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中和荊州,哪一個才是蜀漢政權的“命門”?

對于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而言,一共有兩場戰争決定蜀漢的國運,兩場戰争便是漢中之戰以及夷陵之戰,兩場戰争發生的地點便是漢中和荊州,恰好也是決定蜀漢命運之地,因為根據諸葛亮《隆中對》的計劃,劉備集團占據荊益二州,才能夠有逐鹿中原的可能,而漢中和荊州便是兩處重要的戰略要地,那麼對于蜀漢政權而言,漢中和荊州誰才是蜀漢的“命門”呢?

漢中和荊州,哪一個才是蜀漢政權的“命門”?

簡單說無論丢失漢中還是荊州,對于蜀漢政權而言,都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但是兩者的意義還是不同的,

可以說荊州決定了蜀漢的上限,而漢中決定了蜀漢的下限。

為何會這麼說呢?

其實這恰好反映出兩者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翻開地圖我們能夠看到,荊州位于長江中遊地區,大緻就是現在兩湖地區,在三國時期,荊州地區基本上沒有受到戰争的影響,而且這裡物産豐富,無論是從地理還是物資上講,都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好地方,自古以來襄陽都是一處戰略要地,因為從襄陽北上便可以直接威脅到中原地區,這也是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差一點讓曹操遷都的原因。

漢中和荊州,哪一個才是蜀漢政權的“命門”?

而從諸葛亮的《隆中對》也能夠看出,他為劉備規劃的戰略也是占據荊益二州,如果北伐的話,就可以從荊州和益州兩個方向出兵北上,這樣才可能擁有逐鹿中原的可能,但是荊州和益州之間交通不便,多是山地阻隔,是以曆史上蜀地在戰亂年代經常能夠割據,對于劉備政權而言,兩地很難建立有效的溝通和支援,這也是關羽兵敗劉備沒能立刻給予援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荊州的戰略位置重要,是以後面劉備才會不顧群臣發動發動夷陵之戰,因為劉備明白,丢掉荊州的話,那麼他的一統中原的宏偉藍圖,也就直接腰斬了,蜀漢也就基本上占據蜀地自保而已,後面即便是諸葛亮一個勁地北伐,卻也改變不了蜀漢的國情。

漢中和荊州,哪一個才是蜀漢政權的“命門”?

而漢中屬于蜀漢政權的北大門,他的北面是秦嶺山脈,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一旦漢中被地方占領,蜀地等于是“國門洞開”,正因為如此,劉備在得知曹操消滅張魯,占領漢中之後,果斷跟孫權打成議和條件,然後幾乎投入全部身家打赢漢中之戰,要知道劉備可是将張飛趙雲黃忠法正這些人全部帶去了,這些顯示出漢中對于蜀漢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有了漢中,才保證了蜀漢政權維持了四十多年的統治。

漢中和荊州,哪一個才是蜀漢政權的“命門”?

可以說漢中決定下限,代表了蜀漢政權的偏安一隅,荊州代表上限便是逐鹿中原,正是因為丢掉荊州,蜀漢隻能退守蜀地而已,而丢掉了漢中,劉禅直接投降,蜀漢便亡國了。

其實從另一個方向上講,漢中地區利于防守,而荊州地區利于進攻,諸葛亮五次北伐出祁山,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也就說明了漢中不利于進攻的事實,而荊州是進攻的前沿陣地,如果蜀漢政權沒有丢失荊州的話,一方面北伐便可以兩路進攻,即便曹魏政權防守的話,也不敢輕易放棄一個方向,諸葛亮再出漢中的話,也就不會面臨曹魏的重點防守了,如果東吳再加入進入,确實很有可能實作諸葛亮當初興複漢室的設想了。

漢中和荊州,哪一個才是蜀漢政權的“命門”?

其次荊州北面便是曹魏政權的核心區域,無論是洛陽還是許昌,距離荊州都很近,這也是直接威脅曹魏最有效的方法,使得曹魏不得不安排重兵防守,如果北伐運輸糧草的話,也要遠比從漢中要容易得多,這樣也就不會出現後面諸葛亮北伐時期,經常出現糧草不濟的問題了,是以雖然漢中和荊州對于蜀漢都很重要,但是荊州失去,頂多代表蜀漢失去一統天下的希望,而漢中丢失卻代表亡國,因為越過漢中便是蜀地,兵鋒可以直抵成都城下,鄧艾滅蜀不就是這樣的方式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