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文|百年人物轉

編輯|百年人物轉

1949年随着我國内戰結束,國民黨戰敗退回台灣,從此斷絕兩岸來往。

不少人因為這件事被迫與大陸的親人失去聯系。

直至1987年,台灣當局放寬政策,

重新開通還想兩岸互相探親的政策,

而隐居台灣38年的71歲抗戰功臣,終于期盼到了自己還鄉的心願,

鄉裡鄉親也是敲鑼打鼓迎接着英雄的歸來,

這就是我軍潛伏台灣42年的紅色特工——“謝漢光”。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謝漢光,廣東豐順縣人,

1919年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中,當時正好趕上五四運動的爆發,

民族意識的崛起,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從小在這種社會風氣熏陶下長大的謝漢光,早已将馬克思主義牢牢刻在心中。

欣慰的是謝漢光的家人也深受當代知識,

非常注重對兒子教育的培養傾盡所有;

從小好學的謝漢光也從未讓父母失望,學習成績也是十分優秀,

并且長大之後成功考上了廣西大學農學院,

之後因為在校期間表現突出,被學校配置設定到了一所農業試驗場工作。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面對如此之多的新奇事物,讓謝漢光在之後工作中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他從一個小小的員工逐漸變成了一名技術人員,

再到後來的黔貴鐵路柳州農場主任,

并在此期間,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因為柳州地理結構複雜,國民黨無法滲透此地,

是以這裡就成了革命資訊交流的根據地之一。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此地結識了一名老鄉,

因為兩人的志同道合,很快變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在1942之後,認識多年的老友陳仲豪看着兩人如此的互相坦誠,

決定将自己隐藏多年的革命身份告訴給謝漢光,

他覺得彼此信任的兩人是無需隐瞞的。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陳仲豪本以為謝漢光聽到自己的身份後會大吃一驚,

沒想打聽到此消息的謝漢光卻表現得十分平靜,

這不由讓陳仲豪大驚失色。

其實謝漢光在與陳仲豪相處這麼長時間裡,早已察覺到他平時那些細微的動作,

大概可以猜到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了,并且自己非常支援他。

而且,謝漢光早已被陳仲豪的革命思想理念所侵染,

表示希望能夠加入革命中,為國家出一份力。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于是在陳仲豪的推薦下,謝漢光成為了我軍地下情報中的一員,

表面是一個普通的農場主任,私底下為我軍不斷地做着貢獻,

依靠着農場主任的身份,不斷向我軍傷員提供醫療幫助,

革命情報的傳遞,為流離失所的百姓提供救助,

也是因為這樣一個身份,從來沒有引起過他人的懷疑。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經過謝漢光和陳仲豪兩人的配合,他們所在的農場工作被他們做得越來越大,

當時日軍開展了對華的全面進攻,此時我國的領土已被日軍占領大半,

正所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他将自己的農場變成了我軍在柳州最大的臨時聯絡站。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1944年,在我軍奮勇抗戰之下,日軍不敵,

連連敗退,此時的日軍已是強弩之末。

日軍高層決定養精蓄銳,準備用三個月的時間再次發力,

一舉擊退我軍勢力,拿下全中國。

戰争一觸即發,我軍用自己的身軀抵擋住了敵方的炮火,

而日軍的野心遠不止于此,

他們還妄想侵占更多地區,在我軍陷入苦戰之際,

國民黨和其他軍閥組織卻對我方置之不理,在這樣的攻勢下,

我軍戰場失利,桂林也淪落在日軍手中。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謝漢光跟随着大部隊也踏上了去往四川的道路上。

家鄉的丢失,人民的苦難,解人民與水火之中的革命信念在謝漢光的心中愈發強烈,

于是謝漢光通過昔日好友的幫助,成功加入到了我黨之中,

因為之前為國家做出的優秀貢獻,他被安排在了情報局之中,

主要負責港粵兩地的情況傳遞。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初來報道的謝漢光,也是十分懵懂的,生怕自己有所披露,

每天都在加班加點地鑽研和學習,

他的這種表現引起了情報所裡一個姑娘的注意,

看着如此認真工作的謝漢光,她的内心開始萌生情愫,

加上時長會工作在一起,兩人的感情逐漸深厚起來,

讓謝漢光怎麼都沒想到的是,因為這次機緣,他能遇到此生摯愛的人。

不過由于當時戰場複雜多變,局勢十分不穩定,

為了黨和人民,他們也将兒女情長抛之腦後,

兩人的婚禮也是簡單舉行,草草了事,便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結婚沒幾天,因為我軍在台根據地情報組織急缺人手,

再加上謝漢光認真的工作态度,被上級緊急派遣到了台灣根據地,

組織一再強調此行勢必風險萬分,自己要多加小心。

也為了自己妻子的安全,他決定隻身一人前往台灣,

自己的妻子留地待命。

于是在新婚的第九天之後,謝漢光獨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台灣的革命道路之上,

臨走前,看着雙眼婆娑的妻子,

千言萬語都表達不出他對妻子的愧疚,

一句“等我回來”卻又勝過千言萬語。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為了窺探更多情報,謝漢光此時的專業能力卻發揮出了作用,

他被安排在當地的林業試驗所内工作,面對如此負荷的工作,

一個人的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

于是組織決定派遣一名可靠的隊員前去接應和支援謝漢光,

這個人就是張柏哲。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主要負責指揮和配置設定謝漢光的工作重點,起到上司作用,

期間兩人也是開展了多次秘密活動,進行革命精神的傳播和教導,

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組織,并加入進來,

再加上後期昔日好友的到來,讓謝漢光的工作如魚得水,

他們通過擔任教師,承辦報社來不斷傳播革命思想,壯大革命隊伍。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不過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經過渡江戰役的結束,國民黨向南撤離,

當時的謝漢光等人未能和大陸做到及時的資訊傳遞,依舊在大陸宣傳着革命思想。

很快,這件事就傳到了蔣介石的耳中,

蔣介石看着報紙上刊登的消息勃然衆怒,召開了緊急會議。

而此時謝漢光一行人依舊未能察覺出事情發展的嚴重性,

依舊做着日常工作,但不幸的是他們卻被一一抓獲。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同伴被抓的消息被謝漢光察覺,在敵人趕來之際,

将大批的隊友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等謝漢光再次傳回之時,

他們的印刷廠已經被國民黨部隊所占領,一衆同伴被抓,

在敵人殘酷的手段之下,我軍根據地被暴露,

張柏哲一行人也落入了敵軍手中。

可想而知,當時落入敵軍手中會遭受怎樣殘酷的折磨,

可張柏哲甯死不屈,最終失去耐心的敵軍當衆殘忍殺害了他。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這種殺雞儆猴的方法,讓一些内心不堅定的人的心理防線被摧毀,

導緻我方許多重要機密被洩露,連累一衆友軍。

此時的謝漢光也成為了敵軍重要抓捕的對象之一,

他的逮捕令也被張貼在大小街巷之上,為了躲避敵軍的抓捕,

他從台東一路逃亡到了台中,

可是由于長期奔波再加上食物的匮乏,

在逃到深山之中暈了過去,再次醒來之時,已經被當地的村民救回家中。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看着醒來的謝漢光,村長聞訊而來,

得知謝漢光的遭遇之後,深感同情,

因為戰争給人民帶來的不幸,他們深有感受,

在謝漢光修養的這段時間裡,他在村中教授了人們不少知識,

幫助了不少村民,在村子裡的人緣也非常的好,

于是村長決定幫助謝漢光,這讓謝漢光非常的出乎預料,便表示萬分感謝。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首先擺在他們面前的困難就是身份問題,

此時的謝漢光身份依然暴露,再次回到根據地,那也隻有死路一條,

于是村長想出一個辦法,因為當時村子裡剛好有一個名叫葉依奎的人失蹤了,

他可以用上他的身份,繼續在村子裡生活。

聽到這一消息,謝漢光向村長深深鞠了一躬,

從此他一改姓名,不問世事,

用着葉依奎的身份在村子中過起了生活。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期間有不少國民黨軍來此地搜查,好在村裡人的配合才多次幫幾近暴露的謝漢光化險為夷,

由于最後解放戰争的勝利,國民黨徹底撤回台灣,

封鎖台灣各個港口,阻斷了謝漢光返鄉的道路,

于是在村中過上了普通的生活,這一過就是38年。

直到1987年,不少被困台灣的大陸人民不斷進行抗議遊行,

台政府不得已決定在1988年再次開通海峽兩岸探親的政策。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而此時的謝漢光已經71歲了,用着葉依奎的身份也已經生活了将近40年,

自己之前的身份資訊早已丢失不見,聽到政府再次開通兩岸探親政策之後,

他帶上葉依奎的身份證明向政府提起申請,希望可以返鄉探親,

很快得到準許,再出發之際,他收拾好自己的東西,

心内就沒有再回來的打算,從此踏上了返鄉的道路之上。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改革的開放,時代的變遷。

以前的家鄉早已不在,此時的家鄉依然是全新的面孔。

謝漢光憑借着年輕時的記憶在家鄉尋找着自己家的門牌号,

幾經輾轉,中路來到了家門前,

此時的他内心無比的忐忑,他不知該如何面對家裡的人,

是不安還是猜疑,是失望還是驚喜。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此時的羅漢光百感交集,隻見門前兩三幼童正在玩耍,

他推開了他們,一名白發蒼蒼的婦人正坐在院中,

他們四目相對,呆站在原地,

不久之後卻紛紛落下眼淚,擁抱在一起。

不用猜疑,這位夫人真是謝漢光的妻子,

而妻子也是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丈夫,

門前的幼童正是自己的孫子。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原來在他前往台灣前,妻子已經懷上了孩子,

并且獨自一人将孩子拉扯大,

這麼多年她一直堅信自己的丈夫還活着,

始終牢記着丈夫領走前的那句話“等着他”,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40年。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不過好在她的努力沒有白費,自己的丈夫終于回來了,

他們又能在一起生活了,

不少鄰居和昔日戰友得知之後,紛紛前來拜訪慰問,

敲鑼打鼓歡迎他的回歸,這件事情也被政府得知,

經過謝漢光将自己經曆叙述一遍之後,非常感謝他為黨做出的貢獻與犧牲。

不過,他用葉依奎的身份太久了,自己的身份資訊早已消失,

他希望能用回自己真是的姓名資訊,

國家也是積極配合,重新錄制他的身份資訊,

讓他變回了真正的自己,并成功加入到了黨籍。

1988年,台籍71歲老兵隐居38年後回鄉探親,政府得知敲鼓相迎

就在回鄉幾年之後,謝漢光老先生因病離開了我們。

因為革命先輩在背後默默付出,才有我們如今平安幸福的生活,

讓我們牢記曆史,不忘初心,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奮勇前行

注:圖檔來源網絡,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