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聿明:虽深受蒋介石器重,但30万大军惨败后,终究浪子回头

杜聿明,是国民党中为数不多的良将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从国民党高级将领转变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可谓是浪子回头!

杜聿明:虽深受蒋介石器重,但30万大军惨败后,终究浪子回头

悍将杜聿明

1904年,杜聿明出生于陕西米脂,他从小就聪颖、活泼过人。当同龄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杜聿明就爱好舞枪弄棍,12岁的时候他在表哥的指导下进入到私塾读书。由于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杜聿明深知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多黑暗,那个时候当局政府腐朽无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这一系列黑暗的社会现象让善于思考的杜聿明萌发了一个想法——革命报国。

行胜于言,杜聿明偶然在一本进步杂志——《新青年》上看到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经过思考后,他坚定的认为能够进入到黄埔军校学习,能够提升自己,同时也能够让自己报国、改善社会风气的想法得到落实。就这样杜聿明果断地报考了黄埔军校。

然而报考黄埔军校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杜聿明到达黄埔军校所在地后,完美的错过了考试时间,后来还是在父亲的好友于右任的保举推荐下参加了补考得以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杜聿明:虽深受蒋介石器重,但30万大军惨败后,终究浪子回头

黄埔军校教室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杜聿明由于从小就爱好舞枪弄棒,所以他对于军事课程的学习非常的投入与专注,在和众多同期入学军校的同学中他的表现可以说是很出彩的。也正因为如此,杜聿明得以脱颖而出,一毕业后就被分到黄埔学生军教导团担任见习军官。

1925年春,在军校的号令下,讨伐叛变的广州军阀陈炯明的战役打响了,当时的杜聿明是东征军的一名排长。面对陈炯明的负隅顽抗,杜聿明再一次响应军校军校的军教导团号召和同期的著名将领陈赓大将组织了一支敢死队,敢死队的职责就是:作为先头部队,进行攻坚攀城作战,直插叛军心脏,最终协同外部的战友们对叛军形成里应外合的夹击。攻城时,不管叛军的火力有多强大,杜聿明都没有畏惧而是迎难而上。在脑力和体力的完美结合下,杜聿明率先进入城内,并且打开城门,让东征军长驱直入打败了陈炯明的叛军,终获大胜。战役结束后,杜聿明因为作战勇猛,而受到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嘉奖,蒋介石也因此对杜聿明更加的关注。

受到蒋介石的关注后,杜聿明就更加平步青云了。东征北伐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独揽大权,杜聿明也因此受到器重,他从当年的见习军官一跃成为少将副师长。但是杜聿明能够从名不见经传的见习军官成为国民党的师长,肯定是有他过人之处而绝非浪得虚名的。

杜聿明:虽深受蒋介石器重,但30万大军惨败后,终究浪子回头

杜聿明和蒋介石

1939年11月,这个时候全面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日本侵略者的广岛师团在广西钦州强行登陆,面对日军的强势来袭,时任国民党守军长官的白崇禧由于对战略的误判导致多地失守,包括首府南宁。南宁失守后,蒋介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南宁是西南的战略要地,被国民党誉为“西南国际交通线”。一旦日军固守后,不仅切断了西南国际交通线,还直接威胁到重庆。

于是蒋介石严令部队要收复失地。杜聿明这个时候就成了蒋介石的救命稻草,他率领的第五军是国民党军队中的精英,第五军配备了大量苏式装备,除了常规的重炮、坦克之外,还有摩托话部队、装甲车部队等等。因此蒋介石对杜聿明寄予厚望,并任命他担任主攻指挥官。杜聿明受到进攻命令后,首先对驻守昆仑关的日军展开猛烈的炮火攻击,经过18天的鏖战,杜聿明的部队击毙日军第12旅团长中村正雄等在内4000余人,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5师团,取得昆仑关大捷。杜聿明也因昆仑关战役一战成名,成了国军著名的抗日将领,蒋介石也因此更加器重杜聿明,对他加以重任。

1942年初,由于美英法等反法西斯国家希望中国在远东战场上能够更多的牵制日本兵力,达到消耗其目的。经过商议后,决定由蒋介石(当时的中国区最高长官)出兵缅甸对日作战。蒋介石经过慎重思考后,决定让杜聿明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杜聿明在初入缅甸后,率军与兵力多于自己几倍的日军5个联队作战。但是即使面对跨国与强敌作战,杜聿明也毫不逊色,他在抗日战场上罕见的做到了以少胜多的胜利。

杜聿明:虽深受蒋介石器重,但30万大军惨败后,终究浪子回头

昆仑关大捷

但是胜利是短暂的,当时的缅甸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是英国的史迪威,由于他对缅甸战场形势的误判,在指挥失利后导致杜聿明的远征军一步一步惨败。杜聿明面对兵败山倒的惨状只得带着残余部队回国。在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他当面向蒋介石检讨自己指挥无能,导致惨败。然而蒋介石对于战场情况自然是了如指掌的,他深知失利的原因不在杜聿明,但是听到杜聿明的陈述后,他愈发觉得杜聿明是个有担当有骨气的军人,敢于忍辱负重、承担责任。因此,蒋介石不仅没有惩罚杜聿明,反而更加器重他,并擢升他为国民党第五集团军总司令。蒋介石的这一举动杜聿明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再一次被拔高。杜聿明对于蒋介石的赏识也是感激涕零,因此对蒋介石更加忠心耿耿。

杜聿明:虽深受蒋介石器重,但30万大军惨败后,终究浪子回头

远征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利益,转而发动内战。内战时期的杜聿明因为前期的战功,再度成为蒋介石心目中重要的领军人物,先后被任命为东北安保司令长官和徐州剿匪总司令,和人民解放军抗争,可以见得蒋介石对于杜聿明的器重可见一斑。但是,在解放战争中的杜聿明却让对他器重有加的蒋介石失望了。

1949年1月6日,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消灭了黄百韬和黄维两个兵团后,以10个纵队的兵力分东、北、南三路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杜聿明按照蒋介石的命令,率领30万大军进行坚守作战。虽然他知道应该撤离,但是无奈蒋介石却告诉他:撤离就是不敢抵抗,因此必须坚守。就这样杜聿明率领的30万大军在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强攻下,不久就灰飞烟灭。杜聿明自知兵败如山倒,便化装成士兵模样,企图逃过搜查和被俘虏的命运,但是却失败了。

被俘虏后的杜聿明,虽然是敌军高级将领,但是由于人民解放军一贯优待俘虏的原则,自然他也不例外。但是有一点,杜聿明是标新立异的,他与其他被俘的国军将领截然不同。那就是杜聿明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加上作为职业军人被俘虏的耻辱,因此在被俘虏的期间,他多次寻求自我了结。但是幸运的是每次都被解放军医护人员们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但是杜聿明的反常举动显然会受到我军的重视,因此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机要参谋苏荣就被组织上派来了解他的情况,并对他进行开导。

杜聿明:虽深受蒋介石器重,但30万大军惨败后,终究浪子回头

被俘虏的杜聿明

杜聿明是个很念旧情的人,当苏荣得知他是黄埔一期的学员后,就向他询问陈赓大将的事迹。杜聿明对于陈赓自然不会陌生,他不仅是自己的同学,还一起参加过东征陈炯明的敢死队。因此对于陈赓,杜聿明还是非常敬佩的。就这样杜聿明的心扉慢慢被打开,后来他在解放军的帮助下,进入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在战犯管理所中,杜聿明开始改变自己对以往的看法。1959年,国家特赦战犯,杜聿明因为在接受改造的过程中表现优异,加上良心未泯,因此他被第一批特赦。

特赦后的杜聿明选择了留在大陆,因为他渐渐的了解了共产党,了解了新中国,因此他想为自己热爱的祖国做一些事情。中央在了解到他的想法后,非常赞赏。不久后,杜聿明就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邀请,邀请他去做政协委员。杜聿明受到邀请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万万没有想到新中国的领导人胸怀是如此的宽广。因此他也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想法。杜聿明由于工作出色,先后担任了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晚年的他生活幸福。

杜聿明:虽深受蒋介石器重,但30万大军惨败后,终究浪子回头

浪子回头

杜聿明虽然曾经站在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虽然他曾经深受蒋介石的器重,但是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他最终不仅悔过自新,还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因此,我认为杜聿明仍不失为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当然亦不失为一名良将,也不失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