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做為傳統香材之首,其主要品鑒方式除去生聞以外,其餘方式大多都要借助加熱提升溫度使得沉香香味逐漸釋放出來。

關于品香, 宋人楊萬裡追求“但令有香不見煙”的境界。這種境界除了薰香能做到,焖香手法也能做到有香而無煙,其法介乎焚香、薰香之間。
用爐灰掩埋燃燒的香粉使香氣透灰而出,稱之為焖香。焖香是一種非常講究用火、用灰、用香功夫的方法,焖香适宜使用較深的筒爐,能蓄火保暖,使香氣溢出而無煙熏火燎之感。
焖香時,先在打緊的爐灰中央,用香鏟開孔直到爐底。火洞要在爐心正中,洞口略張。用香匙下香粉時,開始要少,然後用明火點燃香粉。
緊接着再将香粉蒙于已燃之香粉上,待将燃再蒙一層香粉,第二層香粉将燃再蒙一層香粉,下香由少漸多,如此可蒙香粉四到五次,下香時間間隔,以爐中前次香粉過熱變色為度,勿令出煙。
切記:下香太急則火滅,太慢則煙出;練就通曉火性,方能不急不徐。
待香粉由下而上燃至近灰口時,用香鏟将香灰由四周堆向中央,将香粉包在灰心,成一尖錐形叫做“起灰”,若起灰太早,則香火會悶死爐中,動作太慢,則灰熱而散,不能起灰。起灰若不正,或香多灰少均會出煙,一旦煙氣大出,香氣就會下降。
若有兩個以上焖香爐時,亦可将前一爐已出盡“火球”,夾入新爐灰底,一次加滿香粉立即起灰,則一室可香所不絕,稱為“續爐”或“接爐”,續爐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玩法。
焖香法非常适用于沉香,香氣通過香灰散發出來是一陣一陣,此時爐中之香料底層已燃燒,由于層層香粉及香灰蒙于其上,是以燃燒緩慢,能讓你細品沉香的芬芳。
焖香手法其實和家裡小時候燒煤爐,晚上睡覺前封爐子儲存炭火是同一個原理。
現代玩家往往以悶香手法之高低論優劣,日本香道尤善此法。很多所謂的香道師不會焖香法,學得幾個動作就以為出師了。
香席品香和坐香都應該從焖香開始學,這樣才能深得用火、用灰的、用香的心得。同時也能懂得好香灰的對香道的重要性!
特别推薦
喜馬拉雅音頻專輯
主播:惜閱居士
《裝逼神器:沉香的八個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