父親的好友于右任的保舉推薦下參加了補考得以進入黃埔軍校學習。

杜聿明:雖深受蔣介石器重,但30萬大軍慘敗後,終究浪子回頭

黃埔軍校教室

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杜聿明由于從小就愛好舞槍弄棒,是以他對于軍事課程的學習非常的投入與專注,在和衆多同期入學軍校的同學中他的表現可以說是很出彩的。也正因為如此,杜聿明得以脫穎而出,一畢業後就被分到黃埔學生軍教導團擔任見習軍官。

1925年春,在軍校的号令下,讨伐叛變的廣州軍閥陳炯明的戰役打響了,當時的杜聿明是東征軍的一名排長。面對陳炯明的負隅頑抗,杜聿明再一次響應軍校軍校的軍教導團号召和同期的著名将領陳赓大将組織了一支敢死隊,敢死隊的職責就是:作為先頭部隊,進行攻堅攀城作戰,直插叛軍心髒,最終協同外部的戰友們對叛軍形成裡應外合的夾擊。攻城時,不管叛軍的火力有多強大,杜聿明都沒有畏懼而是迎難而上。在腦力和體力的完美結合下,杜聿明率先進入城内,并且打開城門,讓東征軍長驅直入打敗了陳炯明的叛軍,終獲大勝。戰役結束後,杜聿明因為作戰勇猛,而受到時任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的嘉獎,蔣介石也是以對杜聿明更加的關注。

受到蔣介石的關注後,杜聿明就更加平步青雲了。東征北伐戰争勝利後,蔣介石獨攬大權,杜聿明也是以受到器重,他從當年的見習軍官一躍成為少将副師長。但是杜聿明能夠從名不見經傳的見習軍官成為國民黨的師長,肯定是有他過人之處而絕非浪得虛名的。

杜聿明:雖深受蔣介石器重,但30萬大軍慘敗後,終究浪子回頭

杜聿明和蔣介石

1939年11月,這個時候全面抗日戰争已經爆發。日本侵略者的廣島師團在廣西欽州強行登陸,面對日軍的強勢來襲,時任國民黨守軍長官的白崇禧由于對戰略的誤判導緻多地失守,包括首府南甯。南甯失守後,蔣介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南甯是西南的戰略要地,被國民黨譽為“西南國際交通線”。一旦日軍固守後,不僅切斷了西南國際交通線,還直接威脅到重慶。

于是蔣介石嚴令部隊要收複失地。杜聿明這個時候就成了蔣介石的救命稻草,他率領的第五軍是國民黨軍隊中的精英,第五軍配備了大量蘇式裝備,除了正常的重炮、坦克之外,還有摩托話部隊、裝甲車部隊等等。是以蔣介石對杜聿明寄予厚望,并任命他擔任主攻指揮官。杜聿明受到進攻指令後,首先對駐守昆侖關的日軍展開猛烈的炮火攻擊,經過18天的鏖戰,杜聿明的部隊擊斃日軍第12旅團長中村正雄等在内4000餘人,重創号稱“鋼軍”的日軍第5師團,取得昆侖關大捷。杜聿明也因昆侖關戰役一戰成名,成了國軍著名的抗日将領,蔣介石也是以更加器重杜聿明,對他加以重任。

1942年初,由于美英法等反法西斯國家希望中國在遠東戰場上能夠更多的牽制日本兵力,達到消耗其目的。經過商議後,決定由蔣介石(當時的中國區最高長官)出兵緬甸對日作戰。蔣介石經過慎重思考後,決定讓杜聿明去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杜聿明在初入緬甸後,率軍與兵力多于自己幾倍的日軍5個聯隊作戰。但是即使面對跨國與強敵作戰,杜聿明也毫不遜色,他在抗日戰場上罕見的做到了以少勝多的勝利。

杜聿明:雖深受蔣介石器重,但30萬大軍慘敗後,終究浪子回頭

昆侖關大捷

但是勝利是短暫的,當時的緬甸戰場的最高指揮官是英國的史迪威,由于他對緬甸戰場形勢的誤判,在指揮失利後導緻杜聿明的遠征軍一步一步慘敗。杜聿明面對兵敗山倒的慘狀隻得帶着殘餘部隊回國。在曆經千辛萬苦回國後,他當面向蔣介石檢讨自己指揮無能,導緻慘敗。然而蔣介石對于戰場情況自然是了如指掌的,他深知失利的原因不在杜聿明,但是聽到杜聿明的陳述後,他愈發覺得杜聿明是個有擔當有骨氣的軍人,敢于忍辱負重、承擔責任。是以,蔣介石不僅沒有懲罰杜聿明,反而更加器重他,并擢升他為國民黨第五集團軍總司令。蔣介石的這一舉動杜聿明在國民黨軍中的地位再一次被拔高。杜聿明對于蔣介石的賞識也是感激涕零,是以對蔣介石更加忠心耿耿。

杜聿明:雖深受蔣介石器重,但30萬大軍慘敗後,終究浪子回頭

遠征軍

抗日戰争勝利後,蔣介石為了利益,轉而發動内戰。内戰時期的杜聿明因為前期的戰功,再度成為蔣介石心目中重要的領軍人物,先後被任命為東北安保司令長官和徐州剿匪總司令,和人民解放軍抗争,可以見得蔣介石對于杜聿明的器重可見一斑。但是,在解放戰争中的杜聿明卻讓對他器重有加的蔣介石失望了。

1949年1月6日,人民解放軍在淮海戰役中消滅了黃百韬和黃維兩個兵團後,以10個縱隊的兵力分東、北、南三路向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杜聿明按照蔣介石的指令,率領30萬大軍進行堅守作戰。雖然他知道應該撤離,但是無奈蔣介石卻告訴他:撤離就是不敢抵抗,是以必須堅守。就這樣杜聿明率領的30萬大軍在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的強攻下,不久就灰飛煙滅。杜聿明自知兵敗如山倒,便化裝成士兵模樣,企圖逃過搜查和被俘虜的命運,但是卻失敗了。

被俘虜後的杜聿明,雖然是敵軍進階将領,但是由于人民解放軍一貫優待俘虜的原則,自然他也不例外。但是有一點,杜聿明是标新立異的,他與其他被俘的國軍将領截然不同。那就是杜聿明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加上作為職業軍人被俘虜的恥辱,是以在被俘虜的期間,他多次尋求自我了結。但是幸運的是每次都被解放軍醫護人員們從死神手裡搶救回來。但是杜聿明的反常舉動顯然會受到我軍的重視,是以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機要參謀蘇榮就被組織上派來了解他的情況,并對他進行開導。

杜聿明:雖深受蔣介石器重,但30萬大軍慘敗後,終究浪子回頭

被俘虜的杜聿明

杜聿明是個很念舊情的人,當蘇榮得知他是黃埔一期的學員後,就向他詢問陳赓大将的事迹。杜聿明對于陳赓自然不會陌生,他不僅是自己的同學,還一起參加過東征陳炯明的敢死隊。是以對于陳赓,杜聿明還是非常敬佩的。就這樣杜聿明的心扉慢慢被打開,後來他在解放軍的幫助下,進入到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在戰犯管理所中,杜聿明開始改變自己對以往的看法。1959年,國家特赦戰犯,杜聿明因為在接受改造的過程中表現優異,加上良心未泯,是以他被第一批特赦。

特赦後的杜聿明選擇了留在大陸,因為他漸漸的了解了共産黨,了解了新中國,是以他想為自己熱愛的祖國做一些事情。中央在了解到他的想法後,非常贊賞。不久後,杜聿明就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邀請,邀請他去做政協委員。杜聿明受到邀請後,内心久久不能平靜,他萬萬沒有想到新中國的上司人胸懷是如此的寬廣。是以他也更加堅定了為人民服務的想法。杜聿明由于工作出色,先後擔任了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屆常委和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軍事組副組長,晚年的他生活幸福。

杜聿明:雖深受蔣介石器重,但30萬大軍慘敗後,終究浪子回頭

浪子回頭

杜聿明雖然曾經站在了黨和人民的對立面,雖然他曾經深受蔣介石的器重,但是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他最終不僅悔過自新,還為國家和人民服務。是以,我認為杜聿明仍不失為一名有良知的中國人,當然亦不失為一名良将,也不失為一名優秀的共産黨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