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包拯的後人如今何在?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生隻做一件事

在絕對的利益面前,誰能做到永遠保持本心?在踏入官場時,誰能秉持絕對的正義?在面對有權有勢的人威脅時,誰又能做到剛正不阿?

縱觀曆史,有多少人都做不到這三件事,但宋朝的包拯卻可以。不僅如此,他的後輩也依然代代相傳着他的家訓,沒有辜負先祖。如今,這條家訓已經傳了30多代人,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第35代人,也跟他的行事風格一樣,“忠于自己,忠于内心”。

那麼,包拯留下的家訓到底是什麼,這位後人又是怎樣傳承的呢?

包拯的後人如今何在?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生隻做一件事

一、一生清白,一條家訓傳至今

包拯作為曆史上著名的清官,在民間的口碑也是極好,是以包拯的後人一直受到了世人極大的關注,千年來不曾間斷。不過大家或許不知,當年包拯差點絕後。

公元1054年,包拯唯一的兒子在結婚後的第二年因病去世,沒多久孫子也夭折于家中。無奈之下,延續香火的重擔又落在了已經55歲的包拯身上。

可是時間一晃就過了4年多,妻子董氏的肚子一直也沒動靜。此時别說包拯,就是董氏也是心急如焚,多次勸說包拯納妾。可包拯礙于夫妻情深,一直都沒同意。最終經董氏幾次勸說,包拯才勉強答應納董氏的陪嫁丫鬟為妾。

還好,董氏的陪嫁丫鬟比較争氣,在包拯59歲時懷上了胎兒,雖然中間出現了些許波折,但好在有驚無險,最終生下了一個兒子。

包拯老來得子,那種喜悅之情真是難以言表。為慶賀自己延續了香火,他便給兒子取名為包綖。可以說,如今所有的包拯後代,都是包綖一脈。

包拯的後人如今何在?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生隻做一件事

生下兒子之後的第5年,包拯就與世長辭,留下了一家老少。然而,包拯死前,還不忘留下家訓:後代子孫做官時若A錢,就不許回本家;死了以後,也不許葬在包家的祖墳中。

由于包拯生前為官清廉、敢于直谏,得罪了不少大臣,這些人看到此時包家無人做主,就打起了壞主意,向皇帝誣告包拯,說他為官時多有不軌之舉。

皇帝聽聞後非常氣憤,但礙于包拯在民間的威望極高,便派人暗中調查此事。

結果幾番暗查下來,并沒有發現包拯在為官時有任何的不妥。為此,皇帝将誣告之人發配充軍,并且還專門重修包氏祠堂,以表彰其功績。

與此同時,包拯的家訓也一直流傳了下來,如今他的第35代傳人包先良,就謹遵着祖上的家訓。

包拯的後人如今何在?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生隻做一件事

二、一念不改,一生隻做一件事

随着時間的發展,如今包拯的子孫後代們已經遍布世界各地,而包先良隻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個。他生活在浙江順泰的一個村中,同時這也是包氏祠堂的所在地。

曾經的包氏祠堂,經曆了千年的風吹雨打,已經變得破敗不堪。但由于村裡的生活條件太差,大多數族人沒工夫管這些,他們毅然選擇了外出打工賺錢。

包先良跟他們不一樣,他覺得這是自己祖先的祠堂,是包氏家族延續的見證,如果任由這樣衰敗下去,那就是愧對祖先、抹滅傳承。是以,他想使祠堂重新恢複完整和美觀,這就需要用材料去修複。可是,要怎麼修複呢?

衆所周知,近年來旅遊業發展很快,于是,就有不少人勸說包先良,讓他将包氏祠堂變成旅遊景點,這樣,既解決了他作為一個農民的經濟問題,又可以重新修繕包氏祠堂,“跟上時代的步伐”。

包拯的後人如今何在?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生隻做一件事

然而,包先良聽完後一口回絕,他認為,如果将其變成盈利項目,這有違先人的祖訓,是要被除出宗廟的。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用自己的積蓄來修繕祠堂。

可修祠堂看似簡單,實際比修一間屋子要難太多,因為修一間屋子隻要能住就行,美觀是次要的;但修繕祠堂不一樣,必須要盡可能恢複原來的面貌,起碼不能差太多。況且,包先良作為一個農民根本就沒有太多的時間,隻能選擇在農閑的時候進行修繕。

不過,雖然積蓄并不多,但包先良卻非常的吃苦耐勞。如祠堂少木頭的時候,他就自己一個人到山上去砍,然後再把這些木頭背回來。同時,他的手工技術也不錯,可以基本恢複祠堂本來的面貌。

就這樣,靠着自己的辛苦勞動和省吃儉用,包先良堅持了很多年,最終才得以将祠堂修複得煥然一新。

包拯的後人如今何在?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生隻做一件事

祠堂大變樣後,包先良的事迹也随之在網際網路上傳播,吸引了不少前來拜訪的遊客。每當有遊客來這裡遊玩的時候,包先良就會向遊客講起自己祖先的故事,對此他感到非常光榮。

而當人們詢問他為何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修繕祠堂時,他笑着回答大家,說包氏祠堂是包家的根,也是祖先的精神象征,更是曆史的見證。作為包拯的後代,他雖然沒有什麼大學事,但起碼要守住自己的根。

是啊,在各種誘惑紛繁複雜的當下,包先良卻仍能夠守住自己的根。這一份理想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我們也應該銘記自己的曆史,讓曆史中的光芒被更多的人看到。

參考資料:《宋史》《包拯傳》

#包拯#、#後代#、#35代#

作者:王博賢

責編:王博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