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慢綜藝轉向熟人賽道,平台勝負仍有轉機

慢綜藝轉向熟人賽道,平台勝負仍有轉機

 文|王若晔‍‍‍‍‍‍‍

有人說,《爸爸去哪兒》是國内慢綜藝這一綜藝類型的雛形;也有人說,《向往的生活》使得慢綜藝在國内市場破土萌芽;還有人說,《毛雪汪》尋覓到了講述國内慢綜藝故事的新方式。

無論如何,以上節目都曾先後證明了慢綜藝的出現給綜藝市場注入了一股清流,各有千秋。通過有别于快綜藝的慢節奏,慢綜藝為閱聽人提供精神慰藉和栖息空間,漸漸取代了許多快綜藝的市場地位。

然而慢綜藝發展至今,包括《向往的生活》《花兒與少年》等在内的生活類社交IP,也開始被指責變得尴尬和無趣。傳統慢綜藝的黃金時代似乎将要過去。反倒以《毛雪汪》為代表的“熟人綜藝”,成為各平台競相入駐的熱門賽道。

2023年第三季度伊始,《是好朋友的周末》《快樂的大人》《朋友請吃飯》等多檔以“明星+明星朋友”模式開展的綜藝節目上線。賽道擁擠之下,越來越多慢綜藝在加速快跑,想要用新嘉賓、新内容、新形式脫穎而出。

這些新舊結合、快慢一體的熟人綜藝進入新階段後,過往慢綜藝的制作規律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快速布局熟人綜藝

《向往的生活》第七季首期,黃磊突然宣布,陪伴了大家七年的《向往的生活》要停下腳步,與觀衆道别。何炅則附和說,綜藝是沒有結果的。

相比于很多被迫下課的綜藝,《向往的生活》的告别顯得格外體面。觀衆沒有過多的不舍和驚訝,更多是與黃磊和何炅一樣的如釋重負。因為誕生于2017年的《向往的生活》,已經從最初的“一處小院、三餐好飯、四五摯友”中變味,烏托邦式的體驗生活成為明星為了幹活而幹活的農家樂。

慢綜藝轉向熟人賽道,平台勝負仍有轉機

觀衆尤其愛看的《向往的生活》前兩季,請到的嘉賓大多是黃磊與何炅的多年好友,宋丹丹、謝娜、王中磊等人紛紛到訪,熟人間無論幹活還是聊天都自帶溫馨舒适。節目沒有情節沖突也沒有人物設定,有的隻是田園風光和農村生活。觀衆看個樂呵,嘉賓也玩得惬意。

但近幾季的《向往的生活》中,黃磊與何炅的各自好友早已消耗完,能請到的嘉賓多是觀衆可能都不眼熟的“小年輕”。家人變成了客人,大家重複着做飯、吃飯、幹活、遊戲、睡覺的流程,此間再穿插一些黃磊和何炅對過去的追憶,強行輸出一大波人生哲理。本就不熟的幾個人,硬湊在節目中展現熟悉的一面,結果除了尴尬,還是尴尬。

逃離熟人氛圍的《向往的生活》,口碑也遭遇斷崖下跌,網友的吐槽不絕于耳。“我隻記得黃磊每天都要看着幾個年輕人發出感歎,‘真好,孩子們這樣真好。’然後做一桌子飯給新來的明星吃,明星吃了一口就伸出大拇指頂呱呱,一群人圍着桌子聊往事聊到哭。”

曾經開創了國内慢綜藝先河的領跑者,再難回到最初的模樣。相反,《毛雪汪》《快樂再出發》這類輕體量、小成本、全熟人的中短綜藝意料之外的“爆”了又“爆”。

慢綜藝轉向熟人賽道,平台勝負仍有轉機

《毛雪汪》最開始帶給觀衆的印象就是“熟”。毛不易和李雪琴是熟人,嘉賓都是毛不易和李雪琴的熟人,節目内容也是一個又一個熟人聊天局。朋友來家中做客,聊天、做飯、玩遊戲,流程其實與《向往的生活》别無二緻。

不同點在于,《毛雪汪》的聊天風格在當下年輕人中更讨喜,“毛毛愛喝酒,雪琴愛偷懶,兩個人都不會做飯是以總點外賣。”他們不會在不經意間輸出老一輩的價值觀。

另外,毛不易和李雪琴的性格也決定了,《毛雪汪》的嘉賓都是彼此之間熟悉的人。哪怕是需要請一些不太認識的明星嘉賓,毛不易和李雪琴也表示過,這些新朋友一定是他們本身也感興趣,想要變得熟悉起來的人。雖然,這可能導緻《毛雪汪》的嘉賓陣容重複化,但熟人之間同樣能有新鮮話題可聊。

《毛雪汪》的成功讓綜藝市場看到了以原生朋友關系為切入點的慢綜藝有其特有魅力,《是好朋友的周末》《快樂的大人》正是繼《毛雪汪》之後,優酷和芒果TV分别聚焦熟人社交而呈現的慢綜藝。

前者以好友周末生活為主題,邀請Angelababy、歐陽娜娜、張大大等不同好友圈組局,在節目組全程零幹預的前提下,共同規劃一次短途旅行。後者則以沈月、王敬軒、吳宇恒、周彥辰為核心的原生好友圈為主,嘉賓自行策劃和制作自己的綜藝節目。

熟人關系,因慢綜藝而蛻變為“好看、好玩、好下飯”的代名詞。各平台都卯足勁想要找到類毛不易和李雪琴的朋友圈,打造出下一個《毛雪汪》。

盡管《是好朋友的周末》《快樂的大人》播出不久,未能與《毛雪汪》匹敵,但《毛雪汪》也是從第二季開始才逐漸被另眼看待。重要的是,《是好朋友的周末》和《快樂的大人》兩檔新節目的出現,預示着熟人綜藝俨然成為平台布局慢綜藝賽道不可或缺的一步。

快捷解構情感關系‍‍‍‍‍‍‍‍

另一方面,熟人明星的相處過程往往更真實、接地氣,更能俘獲觀衆。

面對以真人秀為前提的慢綜藝,如今觀衆口味挑剔愈發明顯,拒絕作假,拒絕假矯情,拒絕刻意的沖突幾乎已經是觀衆共識。熟人綜藝在内容上的真實感、沉浸感、舒适感才是不斷打動觀衆決定性因素。

《向往的生活》早期還沒有那些大道理和小哲學,有的隻是熟人好友的日常生活。黃磊、宋丹丹貪吃老豆角中毒,深夜敲打臉盆唱《心火燒》;陳赫點名要吃佛跳牆,和大華一起狂掰一千多根玉米;大張偉和大華一邊用土竈烤漢堡和燒烤,一邊在土竈上架起DJ台打碟。在《向往的生活》播出前,觀衆是萬萬想不到明星也有如此真實一面。

慢綜藝轉向熟人賽道,平台勝負仍有轉機

再以多個受到過觀衆好評的綜藝為例,美食節目《拜托了冰箱》中的何炅和王嘉爾、旅行節目《恰好是少年》中的董子健、劉昊然和王俊凱、《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的大小S和阿雅等,均是熟人搭檔,是以綜藝效果翻倍。

正因為大家彼此熟悉,是以能一起裸着身子泡溫泉,一起将酒店的雙人床拼成大床房,一起複盤私下相處時發生的小故事,即使偶爾一起陷入沉默也不尴尬。這些慢綜藝誕生之際,熟人綜藝的概念還未被普及。大家隻是不約而同地感覺到,有真朋友加盟的綜藝好像就能産生更多梗和笑料,嘉賓表現也相對和諧和自然。

以及《明星大偵探》雖從不屬于慢綜藝的範疇,但幾季節目過後,何炅、撒貝甯、白敬亭等嘉賓日漸熟悉,開起玩笑來也愈發大膽,節目搞笑程度暴增。“明偵家族”間的情感連結演變成觀衆喜愛《明星大偵探》的一部分原因。

除此之外,《極限挑戰》《奔跑吧》《高能少年團》等快綜藝同樣在有意無意地借鑒如今慢綜藝的成功模式,着重強調兄弟情和家族愛。

慢綜藝轉向熟人賽道,平台勝負仍有轉機

例如,“極限男人幫”中錯綜複雜的兄弟關系和人物形象設定,與節目中的劇情内容緊密連接配接起來,打造出專屬于《極限挑戰》的人物關系圖。“明偵家族”、“奔跑家族”、“極限男人幫”等關系的持續發酵,同時強化了觀衆對綜藝節目的認知感和收視粘性,培養出了一批穩固的綜藝粉絲。

可見,熟悉的人際關系,不僅能加強觀衆對嘉賓個人的認知,還能增加節目本身的記憶點和感情線。

芒果TV聯合“野豬一家”推出的《快樂的大人》也應是深谙此道,《快樂的大人》播出前,“野豬一家”就已經有了深厚且忠實的粉絲群體。

這檔節目原本隻是編導專業出身的沈月,釋出在自己賬号中記錄生活的VLOG,因有趣的制作風格和明星朋友的出鏡而備受網友歡迎。VLOG中常常露面的幾個人,在一次玩笑中為自己取名“野豬一家”。一期期VLOG積攢下,“野豬一家”逐漸脫離沈月個人IP,作為“節目”IP擁有了衆多年輕閱聽人。

第一期《快樂的大人》比起綜藝節目,也更像一則長達78分鐘的超長VLOG。沈月、王敬軒、吳宇恒等人的相處就像大多數普通年輕人一樣,有默契的話題、有共同的笑點、莫名的默契和亂七八糟的梗,每句廢話說出來,身邊的人也都能接上。

不難發現,熟人綜藝的亮點仍展現在“真實”。真正熟人關系的顯露意外地讓觀衆對一些原本主打“熟人”的慢綜藝産生了反感,《向往的生活》被《毛雪汪》《快樂的大人》襯托得不再淳樸,更是實屬必然。

如今觀衆向往的慢綜藝,實則是在“真”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一勺“熟”的調味品。

快步革新制作理念‍‍‍‍‍‍‍‍

《快樂的大人》被芒果TV收入麾下,同時透露出了綜藝市場在慢綜藝制作上的一個嶄新訊号——節省明星成本+增加平台營收。

早期,綜藝節目通過打通上遊到下遊的全行業鍊布局,衛視從廣告費、流量收益和收視率等方面直接盈利。2013年左右,熱錢成批湧入綜藝市場,屢次出現用錢挖人的奇葩現象,大咖明星的通告費擠占綜藝制作成本。

後來,“制播分離”讓綜藝節目的盈利模式産生極大改變。社會化公司負責投資和制作、平台負責招商和播出,自負盈虧,對賭收視率決定廣告分成。這種模式雖然明顯偏向平台方,但也保證了綜藝内容基礎品質,市場對此理應喜聞樂見。

再到近幾年,各平台提出的“降本增效”口号使得綜藝制作成本再次調控,業内無一不在思考,怎麼用最少的錢做出最優質的節目。雖然芒果TV并未透露《快樂的大人》的盈利路徑,但通過節目内容也可以窺見一隅。

慢綜藝轉向熟人賽道,平台勝負仍有轉機

《快樂的大人》節目組整季給沈月等人的費用是5000元,拍攝、請嘉賓、後期制作的所有費用都包括其中,但與其他真人秀不同的是,他們可以使用自己的錢來填補綜藝制作過程中的“窟窿”。這也表明《快樂的大人》更像是“野豬一家”和芒果TV,根據播出效果而協定的“分賬之作”。

無獨有偶,0713的翻身綜藝《歡迎來到蘑菇屋》給到蘇醒、王铮亮、王栎鑫等人的通告費也僅僅聊勝于無,節目爆紅後的平台收益卻遠大于其制作成本。

對平台來說,熟人綜藝中嘉賓以“熟”帶“熟”的情況是平台節省成本的一大利器。而明星獨立制作綜藝,再将綜藝投放平台,最後由平台與明星分賬的盈利模式,則是平台正在積極探索的新方向。而在歐美、日南韓家,這種類型綜藝已初具規模。

慢綜藝轉向熟人賽道,平台勝負仍有轉機

一方面明星需要綜藝加強自身曝光,另一方面平台也需要内容填充站内,YouTube内有大量明星都在上傳自制的VLOG、聊天訪談視訊。放眼國内,這一形式綜藝也并非不可預見。

以生活、社交、聊天為主的慢綜藝,不需要嚴格的遊戲規則和制作流程,隻需三兩明星好友就能撐起一檔名副其實的熟人綜藝。《是好朋友的周末》的首期出圈内容,不是什麼大制作場景,也不是什麼戶外遊戲,隻是Angelababy、歐陽娜娜和金靖擠在計程車後排大聊“50塊買了一張蔣奇明的簽名照”。

慢綜藝發展至熟人綜藝階段,熟人嘉賓之間不可複制的化學反應,某種程度上也為陷入創作疲态的慢綜藝打開了新思路。慢綜藝的成長空間也已經從内容方向轉向制作方向,無論是《毛雪汪》還是《快樂的大人》和《是好朋友的周末》,以小博大的新型慢綜藝都在快跑前進。

這些利好和變化于平台而言,則是慢綜藝的發展機遇,仍在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