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中正劍”為何物?看到“中正”二字,不少人都會認為這把劍代表着佩劍人忠心正直的品格。其實不然,這把劍是以我們熟知的蔣委員長的名字命名的,而獲得這把劍,則說明此人與蔣介石有着密切的關系。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1887年出生,于1908年時赴日留學。

在日本留學期間,蔣介石深受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影響,并且對日本劍道産生濃厚的興趣,這也就為後來“中正劍”的誕生埋下種子。

其實在二戰前後,刀劍等冷兵器早已不是主流兵器,至多是在特殊情況下的備用武器,但随着刀劍數量的減少,許多軍官開始将刀劍作為自身軍人身份的象征,這一點在二戰時的日本軍人和德國軍人身上十分明顯。

為激軍官,寶劍初現

蔣介石早年在日留學,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他自然十分認同軍人佩劍的做法。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1918年,蔣介石響應革命号召,回到廣州擔任粵軍作戰部主任。軍閥叛變時,蔣介石親自保護孫中山長達四十多天。

自此,蔣介石深受孫中山信任,并順勢當上黃埔軍校校長。

從那時起,蔣介石就成了我們口中熟知的“校長”。黃埔軍校吸引無數甘願為中國革命獻出生命的青年入學,

第一批學生的畢業典禮上,作為校長的蔣中正将刻有自己名字的短劍贈予他們。這便是第一批“中正劍”的由來。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對于蔣介石而言,此時授予畢業生刻有自己名字的劍并非是為籠絡人心,更多的仍是希望在北上革命前鼓舞士氣凝聚人心。不過,第一批“中正劍”是否是在此時出現,

史學界仍存在争議,畢竟當時的畢業照片中并沒有中正劍的身影。

如果說“中正劍”最早在黃埔軍校出現的說法存在争議,那麼下面這次出現可以說是闆上釘釘的事實。

1933年七月至九月,國軍在廬山地區連續舉行三期的軍官訓練。

訓練将要結束時,蔣介石在駐地搭建一個轅門,并為此手書“軍人魂”三字以振士氣。之後團長陳誠向每一位完成訓練畢業的學生頒發一把代表“軍人魂”的短劍。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在短劍劍柄上刻有“蔣中正贈”四個大字,團長陳誠向大家解釋,頒發這把短劍是希望畢業生能夠效忠黨國牢記使命。這也被認為是後來“中正劍”的起源之一。同時,

由于這一批短劍與軍人魂密切聯系,是以,“中正劍”也有

“軍人魂”的别稱。

“限量”到“爛大街”—多種多樣的中正劍

廬山訓練結束後,蔣介石便好像愛上了頒發“中正劍”。一來,頒發“中正劍”可以表達對軍人的認可,提升士氣;二來,蔣介石可以借助這一儀式籠絡人心,強化自己的獨裁統治。是以,

向軍校、警校師生和訓練團成員頒發“中正劍”便成為蔣介石的傳統。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到這裡,“中正劍”已經從最初的幾十幾百把變成幾千甚至上萬把。

就算如此,“中正劍”在當時也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和值得炫耀的藏品。

可這“中正劍”也跟如今的限量版球鞋一樣,出現各種各樣的“假冒僞劣産品”。

要想解釋“中正劍”被仿造一事,就不得不從中國的時局入手。1928年,張學良在東北易幟,雖然蔣介石達成所謂的“統一”,但各地軍閥仍蠢蠢欲動。

他們在看到蔣介石頒發“中正劍”後便紛紛效仿,也向部下頒發刻有自己名字的短劍或者其他的佩戴物。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比如說,

湖南割據勢力何鍵打造大批刻有“鐵血”二字的戒指,并将其連同刻有自己名字的短劍一同贈予下屬;山西地頭蛇閻錫山向下屬贈予名為“公道”的短劍,也是以山西有“學會五台話,就把洋刀挂”的諺語。

正如前文所說,“中正劍”也和現如今的球鞋一樣,或許其他軍閥所做的仿制品不足以對它構成威脅,但之後從内部出現的“莆田系中正劍”确實讓它的價值大為縮水。

在說明此事之前,我們還有必要了解一下當時“中正劍”的數量規模。以第一次有明确記載的廬山軍官訓練團為例,

在此次訓練後,蔣介石臨時決定頒發“中正劍”,如果按照人手一把的标準,那麼至少頒發7904把。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以上隻是“中正劍”第一次頒發的數量,倘若算上之後的軍官訓練團和軍校、警校師生,每次“中正劍”的頒發都不下兩萬把。

再加上後來抗戰時期增發的“中正劍”,保守估計“中正劍”最終數量不會少于五十萬。

當然,仿冒“中正劍”的泛濫并不僅是因為“中正劍”本身數量龐大。

1936年,國民政府頒布正式的《陸軍服制條例》,條例規定國軍軍官必須佩戴短劍。随着條例的推行,短劍幾乎是國軍軍官人手一把的裝飾品。

許多人為争面子把手中的短劍說成是“中正劍”。這種魚目混珠的行為無疑讓“中正劍”大為掉價。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雖然國軍頒發的短劍越來越多,但是有一種方法可以很好地區分真假“中正劍”。由于《陸軍服制條例》有着明确的規定,是以陸軍配發的普通短劍劍柄上會刻有三朵梅花,

這種劍被統稱為“梅花劍”,後來“梅花劍”也成為“中正劍”的别稱之一。

關于“中正劍”,筆者還想為大家補充幾個方面。首先,受制于戰亂的時代背景和極度落後的工業體系,

“中正劍”并沒有一個标準的樣式。更多的時候,每一次頒發的“中正劍”都和上次的有所不同。

此外,不同級别的軍官佩戴的“中正劍”也是不同樣式的。比如有些地方上的實力派以及蔣介石的嫡系,像這樣級别的人物所佩戴的“中正劍”無論是做工還是設計都算得上上乘,數量自然也很少。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除給自己的部隊頒發“中正劍”,蔣介石也會為了籠絡人心而向地方軍閥和實力派贈送“中正劍”,例如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都曾收到過蔣介石贈予的“中正劍”。

當然,作為畢業贈品的“中正劍”,也會根據畢業生的水準而頒發不同的樣式。如今在古玩市場上比較值錢的“中正劍”,往往都是出自曾經的“高教班”畢業生之手。

講完“中正劍”的樣式,筆者還要為大家澄清一個關于“中正劍”的謠言。前文曾提到“中正劍”有許許多多的外号,如“梅花劍”、“軍人魂”等,

其實“中正劍”也被人們稱為“自殺劍”、“成仁劍”,這又是為什麼呢?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單單看到“自殺劍”、“成仁劍”這樣的名字,很容易就能想到日本軍人切腹自盡等軍人自殺的場面,難道蔣介石贈予軍官“中正劍”是希望軍人“不成功便成仁”嗎?

雖然蔣介石早年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但單憑其個人意志無法為國軍樹立起“不成功便成仁”、“為黨國獻身”之類的思想。

頒發“中正劍”最初的本意隻不過是激勵軍隊士氣,加快對紅軍的圍剿。那“自殺劍”、“成仁劍”的說法又出自何處呢?

1935年8月,國軍四十一師中将師長張振漢在湘鄂圍剿紅軍時,反被賀龍率軍俘虜。此事不久之後傳到蔣介石那,得知消息的蔣委員長在第一時間惱怒地斥責道:

“被俘虜和投降是軍人最大的恥辱,我給他的中正劍呢?不知道不成功便成仁的道理嗎?!”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蔣介石原本隻是說句氣話,不過身邊人卻都信以為真,謠言随之傳播,最後大家都以為總裁之是以頒發“中正劍”是要求大家“不成功便成仁”,這便是“成仁劍”說法最早的出處。

後來到抗日戰争時期,西安黃埔軍校分校的學生在畢業後所收到的“中正劍”上都加刻“成功、成仁”的字樣

,并且長度也增加到一米半,也正因如此,“中正劍”才正式有了“自殺劍”、“成仁劍”的外号。

但無論這外号的來源是怎樣,“中正劍”要被用來自殺的說法早已被史學界定性為謠言。根據當時的記載以及後來儲存下來的正品“中正劍”來看,

絕大多數的“中正劍”并不開刃。再加上它的長度,“中正劍”幾乎是很難用來抹脖子的。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不過在正史的記載之中,“中正劍”确實與戰場上殺身成仁的将領有過關聯。解放戰争中,王耀武曾經受困于濟南地區,支援部隊遲遲不能趕到,隻有老部下劉炳坤率領的七個連趕來支援,還是一群連武器都沒有配備的“窮兵”。

劉炳坤為報答王耀武的知遇之恩,主動請纓前去支援戰事吃緊的地區,

王耀武十分欣賞劉炳坤的做法,把自己的“中正劍”交給劉炳坤,以示對他的重視。

在前線陣地上,劉炳坤通過電話說:

“如果陣地失守,請把我陣亡的消息告訴我的妻兒。”

王耀武回答說:

“你能有這種精神很好!有這樣的精神,陣地一定可以守住!我會馬上把你這種無畏的精神報給蔣委員長,提拔你為少将旅長!”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劉炳坤防守的地域主要是城區内的幾座大樓。他本人駐守在當時的郵電大樓内,這座水泥鋼筋建造的大樓能夠抵擋大炮的炮彈,劉炳坤自認為非常安全。

但沒過多久,華野攻城部隊突破防線進入大樓,在樓梯和各個房間開始進行攻擊。國民黨守軍利用一切物品,準備做最後的負隅頑抗。不過在解放軍猛烈的攻勢下,劉炳坤殘部瞬間潰敗。

在幾乎淪為廢墟的指揮部内,遍地都是無名的屍體。

屋内隻剩下一個人未倒下,此人正是劉炳坤:他腹部和頭部皆已受傷,胸口插着一柄短劍,上面刻着“蔣中正贈”四個大字。

最後時刻,劉炳坤用那把“中正”佩劍自殺了。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除了劉炳坤之外,國民黨還有部分将領如張靈甫黃百韬等在最後時刻殺身成仁,隻不過這些将領都沒有選擇“中正劍”作為終結自己生命的武器。

由此可見,“自殺劍”的說法是空穴來風,“成仁劍”也隻是空有噱頭。

蔣中正和中正劍—相似的命運軌迹

回到中正劍本身,從有明确記載的1933年算起,到蔣介石去世的1975年,這四十二年正是“中正劍”在曆史上活躍的時間,也是蔣介石在曆史上活躍的時間。

“中正劍”的興衰似乎也對應着蔣介石個人命運的起伏。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國民革命期間,蔣介石出任黃埔軍校校長。借助黃埔軍校這一平台,蔣介石逐漸成為國民黨内的實權人物,擁有所謂的“嫡系部隊”。

也正是這一時期,“中正劍”出現,恰好對應着蔣介石的崛起。

後來蔣介石在廬山大規模地分發“中正劍”,借此拉攏人心,加快對革命根據地的圍剿。

此時“中正劍”的分發也恰好與蔣介石叛變革命成為反動派相呼應。

抗戰結束,“中正劍”的數量仍在不斷增加,但佩戴這“成仁劍”的人卻并沒有多少人成仁,反倒是不斷就地起義,連蔣介石欽定的“佩劍将軍”張克俠也選擇倒戈。這也剛好與蔣介石在解放戰争中不斷敗退,最終被迫退守台灣的命運相符合。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1949年12月,蔣介石敗走台灣。在大陸實行十幾年獨裁的他不甘失敗。一方面,他再次在台灣當選“總統”,進行白色恐怖的統治;另一方面,

蔣介石與日美交好,簽訂“日台合約”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時刻準備反攻大陸。“中正劍”在此時再度出現。

國民黨撤退至台灣後,蔣介石進一步加強個人獨裁,在選拔近身侍衛時,要求極為嚴格,并且在訓練結束時為他們裝備“中正劍”。

中正劍:被蔣介石當作籠絡人心的手段,後期為何“爛大街”了?

蔣介石希望可以再次建立起效忠自己的軍隊,進而反攻大陸。這次的“中正劍”就是他“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最好證明。當然,這也是“中正劍”最後一次在曆史舞台上出現。

如今我們隻能在博物館中看到少數所謂的“中正劍”,絕大多數“中正劍”已經和蔣介石的反動統治一樣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