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1月13日,一則山東省首例人工心髒植入患者在青島順利出院的消息很快登上了熱搜,而就在前幾天美國首位移植豬心的57歲男子被媒體曝出“3天内無任何異常反應”!那麼問題來了,患者植入豬心或者使用人工心髒,究竟哪個效果更佳?哪種途徑更有前途?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人工心髒并不會完全替代患者自身的心髒,确切地說它是一套心髒輔助系統。人工心髒由體内和體外兩部分組成,體内部分主要包括人工血管和血液泵,通過血液泵把患者心室的血液吸出來,再經主動脈流向人體各處實作血液循環。血液泵置于心髒下方,重約0.4公斤。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體外部分則是一個外形似盒子的控制器,重約6斤,可放在背包裡攜帶行走。一條導線從肚臍旁穿過把人工心髒泵和控制器連接配接起來,并配備了多塊可拆卸電池為心髒泵提高動力。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美國57歲男子算是全球首例正常患者移植豬心成功的,因為就在2020年一個豬心曾移植到一位腦死亡女性體内。和移植人體心髒不同,豬心屬于“異種移植”,需要解決兩個棘手難題:一個是豬和人之間的免疫排斥;二是豬心可能攜帶引起人體疾病的細菌、毒素。這也是多年來持續無法推進“異種器官移植”的原因,直至最近幾年基因工程興起才有進展。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是以從技術難度上來講,豬心移植遠比人工心髒大得多,要知道早在上世紀40年代人工心髒就由美國醫生約翰-吉本研發出來了,随後又被梅奧醫學中心的醫生改良,誕生了著名的“梅奧人工心肺機”。随後人工心髒不斷改進,體積變得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齊全,目前國際上已經有人使用人工心髒達了11年之久。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相比之下,豬心移植尚處于起步階段,美國處于領先階段。不過,我國在器官移植方面也排在第一梯隊。舉個例子,此次美國男子的豬心一共修改了10個基因,分别是3個引起人體排斥的基因,一個促使豬心過快生長的基因,6個讓人體更容易接受豬心的基因,而這些工作背後有中國四川妹子楊璐菡的身影。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原來楊璐菡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就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導師是大名鼎鼎的丘奇。丘奇不簡單,他是生物學領域的權威,同時也是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兩所高校的教授。

2014年楊璐菡帶領10人的研究小豬利用CRISPR-Cas 9敲掉了豬體内的緻病基因,CRISPR-Cas 9是一種基因剪切技術。又在2017年培育出了世界第一個可植入人體的無毒”豬1.0。楊璐菡為豬心移植人體掃清了障礙,是以當年就有業内人士預測實作“人體植入豬心”不會超過5年。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憑借這一成果,楊璐菡2014年被《福布斯》評為年度“科學及醫療領域30位30歲以下俊傑”。現在楊璐菡已經回國成了科研中心,并将“無毒”豬發展到了3.0。

再說實用性。2001年《新英格蘭》發表了一篇調查文章,指出将患有心髒疾病的人随機分成兩組,一組服用藥物,一組使用人工心髒。一段時間後發現,藥物治療在生存率、療效及可控性上都不如人工心髒。人工心髒的前景無疑是巨大的。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移植豬心對患者究竟起到怎樣的療效,還需要進一步觀察,過程中可能要進一步調整。不過,一旦成功,患者不需要搭載額外的儀器,生活更便捷。此外,豬心隻是“異種器官移植”一個小應用,技術成熟後有可能延伸出更多用途,比如視網膜移植,肝髒移植,腎髒移植等都有嘗試機會。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成本也是阻礙某項技術能否大規模推廣的因素之一。安裝一個人工費大約30-50萬,由于人工心髒和人體存在免疫排斥,是以每年需要用藥物維持,大概每年要花費10萬元。客觀地講,這個費用在我國還是比較高的,目前主要是經濟條件尚可的患者使用。不過,随着技術發展,費用将會持續降低。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美國患者移植豬心究竟花費了多少錢,媒體并沒有報道,但無疑是個天文數字。有專家表示,技術成熟後每隔幾個月就能産下一個經基因改造的豬心,屆時價格将大幅下降。但專家又表示,豬心價格恐怕還會在較長時間維持高位,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誰能赢?人工心髒PK豬心!我國都要,四川妹子敲掉豬的緻病基因

人工心髒、豬心髒究竟哪個好?從現階段來看,人工心髒具有可行性,但從未來前景來看,更換“豬心”更有未來。我國人口衆多,收入也有較大差異,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兩條路線都需要走,而不是壓住其中的一條。

原創:博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