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屬于一個集體,我絕不能成為拖累 | 大腦的欺騙遊戲 第十二篇
這是桔梗在“談判思維”的第586篇推文。
全文共1939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1 引言
理查德-紐曼,是英國劍橋青少年犯罪教育工作小組的一名教員。
他每天都要和一群問題少年打交道。
這一天,他帶領勞教所的十五個孩子乘坐大巴去動物園郊遊。
孩子們很少外出,今天的活動讓他們很興奮。
這些孩子之是以被稱為“問題少年”,自然都不是省油的燈。
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是不肯系安全帶;
理查德對這個孩子說,
蓋文,快系好安全帶!
蓋文就好像沒聽到一樣。
理查德讓司機把大巴車停到路旁,對蓋文說,
來,蓋文,你跟我下車,我跟你聊聊。
蓋文并沒有露出任何膽怯,毫不在意地跟着他下了大巴。
理查德剛要繼續教育他,就聽到蓋文對他說,
幹嘛?要打我嗎?來吧,打啊!
這讓理查德感到氣不打一處來,但他當然不會采用體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理查德想了想,然後隻悄悄地對蓋文說了一句話,這個孩子就乖乖地回去系好了安全帶。
他到底說了什麼?
2 從屬的威力
我們依然在“大腦的欺騙遊戲”這個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維方式啟發自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研究。
有一些職業和“欺騙大腦”有關。
比如,職業老千、魔術師、催眠。
你沒看錯,這些技術都圍繞着如何利用大腦有限的注意力資源,誤導并使其超負荷,進而達到欺騙的目的。
在這個系列裡,讓我們從“談判思維”的角度,來看看類似職業老千在“說服”對方的手法裡,隐藏着怎樣的秘密。
簡而言之,三個技術:
超負、短路、從屬。
所謂“從屬”,就是“從衆”的意思。
人,隻要不是生活在孤島上,就永遠是一種“社會動物”。
“社會動物”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群體性,也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一旦從屬于某個“群體”标簽,就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判斷。
會有多嚴重?
它甚至會欺騙你的大腦。
回到文首的故事裡,理查德到底說了一句什麼樣的話,能讓這個桀骜不馴的孩子馬上服從呢?
那是一句借用了“從屬”技術的措辭。
理查德對蓋文說,
蓋文,我不會打你的。
但我要告訴你,隻要你不系好安全帶,我們就不走。
理查德手指了指大巴車,繼續說,
你看看其他十四個同學都在等着,就因為你,每耽擱一分鐘,他們今天就在動物園少玩了一分鐘。
蓋文下意識地向大巴看去,同學們都眼巴巴地望向自己;
在猶豫了五秒鐘之後,蓋文回身走上大巴,系好了安全帶。
讓我們來仔細想想,理查德的“從屬”技術究竟是怎麼用的?
最有威力的話是這句,“就因為你,每耽擱一分鐘,他們今天就在動物園少玩了一分鐘”。
蓋文是這一個班十五個學生之一,他“從屬”于這個“群體”;
而如果就是因為他一個人,讓整個群體的愉悅度遭到打擊,“從屬”就會發揮它既有的力量;
或者用大白話來說,
蓋文很害怕大家會把“在動物園玩得不盡心”這件事,最終怪在自己身上。
(要知道,這十五人的“班級”,并不是普通的中學班級,而是各種問題少年組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孩子組成的群體對個體的影響力更大)
一旦“從屬”發揮了作用,蓋文内心迅速完成了改變決策的過程;
要知道,在這之前,理查德無論是用哄騙還是脅迫都無濟于事。
3 弗格森的信封
隻要懂得大腦的弱點,高明的人就會利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受到影響的人,其實很多時候根本意識不到這樣的影響正在發生;
就像上面故事裡的蓋文。
讓我再用一個故事結束這個系列,這個故事裡,依然是“從屬”技術的高明應用。
亞曆克斯-弗格森,外号“老佛爺”,1986年至2013年擔任著名球隊“曼聯”主教練。
隻要是球迷,相信沒有不知道這個老頭子的。
不少媒體和球迷認為弗格森是足球史上最偉大的教練之一。
他執掌曼聯二十六年多,是曼聯史上任期最長的主教練;
然而回到1993年的時候,弗格森并沒有這麼風光;
93年4月,曼聯主場2比1擊敗了謝周三,迎來了弗格森執教以來的第一個聯賽冠軍。
然而接下來隊員的表現開始松懈,弗格森很擔心接下來的曼聯可能會走下坡路了;
為了讓曼聯這支球隊更上一層樓,弗格森想了一個辦法。
在後來的一次采訪中,弗格森回憶道,
我跟所有隊員說:“從今年開始,我會寫下三個名字,放進一個信封。”
“我預計,這三個人将是下個賽季拖曼聯後腿的人!”
然後,我看到所有隊員互相凝視,然後搖頭大聲回答:“肯定不是我!”
從那以後,每年賽季開始,我都會跟隊員這麼說。
當然,你懂得,我根本沒寫什麼信封,但隊員們可不知道,他們都把這個“信封”放在了心裡。
這看似幼稚的做法,在接下來的十六年裡,讓弗格森率領球隊一共拿到38項獎杯,包括13次英超冠軍、2次歐冠聯賽;
1999年,弗格森麾下曼聯橫掃英超、足協杯和歐冠,達成三冠王。
一隻球隊的成功,是集體的力量;
然而,每一個成員都“從屬”于集體,也受到集體強大的影響;
弗格森的“信封”,如同理查德的那句話,在每個球員心中留下一個印記,
我不能是拖後腿的那個人。
當你從屬于它,它會改變你的行為。
4 小結
我們的大腦是如此的強大,又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個體從屬于群體,這就是大腦的欺騙遊戲。
這裡是“談判思維”!
“大腦的欺騙遊戲 第十二篇” 待續
--- 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