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剛說:“如果你是一個特别自律的人,每天面對各種限制,有各種固定流程,你每時每刻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你反而獲得了一種自主的感覺。”
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近乎苛刻的自律。這樣的人,将來反而會有更多的自由。而對自己要求松松垮垮,這樣的人,反而會受到來自生活的制約。

01
頭懸梁錐刺股。能夠做到這點的人,都能成為傑出的人物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想吃苦,還想得到上等地位,那就是天方夜譚。任何事業都不是憑空而來的。
東漢時期的孫敬,年輕的時候讀書非常刻苦,為了不讓自己因為困倦睡着,就将自己的頭發綁起來用一根繩子栓到房梁上,對自己夠狠,而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的戰國時期的蘇秦,對自己更狠,在夜半讀書時,如果感覺困倦,就用錐子紮自己的大腿,錐子紮到大腿,刺痛讓他立刻精神起來。
這兩個人在之後的日子裡都成為當時的傑出人物。
02
成功是逼出來的
曾國藩說:“成功是熬出來的,本事是逼出來的。”
曾國藩是舉世聞名的聖人,他對自己的自律近乎于苛刻。
他每日寫日記,反思自己的不良行為。
有一次他到朋友那裡拜訪,由于朋友的小妾太漂亮,他忍不住多看幾眼,回來後,也在日記裡嚴厲地自責了自己。
他每日必須讀書,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依然在閱讀。
曾國藩并非天資聰穎的人,做事都是用笨方法一點一點向前推進。
少年讀書時,由于成績不佳,就逼迫自己通宵達旦閱讀,最後終于考取了功名。
據說,有一次,一位竊賊藏在他書房的房梁上,等待他讀完書回去睡覺,然後行竊,但一篇短文曾國藩反複閱讀一整夜,還是沒有背誦下來。
竊賊忍無可忍,跳下房梁,指着曾國藩鼻子大罵:“我聽了一整夜我都記熟了,你個笨腦袋還讀什麼書?”
說完,竊賊揚長而去,隻留下少年曾國藩沒有反應過來,怔怔地站在那裡。
但曾國藩雖然不太聰明,卻成為一代名臣,而聰明的竊賊卻一事無成。
可見,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竊賊雖然聰明,卻不肯下功夫,隻能投機取巧去當竊賊。
03
每個成功人背後都有一肚子苦水。
村上春樹寫小說成名之前,曾經經商開了一家小店,由于不善經營,陷于窮困潦倒的境地。
冬天甚者沒有錢買煤取暖。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開始寫小說。
每天工作完成後,他回到家裡坐在廚房裡寫作,寒冷時常懂得他手足無措。
但他依然逼迫自己,不斷地堅持着,不斷地寫下去。
就這樣,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他終于一舉成名。
世事無常,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艱難困苦。但人的選擇會讓人有不一樣的結果。不認輸的人,敢于逼迫自己與命運抗争到底的人,一定會渡過難關。迎來轉機的機會。
一位作家說:“每個人的生命曆程裡,都有幾口吃不下的隔夜飯,必須得咽下去。”
人生中,誰還沒有苦難的時候。黎明前的黑暗最難熬。越是最難熬的時候,越不能消沉。
逼迫自己,對自己狠一點,恰恰是對自己最好的愛護。
在自然界裡,生存的法則是适者生存。生物的潛能是無限的。
在捕獵與被捕獵的過程中,每一種動物都必須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速度都是逼迫出來的。慢一慢,就成為他人的食物,慢一慢就會被餓死。
逼自己一把,就有柳暗花明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