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電視劇《向往的生活》

根據廣西本土作家朱東、張越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股份農民》改編而成,講述了城市返鄉青年創新創業、建設家鄉的勵志故事。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該劇由執導過《國家命運》《特殊争奪》《大秦帝國之黑色裂變》等多部熱播影視劇的導演延藝執導,張國強、傅晶、郭家銘、張雯等國内知名演員主演。

這部劇主要取景拍攝地在廣西賀州,所叙述的故事更向觀衆展示了賀州的民風民俗,具有濃烈的人文色彩,濃縮了賀州農民改革創新、鄉村振興的精神面貌。

随着《向往的生活》在廣西衛視熱播,也引發了廣大電視觀衆的關注和熱議,不少專家學者們對這部電視劇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今天廣西衛視對話青年評論家:南甯師範大學副研究員鐘世華。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人物介紹PROFILE

鐘世華

80後,南甯師範大學文學創作二級

山東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專業在讀博士

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詩歌研究與評論,在《民族文學研究》《南方文壇》《當代文壇》《光明日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多篇論文被《人大影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文學研究文摘》全文轉載或轉摘,出版《文學桂軍研究資料叢書·韋其麟研究》《穿越詩的喀斯特——當代廣西本土詩人訪談錄》等論著,主編有《廣西詩歌地理》《彩虹橋》等,曾獲廣西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廣西文藝花山獎、廣西文藝評論推優活動優秀作品等。

Q1

作為一部主旋律的鄉村題材電視劇,您認為《向往的生活》有哪些創新之處?

《向往的生活》反映了在社會轉型中,中國農村發生的深刻變化,無論是在思想深度上,還是在藝術表現上都呈現出新特點、新風貌。

1. 故事背景設定“新”:長期以來,中國的農村題材電視劇都具有很明顯的北方特色,而《向往的生活》以廣西賀州市及其鄉村為原型虛構了賀川市龍山鄉這樣一個具有南方鄉村特色的故事發生空間。既凸顯了南方山水自然特色又表現了豁達開朗的人文風情。可以說給觀衆提供了全新的觀感。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2.故事内容“新”:《向往的生活》打破了傳統鄉村脫貧故事中常見的修路、建房、支教等叙事套路,将故事緊緊地圍繞着南方鄉村龍山村的農業股份制改革展開。故事線的設定,使脫貧故事從傳統的“他救”轉向“自救”,正如導演延藝所說的,村民“對自身幸福感的追求就是這場改革的動力與支撐,更是這部作品差別于同類題材的一個亮點”。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3.故事定位“新”:《向往的生活》的獨特之處就在于,一群充滿朝氣與活力的青年在桂東賀川山村上演着新時代的青春偶像勵志故事,他們書寫了鄉村振興國家話語下的大時代、大青春,表現了城鄉合作共赢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樣的故事設定讓鄉村改革故事少了幾分沉重,多了幾分青春活力,而且故事的基調與年輕閱聽人群體的生活狀态以及精神狀态更為契合。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Q2

在人物的塑造上,您認為《向往的生活》有哪些可取之處?

《向往的生活》打破了人物形象臉譜化的創作模式,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多元和豐富的,并不是單純地能用“好人”或“壞人”來定位的,重新整理了影視劇中農民的藝術形象,塑造了一系列年輕而鮮活的人物。人物的一言一行都遵循着日常行為邏輯,在人物的日常行為中找到價值認同,使人物立體化、具象化,這也是這部劇的可貴之處。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Q3

相較于以往的“鄉村振興”題材,您認為《向往的生活》在藝術表現上有什麼亮點?

《向往的生活》選擇了用一種輕快、明亮的影像呈現方式來講述鄉村改革故事,借此拉近了故事與觀衆的距離,讓觀衆在較為輕松的觀感中體驗“脫貧”事業中的“苦”與“樂”。“輕喜劇”式的叙事手法的運用,使《向往的生活》看上更輕松有趣,為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這也是吸引觀衆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Q4

您認為電視劇《向往的生活》對現實的指導意義展現在哪裡?

與同類作品對農村問題隻破不立不同,《向往的生活》對“三農”問題的深刻思考,不但藝術地表現了變革時期農村錯綜複雜的沖突和沖突,深析當下“三農”問題之症結所在,同時也提供解決問題的參考方案。作家朱東對小說《股份農民》的創作,便源自一種對鄉土的眷戀情懷,他的創作不僅是對鄉土世界的觀察、記錄、感懷,更是一種對時代變革的深入的追問和不斷的思考。電視劇《向往的生活》更是一部主動響應新農村建設時代召喚的佳作。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過程中一個特别的叙事範本。為今後“鄉村改革”題材電視劇的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新”之向往 青春生活!

今晚第23、24集精彩搶先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