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面对岌岌可危的大清残局,曾李各自领军一度挽狂澜于既倒

115年前,即清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廿七日(1901年11月7日),心力交瘁的一代重臣李鸿章溘然长逝。那一天,距他强撑风烛残年的病躯与列强代表签订中国人视为奇耻大辱的《辛丑条约》,仅仅过去了两个月。

不久,尚在海外流亡的梁启超为李鸿章作传,称李鸿章一生得以发迹,实拜曾国藩所赐,其政治地位的陡然上升,则与同治九年天津教案相关。曾氏将“一生立身行己耐劳任怨坚忍不拔之精神,与其治军驭将推诚布公团结士气之方略”,悉数传授于李鸿章,而天津教案“是为李鸿章当外交衡要之滥觞”。面对岌岌可危的大清残局,曾李各自领军的湘淮两系前后相继,一度挽狂澜于既倒。那么,这对有师生名分的能臣,是如何在一场发生于通商口岸的教案中,完成军政权力的代际交替的呢?

面对岌岌可危的大清残局,曾李各自领军一度挽狂澜于既倒

曾、李之间的渊源,可谓甚早。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李鸿章首度参加会试落第,拜于年长一轮的曾氏门下,“以诗文受知于曾夫子”,他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乃同年进士。两年后,李鸿章高中二甲第十三名进士,入翰林院教习。同榜诸人中,有后来位列军机大臣的张之万、沈桂芬,李宗羲、何璟、马新贻、沈葆桢、郭嵩焘等亦做到地方督抚一级的高官,说是“黄金一代”,也不算夸张了。

面对岌岌可危的大清残局,曾李各自领军一度挽狂澜于既倒

在京师继续求学的数年间,李鸿章与老师曾国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经世之学”,正因欣赏有加,曾氏将他与郭嵩焘、陈鼐、帅远燡并誉为“丁未四君子”(他们同为农历丁未年即1847年中进士),认定其“才可大用”。不过,李鸿章的性情志趣,到底与老师不同。他晚年时曾经感叹:我老师道德功业,固不待言,即文章学问,亦自卓绝一世;然读书写字,至老不倦。我却愧一分传授不得,自悔盛年不学,全恃一股虚矫之气,任意胡弄,其实没有根底。现在真实学问,已用功不进,只好看看《通鉴》,稍知古人成败之迹,与自己生平行事,互相印证,藉以镜其得失,亦尚觉有点意趣。

面对岌岌可危的大清残局,曾李各自领军一度挽狂澜于既倒

曾国藩有句为人熟知的评语:“李少荃拚命做官,俞荫甫拚命著书”。少荃是李鸿章的号,俞荫甫即俞樾,乃晚清著名学者,现代诗人兼红学家俞平伯的曾祖父。双方的毕生理念和个人追求相差颇远,此为这对师生间微妙关系之第一层。李鸿章考中进士时年仅24岁,倘处承平时代,只要经数十载官场摸爬滚打,至少能做到一省督抚或一部尚书。但乱世之中,不容他再走寻常路。不久,太平军兴,老家安徽很快成了遍地“长毛”的重灾区。咸丰三年(1853年),李鸿章投笔从戎,追随侍郎吕贤基(安徽旌德人)返回原籍办理团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