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最近無錫濱湖區的一則通告讓無錫的古建築愛好者定了心:無錫的晚香堂保住了。

晚香堂,這個地名對年輕人來說已經有點陌生了。

但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這裡。

當年一名秀才朱氏廣辦鄉學,受益者衆,其中一名學生感其恩德,便将自家半個山場的林木砍下送給老師,希望建一座可供更多族人讀書的場所,晚香堂由此誕生。

晚香堂原楊墅園村,長廣溪和雪浪山在這附近,周邊的江南大學、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産業園都是後來建設的。

現在的楊墅園村已經沒了,居民的房子大多拆了,隻留下了晚香堂。百年銀杏,楠木梁柱,一切都在訴說着曆史和家族的滄桑。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而隔着一條清晏路,晚香堂的對面就是氣派的無錫影都“華萊塢”。

晚香堂的事情讨論了有一段時間了。

早在今年年初,雪浪街道闆橋社群部分老舊房屋拆遷,那時候就有網友提出,希望有關部門留住“晚香堂”,因為它是無錫為數不多的清代初期的老房子。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考慮到老百姓的訴求,當時濱湖區也給出了回應:将盡快界定該曆史建築的保護範圍,确定保護方式。

最近,事情有了明确進展:“晚香堂”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實行原地保護。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有行業人士告訴我們,晚香堂原本并不在國家、省市文保機關之列,而對這類特殊建築的保護雖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執行起來比較難,能認定不可移動文物,實行原地保護,是比較合适的處理方式。

也有專家向我們透露,“晚香堂”的留存産生不了多少經濟效益,它最大的價值其實就是對古建築的研究。

因為像“晚香堂”這樣建于清初的建築較為少見,它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距今300多年曆史。

無錫為什麼這麼重視文物的保護?

PART 1|壹

其實無錫對文物保護的重視可以往前再看二十年。

2005年12月,無錫終于将“姗姗來遲”的江蘇省級曆史文化名城稱号攬入懷中。兩年後,無錫又再次通過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的評定。

當時整個江蘇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無錫能在增經濟的同時做好曆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不容易的。

當時江蘇絕大多數城市都在進行舊城改造,“拆舊改新”,拆的很多都是曆史建築。

九十年代的時候,絕大多數市民住的都是老房子,很多都是民國時期、清朝時期建設的,但當時的人們都對樓房有好感,普遍覺得住上樓房是幸福的——幹淨、安靜,下雨不要再拿臉盆接水了。

是以當時很多城市都在進行改造,再加上城市發展一手“做增量”,一手還要“抓存量”,當時許多曆史文化建築都被拆了。

但是無錫那個時候并沒有這樣做——小巷,古宅,古井,古樹……在錫城它們仍是展現城市魅力的标志。

回顧曆史,在文物保護方面,無錫一刻都沒有松懈過。

1988年,國務院公布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當時全國一共批了258處,無錫隻占了一席,是寄暢園。

而在新公布的第八批國保和省保名單中,無錫新增了蕩口華氏老義莊、江陰蠶種場、宜興徐氏宗祠等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0處省級文物保護機關,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而随着《無錫市文物保護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實施,近幾年可以說無錫文物保護進入到了曆史最好時期:市級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擴大到8500萬元,帶動各級投入文物修繕經費近4億元。

4億元的投入是讓無錫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看到了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2019年5月,龍光塔作為惠山古鎮二期修複的龍頭項目全新亮相,短短兩個月後,小婁巷正式開街;

小婁巷位于無錫市中心,是四大曆史文化街區之一,被稱為無錫城區現存曆史最久、面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巷弄之一。是以修繕工作也尤為艱巨,這一修就修了十年——2009年,無錫以整體保護、修舊如故為原則,正式啟動了小婁巷保護修複工程;

還有南禅寺的妙光塔,屬于“市保”。2019年12月,妙光塔修繕完畢,八角七層樓閣式的寶塔風采再現,成為南禅寺景區内的一道風景線;

在惠山古鎮内,實施近40處文物建築修繕……

8500萬元的專項資金,4億元的修繕經費,這些投入所帶來的成效是時時刻刻看得見的:三年來,無錫接連完成了國保、省保機關等150多項修繕工程,全市文保機關、文迹控保機關完好率達八成以上。

PART 2|貳

說起無錫的文物保護,政府的支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無錫有“人”。

中日甲午戰争失敗之時,一批“有志青年”意識到,發展實業才是關鍵,無錫榮氏兄弟就是在這樣的思想之下成為了無錫的“面粉大王”和“棉紗大王”。

他們在無錫做了不少慈善。上面說到的妙光塔最早的一次修繕工作是榮氏兄弟做的。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南禅寺妙光塔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間,到了清鹹豐、光緒年間遭火災,僅剩無頂荒塔。1926年,榮宗敬、榮德生曾捐資5000銀元助修妙光塔,當時将塔檐、平台及護欄改建為了鋼筋混凝土結構。

到了1947年,榮德生又積極捐款50萬元,對無錫城内古迹東林書院進行修繕。

1947年,無錫城内同時交織着兩組“慈善序曲”。

“照明大王”丁熊照在那一年從香港回到家鄉惠山洛社建設了華圻私立國小,據記載,當年建校的木材都是從福建運來的,都是丁家親自種植。

如今,華圻國小是無錫地區目前唯一儲存下來的民國時期學校舊址,已經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機關。

丁熊照之子丁午壽也延續了父親這份對家鄉的深情,2001年,他出資400萬元興建了新的華圻國小,接過了父親投資興學的事業。時至今日,每隔一年半載丁午壽都會回到洛社華圻,每次還總要在華圻國小舊址、建立的華圻國小、丁熊照故居幾個固定的地方留影。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丁午壽(圖中)在華圻國小與大家合影

從二十一世紀開始往前看六十年,有榮氏兄弟、丁氏家族這樣心系家鄉的慈善家,再往後看十年,一心想為城市的文物保護作出貢獻的現代企業家也不在少數。

改革開放初期,無錫惠山誕生了一家企業——藍力機床廠,創辦人叫胡傑。如今公司已經做得風生水起,在他企業家的身份之外,他也被稱為從商海走來的“文化義工”。

據說胡傑祖上還是北宋著名理學家胡瑗,可能也是從小積累的“文化因子”使他對有價值的鄉土文化有着别樣的感情。

在無錫運河畔,就有這麼一座村莊,人稱“天上村前”,現在也有人叫它“寶藏村”。

叫它“寶藏村”是有原因的:50多畝的小村落,裡面藏着99處明清建築遺迹,還有百年鐘樓、百年積谷倉、胡氏蒙學堂等21處文保機關,被譽為“鄉村建築露天博物館”。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村前村内的百年積谷倉

顔值佳、底蘊厚、雞犬相聞,書香遍地。六百年間,它就如世外桃源一般,吸引了無數遊人。

胡傑是土生土長的村前人,對家鄉有感情,随着城市化、大拆遷的推進,村前村極有可能要面臨整村拆毀的命運。這時候,胡傑帶頭發起成立了胡雨人研究會,并多次在“兩會”上提出“文化濕地——胡雨人故居及村前古村相關文化遺存保護”的提案。

在胡傑的努力下,政府包括媒體都注意到了這個古村落,村前村一批有價值的曆史文化遺存列入了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名錄,改變了原來的拆遷道路。

2013年,胡傑個人出資近1000萬元修複的積谷倉、蒙學堂、陰雨操場、胡雨人墓等文物點正式建成開放——昔日的殘壁斷垣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古色古香的青磚木棟、粉牆黛瓦。

如今,這個村子也迎來“新生”。

去年,“天上村前”入選《江蘇省“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也是無錫市大運河文化帶“十四五”時期重點項目之一,預計到今年底,村前古村将再次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PART 3|叁

在我們看來,無錫曆史文化的底子是很厚實的。

從07年無錫首次獲得國家級曆史名城這件事上就能看出來。

當時城市發展、經濟發展已經走入快車道,在這種情況下,肯定也有很多文保建築是被拆掉的,但當無錫開始意識到,“城市文化”是城市經濟發展中的那張“差異牌”之後,無錫開始加強對于文物保護的重視。

而經過“拆舊”之後的無錫依然是個“文化寶庫”:

東林書院、榮氏梅園、南禅寺妙光塔、江陰黃山炮台舊址、宜興瀛園、忍草庵、龍光塔、張聞天舊居、茂新面粉廠舊址、泰伯廟、蠡園及漁莊……上百餘處古建築别列為文保機關。

有古建築愛好者和我們說,他認為“文物保護”隻是第一步,“文化延續”不應該隻是将文物鎖在庫房裡面嚴看死守,最好的應該是讓文物“活起來”,讓它們以一定的展現形式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中。

其實在我們國家“十四五”文物保護規劃中,專門就有一個章節是“如何讓文物活起來”,有六個方面的内容,摘取其中比較重要的兩點:

一、加強文物建築的開放利用,推動文博機關成為特色旅遊目的地;

二、鼓勵社會多方參與,廣開管道、跨界融合,加大文化創意産品的開發。

對照這個規劃條例,無錫的表現可圈可點。

比如無錫人都知道的東林書院。

2002年,東林書院經全面修複後對外開放——這座明清學子争相踏訪的書院再次重制盛貌,成為現代無錫城的文化地标。

作為江蘇省十佳全民閱讀推廣基地,每年東林書院都會組織文化宣傳活動,吸引國學專家和愛好者前來參加。

原來書院一處相對封閉的廳堂“東林庵”現在已經打造成了無錫市圖書館東林書院分館,并且結合東林書院的特點打造了“東林雅集”。現在,“東林雅集”已經成為了錫城的文化品牌活動,每年東林書院遊客量也在逐年攀升。

一些老無錫人肯定知道西漳蠶種場,它始建于1926年,是無錫最大的蠶種場,也是蘇南地區最後一個蠶種場。

2008年,西漳蠶種場舊址被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工業遺産,2019年,它被确認為省級文保機關。

列為文保機關後,西漳蠶種場繼續完成它的使命——無錫地區瀕臨絕迹的養蠶技藝的傳承有了一個好的平台。

2021年,西漳蠶種場内40畝的種植田又開始重制采桑養蠶、抽絲結繭的熟悉場景,一群熱愛農耕文化、蠶桑文化的文化志願者在這裡,重操養蠶行當。

現在,蠶桑養殖體驗區和西漳蠶桑博物館一起構成了一道弘揚蠶桑文化的風景線,不定期與周邊學校聯合組織各類蠶桑文化公益科普活動。

PART 4|肆

2018-2021年,無錫文保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也預示着無錫新一輪文保行動的開始。

今年,無錫市文廣旅遊局已經研究制定了《無錫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計劃提出預計到2024年底,将累計打造100個以上活化利用典範。

在江蘇省江陰市的司馬街,有一座明清風格、古色古香的老房子,粉牆黛瓦,磚刻門樓。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這是清末至民國時期著名中醫臨床家曹穎甫先生的故居——江陰市中醫史陳列館。

如今這裡已經變身成為了曹穎甫醫館,10餘位中醫專家都曾來這裡為市民提供看診服務,這裡已經成為錫城中醫惠民重要視窗。

這一樣闆就是計劃裡提出的,活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具體将會如何打造?

相關上司告訴我們,在這些宅院中,或開辦文化禮堂打造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平台,或發展地域特色産業,适應現代生活要求:

★對于知名度高的重點文物保護機關,以成立綜合性、專題性的博物館或紀念館的形式對外開放。

★文物和文物古迹等載體,吸引并組織遊客遊覽,突出景區功能。

★一些文保機關結合主題展覽、曆史事件及名人紀念活動成為教育基地。

★可以打造兼具文化、藝術、時尚的設計事務所、研究所、工作室等創意産業辦公場地,文保級别較低或集中成片的傳統村落、曆史建築和工業遺産,可适當發展休閑與服務産業。

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特色的建築,未來“活化利用”的模式也将突出闆塊個性:

比如宜興的邵氏宗祠修繕及蘇南太滆抗日根據地紀念館等,将打造具有“曆史文化體驗感”的場館;

市文旅集團的張文貞公祠,将物質文化和非遺有機結合;

梁溪區的祝大椿故居等5處,建設具有運河水鄉街巷傳統風貌和獨特曆史文化特點的複合性活化利用典範……

看完這些“活化利用”的具體舉措,也讓我們想到了一個地方:無錫馬山。

這裡有一座名為“梅梁小隐”的故居,在四十年前就被列為了無錫市文物保護機關。

在這個城市當文物,是一種幸福

南宋時期住在這裡的人叫許叔微,被列為“宋代傷寒研究八大家”之一。

這位對濱湖中醫藥産業及文化旅遊産業有着重要價值的“進士名醫”,顯然,價值和意義都還未被更好地挖掘出來。

結合此次行動計劃裡提出的“發展地域特色産業,适應現代生活要求”,有沒有可能通過發揮許叔微故居的影響力,來助力整個濱湖區的中醫藥産業呢?

生命醫藥、綠色康養是馬山的一大招牌,借“活化利用”的契機,一方面是提升名醫許叔微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擴大馬山當地的醫療影響力,成為輻射周邊城市的一張中醫名片。

當然這隻是一個小建議。

看得出來,從2018年開始的三年行動計劃,到今年提出的“百宅百院”,無錫在文物保護方面下了大功夫。

在2018年,淮安市文物局獲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稱号。今年,新一輪的評選開啟,可以看出無錫市文物局是想沖一下先進集體的。

但我們也想說,不管無錫今年有沒有獲得先進集體,這幾年無錫在文物保護上做得工作是實實在在的,這是值得肯定的。

在這裡,院落、馬頭牆、坡屋面、連廊、老廠房與新型體驗場所、文化空間建構成了新的景象:打扮入時的街拍潮人,穿着漢服閑逛的遊客,還有坐着曬太陽的老人,大家共處同一畫面,新老共生,又十分和諧。

(本文圖檔均來自網絡)

參考材料:

1.《無錫運河邊的小小村落,憑什麼被稱作“天上村前”》,中國大運河

2.《江南慈善人家:“千橋之德”榮德生》,360個人圖書館

3.《活起來!火起來!“百宅百院”将會更有看頭!》,澎湃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