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後的江南秘境”守護人 松陽老手藝人返鄉救老屋

“最後的江南秘境”,“活着的清明上河圖”……深藏在浙江麗水深山裡的松陽古縣城,被旅遊者賦予太多美好的形容。四處分布的古村落,斑駁的老屋,古舊的街道,傳統的習俗,時間仿佛停滞,遊人在曆史中穿行。

然而,這“活着的清明上河圖”,一度也面臨成片古舊民居成危房的尴尬境地,而一旦這些老屋成為廢墟,再美的人文風景也就沒了人氣與靈氣。幾年前開始的松陽老屋拯救行動,讓老村落活了過來,更關鍵的是,老手藝人紛紛返鄉,給這些村子留下了一支穿梭在古建築間的工匠隊伍。隻要有這支隊伍,至少今後十幾年,“最後的江南秘境”不愁沒人守護。

“最後的江南秘境”守護人 松陽老手藝人返鄉救老屋

松陽手藝人修老屋現場。受訪者供圖

“大木匠”六年救了160座老房子

“修古建築比建新房子更難,裡邊有太多隐藏結構。”今年26歲的葉彥傑,從部隊退役後便接過了父親葉常賢的手藝,雖然已經從事這行五年多,但葉彥傑遇到問題還會時不時請教 “師父”。面對枯燥的學藝,葉彥傑說自己是個倔脾氣,“隻要能把修古建築這件事做好了,别的啥也難不住我。”

古建築修繕工藝有嚴格的要求,在沒有設計圖紙的情況下,要修舊如舊,最大程度還原古建本身。在葉彥傑并不算長的修繕經驗中,他修過的古建築隐藏結構多、建築工藝複雜多樣、建築用材還各有不同。

父親葉常賢今年57歲,16歲時拜師學藝,有數十年古建築修繕經驗,僅從2016年至今就修了當地160多座古建老屋,是德高望重的“大木匠”。大木匠不同于現代裝修中的木工,由于松陽當地的建築多為木結構,大木匠是早先當地人建房子離不開的真正老師傅,一個大木匠的手藝決定着整個建築的好壞。

在葉彥傑的記憶中,父親幹這一行早年并不是很吃香。在自己還沒出生之前,父親就不得不改行另謀出路,直到2008年,才重新撿起了這門手藝,做起了包括老屋在内的各種古建築的修繕工作。

“最後的江南秘境”守護人 松陽老手藝人返鄉救老屋

松陽修繕老屋現場。受訪者供圖

最初學手藝的日子,葉彥傑對父親的各種老木工活兒其實不以為然,他甚至覺得,“用鐵釘固定一下就行了。”可是,這個想法遭到了父親的嚴厲批評,“這你就不懂了,修文物是不能用鐵釘的。”因為觀念上的差異,父子倆少不了經常争論,但也正是這種争論,讓葉彥傑對什麼是老手藝、什麼是修舊如舊有了切身的認識。

在參與拯救老屋行動過程中,葉彥傑和父親負責的團隊獲得了修繕資質,現在父子倆的隊伍中有38個手藝人,平均年齡超過50歲,像葉彥傑一樣的年輕人非常罕見。“現在學這門手藝的同齡人太少了,幹這行比較辛苦,需要學徒兩年半到三年才能出師,可惜年輕人多數靜不下心來學手藝。”

跋涉數十公裡尋找老瓦片

老屋建築是傳統村落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戶對世世代代居住的祖宅是有感情的,6年前開始的拯救老屋行動,更讓當地人對老屋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心。在松陽有一戶人家,丈夫生病做手術急需用錢,正好有商販要高價買家裡老房子上的木雕,但一家人商量許久後還是堅持沒賣。

但普通人家想儲存老屋,确實有太多困難。松陽古建大多是始建于明清至民國時期,其中明代古建築較少,清代與民國時期的建築居多,老屋大多為夯土牆結構,世代人聚居傳承,産權複雜、居住人口多,這些都增加了老屋的修繕難度。

在葉彥傑參與修繕的老屋中,玉岩村有棟老屋裡有19戶人家,常住人口100多人。僅修繕這棟房子,工匠隊就花費了七個月的時間,“需要和每個村民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

古建築通常沒有設計圖紙,上百年的各種改造經常讓老房子面目全非,僅剩下主體結構。2021年,葉彥傑在修繕七村一座祠堂的時候,發現一些難以确認的痕迹,為了搞清楚具體結構,多次跟村裡老人溝通後才知道,原來祠堂裡曾經有一對左右對稱的仙鶴,如今隻有一邊留下了些許痕迹,若非老人的口述,沒人能了解到祠堂原來的設計。

“最後的江南秘境”守護人 松陽老手藝人返鄉救老屋

在松陽,有些老屋屋頂經過風雨沖刷,已經難辨之前的結構樣貌,在修繕中一點點找回之前的樣子。受訪者供圖

老房子大多是村民就地取材。在松陽,杉木建築居多,為了確定不改變文物的原狀,小到一個窗框尺寸與屋頂瓦片,大到整體風格,工匠們對修繕都有嚴格的要求。有時為了找到合适的舊瓦片,父子倆會到幾十公裡外的村落找上好幾天甚至半個月。

能修不換的工匠心

經過松陽拯救老屋行動後,“能修不換”成為當地工匠們的共識,也是嚴格秉持的原則。

在玉岩鎮大嶺腳村葉氏宗祠裡,有一根直徑75厘米的大梁,表面雕刻十分精美,但中間已經蛀空,黴爛到手指頭可以直接戳進去。工匠吳炳松犯了難,建議直接換新,村民也提出了換新的建議。不過,“老屋辦”要求“既保證結構安全,又保留文物價值”,逼着吳炳松鑽研起貼皮拼接技術,最終完成了這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吳炳松說,連族人們最後都看不出來大梁是修補過的。

“最後的江南秘境”守護人 松陽老手藝人返鄉救老屋

修繕松陽蔡氏宗祠。受訪者供圖

能修不換,對生活中更傾向換新構件的村民來說,有時候并不完全了解。工匠曾榮華就曾遇到過這樣的質疑,“為什麼隻修不換?你們隻修補太不負責任了!”對工匠來說,其實換新比修複掙錢更多,但修繕隊伍一直遵循的原則就是不能單單為了利益而修繕。曾榮華向村民反複解釋,老屋是文物建築,隻要不影響安全使用,就不能輕易更換構件,才能最大限度保持文物的原狀。

在松陽縣拯救老屋行動中,對修與換進行了明确劃定。比如老屋地面,原來是三合土地面,住戶改為了水泥地面,是保留還是要修複,要根據其位置來判斷,公共區域建議修複,附房區域允許保留,三合土表面磨損較小可保持現狀。

工匠回流把技術留在當地

明清以來,松陽一直是出建築工匠的地方,近些年,當地的派系和技藝相繼面臨失傳。拯救老屋行動中,這些老手藝人有了一波回鄉潮。其間,松陽縣培育了2000餘傳統工匠,30多支隊伍,累計參與項目的傳統工匠有千餘人,形成了“松陽工匠”品牌。

在三都鄉,有一批被稱為“三都幫”的傳統工匠,典型的代表就是曾榮華的隊伍,夯牆、翻瓦、大木等工匠全都來自三都本地,形成了三都工匠修繕三都老屋的景象。工匠曾信亮是三都鄉有三十多年木匠經驗的老師傅,他原本以為自己的手藝沒有用武之地了,後來去了杭州從事裝修行業。家鄉開始拯救老屋後,他帶着兒子回來修老屋,一年多時間,接了五個老屋項目,原來的隊伍也增加到20人。

“最後的江南秘境”守護人 松陽老手藝人返鄉救老屋

松陽村民也參與到修老屋行動中,自己挑土修房。受訪者供圖

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遺産五室主任黃貴強說,“拯救老屋項目不但把老百姓的房子修好了,還把本土工匠培養出來了。”2021年,松陽縣還推薦葉常賢到松陽職業技術學校擔任老師,傳授修繕古建的手藝,現在葉常賢每周去一次學校,給40多名學生教課。

在松陽,葉彥傑和父親的手藝已經很有名氣,有時候也能接到外地的活兒,但大多時間父子倆還是在松陽修老房子。最近,他們正在修繕當地曆史上一處大戶人家的老屋,房屋上的木雕繁複精美,極具年代感。“比起賺錢,我們這些工匠師傅更加在意的是自己的名聲。”葉彥傑說,工匠們有時會在建築上“留痕”,柱子是什麼日子做的、什麼時候拼的,手藝人會給予标注命名,也正是這種“命名”,讓修老房子這件事對工匠來說,不再僅僅是一份工作,“如同在參與一段曆史,我們工作的痕迹,将與這些老屋一直延續下去”。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趙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