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1956年6月27日,周總理在接見日本代表團的時候,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們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們在解放戰争時期,作為醫生、護士、技術員參加了解放戰争,這些更增強了我們與日本人民締結友好關系的信心。日本的軍國主義确實是殘酷的,但協助我們的日本人民有很多。”

解放戰争是我國的國家統一戰争,在這場戰争中,犧牲了成千上萬的革命烈士,那麼為何這場戰争中會有日本人呢?

一、日本侵略東北的曆史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國力逐漸壯大,開始進行對外擴張。按照《田中奏折》的内容,日本侵略中國的步驟一共有三步:“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滿蒙,必先征服北韓。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甲午戰争結束之後,清政府無力保護北韓,緻使北韓還有中國的台灣等地被日本侵略者占領。北韓被侵占之後,日本的下一個侵略目标就是中國的東北地區。1904年,日俄戰争中,日軍占領了中國的遼東半島,并在遼東半島建立了行政區,設定了管理機構,駐紮的軍隊就是後來日本關東軍的前身。

辛亥革命結束之後,東北的軍閥經過一番角逐,最終張作霖掌控了東北的局勢。張作霖雖然是草莽出身,但是他很會治理東北,

在東北開設礦場,修建鐵路,建造工廠,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還有中國最大的兵工廠都在東北地區。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日本人當然也沒有閑着,他們為了進一步侵略東北,派出大量的間諜到東北,還有中國内地進行勘探測繪。後來抗戰開始的時候,侵華日軍使用的中國地圖,比中國軍隊使用的還有精準。

很多的侵華日軍進階将領,都有過在中國進行情報工作的經驗,如岡村甯次,闆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等人,他們都是有名的中國通,在中國生活過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不戰而退,緻使東北的大好河山淪入了日寇之手。日本侵占東北期間,大肆掠奪東北地區豐富的農産品、森林資源以及煤鐵、還有各種稀有礦産,以滿足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和龐大的戰争消耗。

東北的資源也喂肥了關東軍,使關東軍從九一八事變時的區區兩萬人發展到了太平洋戰争爆發時候的百萬大軍,成為了日本四大方面軍中規模最大,武器最好,戰鬥力最強悍的一支軍隊,逐漸有了全面侵華的實力。

二、抗戰勝利後,混亂的東北局勢

1945年8月9日淩晨,150萬蘇聯紅軍分四路,向中國東北地區開進,和駐守的日本關東軍決戰。蘇軍的推進速度很快,蘇軍近衛第六談集團軍,第一天就推進了100公裡,蘇軍空軍也開始對長春,哈爾濱等地區的關東軍指揮部進行轟炸。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東北也宣告解放。東北剛解放的時候,李運昌上司的八路軍冀熱遼軍區迅速出兵東北,其中

八路軍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曾克林部是最先進入東北的部隊,曾克林在東北接受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僅僅兩個月,第十六軍分區4000人就擴充到了八萬人的兵力。

後來曾克林乘坐蘇軍的飛機到延安彙報工作,延安方面迅速做出指令,抽調兩萬地方幹部和十萬精兵開赴東北地區,建立根據地和武裝力量。并表示甯願放棄南方所有的根據地,也要占領整個東北地區。

其實國民黨軍也看出了東北地區的重要性,但抗戰剛結束的時候,國民黨軍都龜縮在西南地區,别說去東北了,就連去華南,華東都很困難。抗戰末期的時候,粟裕就率部把南京團團圍住了。一直到1946年初,國民黨軍才開始向東北進發。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1946年2月8日,蔣介石指令杜聿明指揮東北國民黨軍向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大規模進攻,新六軍一部和五十三軍、十三軍分3路由錦州沿北甯路兩側向沈陽方向攻擊前進。南路為新六軍二十二師,由溝幫子、大虎山之線進攻,10日占盤山、台安,14日占遼中。中路為黑山、北鎮地區的五十二軍,于占領新民後,以其第二十五師繼續推進至沈陽市郊。北路為十三軍第八十九師,分由阜新、彰武出動,先後侵入阜新東北的鹜歡池和彰武、法庫間的秀水河子。

雖然八路軍先進駐東北,但當時的國民黨軍是全副的美械裝備,還有強大的空中支援,火力十分強大。而東北民主聯軍(也就是後來的東北野戰軍,第四野戰軍)剛從土八路軍改編而來,

雖然繳獲了一大批日本關東軍的武器,但是日軍的武器在強大的美械武器面前,根本就不夠看。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當時東北還有很多工廠被蘇軍拆得七零八落,需要迅速修建,而當時我們國家的文化普及率很低,技術勞工非常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看重了已經投降的日本關東軍戰俘。

三、東北野戰軍的日軍

其實不僅僅是東北野戰軍收編了一部分日軍,國民黨内部當時又收編了一部分日軍,比如原侵華派遣軍司令岡村甯次,就成為了蔣介石的座上賓。抗戰勝利後,為了對付解放軍,閻錫山把日軍第一軍最精銳的6600多人收編了下來,改編為陸軍暫編獨立第十縱隊,後來被發現了,裁撤了一部分,被改編為太原綏靖公署教導總隊。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1949年,蔣介石逃到台灣後,為了加強台灣的防禦力量,花重金從日本招募了兩萬日本兵,還請很多的日籍教官來訓練台灣的國民黨軍部隊。為此,孫立人還和蔣介石吵了一架,但是由于日軍的訓練效果确實強于美軍教官,孫立人也沒有辦法。

相比于國民黨軍部隊,解放軍中并沒有收編日軍的作戰部隊,而是以工程師,技術人員,司機,醫生,護士為主。其中,

東北野戰軍軍區衛生部收編的人數最多,有近萬人,軍工部有2000多人,軍需部門有2000多人,當然還有其他一些人員,如汽車司機,火車司機,軍械師,飛行教官,會計師等。

黑山阻擊戰是遼沈戰役期間非常關鍵的一場戰役,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擋住廖耀湘西進兵團六個軍,18個師20多萬人的瘋狂進攻,東野十縱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當時野戰軍醫院三天三夜就搶救了2000多名傷員,許多日籍醫生,日籍護士三天三夜沒有合眼,吃飯都在手術台上。醫院幾乎所有的日籍醫生,還有護士都給解放軍的傷員輸過血。

曾參加過這場戰役的日籍醫生本間雅子後來回中國通路的時候說:“那時三天三夜下來,每個人躺下就不省人事,人累得像死人一樣,看着斷肢少腿,鮮血淋漓、生命垂危的傷員,馬上又掙紮着起來也要去搶救生死與共的戰友。”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四野日籍官兵中功勳卓著的人有不少,原日本關東軍第二航空軍團第四練成大隊的林彌一郎部就是典型的代表。解放戰争爆發後,延安方面抽出大批精幹力量,要在東北建立航校,建立屬于解放軍自己的空軍。但在那個年代,我們沒有自己的技術人才,建立航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日軍的這支飛行大隊起到了很大作用。

這支關東軍的王牌集體加入東北民主聯軍時,計有飛行員20名、機械師24名、機械員72名以及其他各類地面保障人員近200人。以這些日籍官兵為骨幹組成的東北老航校成為中國空軍的搖籃。這裡共培養出飛行員160人,其中23人參加過開國大典的閱兵。

當年的空軍司令員王海、空軍副司令員林虎、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劉玉堤,以及曾經擊落美軍王牌飛行員戴維斯的張積慧等人都是從這裡走出的。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當時還有很多日籍技術工程師被配置設定到了全國各地,1950年秋,當時甘肅要修建一條鐵路,但是缺乏相關的工程師和技術勞工,

800名日本鐵路技術人員及其家屬被送抵甘肅天水,負責修建蘭州到天水的鐵路,抵達天水的這批日籍鐵路技術人員,除了修建天蘭線外,還有部分人員被抽調修建蘭新鐵路和山西鐵路修建改造的工程中。

四、四野日籍老兵的生活

1953年起,這些四野日籍老兵以日本僑民的身份陸續回國。當然,也有不少人并不想回國,因為這些日本僑民在中國生活多年,在日本已經沒有了什麼親戚朋友。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曆史,解放戰争期間,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

這些參加過解放軍的日籍老兵回國後,立刻受到了日本警察廳和相關安全部門的監視,過了很長時間才恢複自由。但是這些人恢複自由後,普遍受到了日本群眾的歧視,有的找不到工作,有的找到工作遭到同僚或者是上級的歧視。

2002年,中日建交30周年,日本NHK電視台播放了一部《被留用的日本人》專題片,這段曆史這才被更多的人所知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