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岌岌可危的大清殘局,曾李各自領軍一度挽狂瀾于既倒

115年前,即清光緒二十七年九月廿七日(1901年11月7日),心力交瘁的一代重臣李鴻章溘然長逝。那一天,距他強撐風燭殘年的病軀與列強代表簽訂中國人視為奇恥大辱的《辛醜條約》,僅僅過去了兩個月。

不久,尚在海外流亡的梁啟超為李鴻章作傳,稱李鴻章一生得以發迹,實拜曾國藩所賜,其政治地位的陡然上升,則與同治九年天津教案相關。曾氏将“一生立身行己耐勞任怨堅忍不拔之精神,與其治軍馭将推誠布公團結士氣之方略”,悉數傳授于李鴻章,而天津教案“是為李鴻章當外交衡要之濫觞”。面對岌岌可危的大清殘局,曾李各自領軍的湘淮兩系前後相繼,一度挽狂瀾于既倒。那麼,這對有師生名分的能臣,是如何在一場發生于通商口岸的教案中,完成軍政權力的代際交替的呢?

面對岌岌可危的大清殘局,曾李各自領軍一度挽狂瀾于既倒

曾、李之間的淵源,可謂甚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李鴻章首度參加會試落第,拜于年長一輪的曾氏門下,“以詩文受知于曾夫子”,他父親李文安與曾國藩乃同年進士。兩年後,李鴻章高中二甲第十三名進士,入翰林院教習。同榜諸人中,有後來位列軍機大臣的張之萬、沈桂芬,李宗羲、何璟、馬新贻、沈葆桢、郭嵩焘等亦做到地方督撫一級的高官,說是“黃金一代”,也不算誇張了。

面對岌岌可危的大清殘局,曾李各自領軍一度挽狂瀾于既倒

在京師繼續求學的數年間,李鴻章與老師曾國藩“朝夕過從,講求義理經世之學”,正因欣賞有加,曾氏将他與郭嵩焘、陳鼐、帥遠燡并譽為“丁未四君子”(他們同為農曆丁未年即1847年中進士),認定其“才可大用”。不過,李鴻章的性情志趣,到底與老師不同。他晚年時曾經感歎:我老師道德功業,固不待言,即文章學問,亦自卓絕一世;然讀書寫字,至老不倦。我卻愧一分傳授不得,自悔盛年不學,全恃一股虛矯之氣,任意胡弄,其實沒有根底。現在真實學問,已用功不進,隻好看看《通鑒》,稍知古人成敗之迹,與自己生平行事,互相印證,藉以鏡其得失,亦尚覺有點意趣。

面對岌岌可危的大清殘局,曾李各自領軍一度挽狂瀾于既倒

曾國藩有句為人熟知的評語:“李少荃拚命做官,俞蔭甫拚命著書”。少荃是李鴻章的号,俞蔭甫即俞樾,乃晚清著名學者,現代詩人兼紅學家俞平伯的曾祖父。雙方的畢生理念和個人追求相差頗遠,此為這對師生間微妙關系之第一層。李鴻章考中進士時年僅24歲,倘處承平時代,隻要經數十載官場摸爬滾打,至少能做到一省督撫或一部尚書。但亂世之中,不容他再走尋常路。不久,太平軍興,老家安徽很快成了遍地“長毛”的重災區。鹹豐三年(1853年),李鴻章投筆從戎,追随侍郎呂賢基(安徽旌德人)傳回原籍辦理團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