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1956年6月27日,周总理在接见日本代表团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了解放战争,这些更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国主义确实是残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民有很多。”

解放战争是我国的国家统一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牺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那么为何这场战争中会有日本人呢?

一、日本侵略东北的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逐渐壮大,开始进行对外扩张。按照《田中奏折》的内容,日本侵略中国的步骤一共有三步:“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必先征服朝鲜。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无力保护朝鲜,致使朝鲜还有中国的台湾等地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朝鲜被侵占之后,日本的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中国的东北地区。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军占领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并在辽东半岛建立了行政区,设置了管理机构,驻扎的军队就是后来日本关东军的前身。

辛亥革命结束之后,东北的军阀经过一番角逐,最终张作霖掌控了东北的局势。张作霖虽然是草莽出身,但是他很会治理东北,

在东北开设矿场,修建铁路,建造工厂,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还有中国最大的兵工厂都在东北地区。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日本人当然也没有闲着,他们为了进一步侵略东北,派出大量的间谍到东北,还有中国内地进行勘探测绘。后来抗战开始的时候,侵华日军使用的中国地图,比中国军队使用的还有精准。

很多的侵华日军高级将领,都有过在中国进行情报工作的经验,如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人,他们都是有名的中国通,在中国生活过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不战而退,致使东北的大好河山沦入了日寇之手。日本侵占东北期间,大肆掠夺东北地区丰富的农产品、森林资源以及煤铁、还有各种稀有矿产,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庞大的战争消耗。

东北的资源也喂肥了关东军,使关东军从九一八事变时的区区两万人发展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候的百万大军,成为了日本四大方面军中规模最大,武器最好,战斗力最强悍的一支军队,逐渐有了全面侵华的实力。

二、抗战胜利后,混乱的东北局势

1945年8月9日凌晨,150万苏联红军分四路,向中国东北地区开进,和驻守的日本关东军决战。苏军的推进速度很快,苏军近卫第六谈集团军,第一天就推进了100公里,苏军空军也开始对长春,哈尔滨等地区的关东军指挥部进行轰炸。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也宣告解放。东北刚解放的时候,李运昌领导的八路军冀热辽军区迅速出兵东北,其中

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曾克林部是最先进入东北的部队,曾克林在东北接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仅仅两个月,第十六军分区4000人就扩充到了八万人的兵力。

后来曾克林乘坐苏军的飞机到延安汇报工作,延安方面迅速做出命令,抽调两万地方干部和十万精兵开赴东北地区,建立根据地和武装力量。并表示宁愿放弃南方所有的根据地,也要占领整个东北地区。

其实国民党军也看出了东北地区的重要性,但抗战刚结束的时候,国民党军都龟缩在西南地区,别说去东北了,就连去华南,华东都很困难。抗战末期的时候,粟裕就率部把南京团团围住了。一直到1946年初,国民党军才开始向东北进发。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1946年2月8日,蒋介石命令杜聿明指挥东北国民党军向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新六军一部和五十三军、十三军分3路由锦州沿北宁路两侧向沈阳方向攻击前进。南路为新六军二十二师,由沟帮子、大虎山之线进攻,10日占盘山、台安,14日占辽中。中路为黑山、北镇地区的五十二军,于占领新民后,以其第二十五师继续推进至沈阳市郊。北路为十三军第八十九师,分由阜新、彰武出动,先后侵入阜新东北的鹜欢池和彰武、法库间的秀水河子。

虽然八路军先进驻东北,但当时的国民党军是全副的美械装备,还有强大的空中支援,火力十分强大。而东北民主联军(也就是后来的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刚从土八路军改编而来,

虽然缴获了一大批日本关东军的武器,但是日军的武器在强大的美械武器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当时东北还有很多工厂被苏军拆得七零八落,需要迅速修建,而当时我们国家的文化普及率很低,技术工人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看重了已经投降的日本关东军战俘。

三、东北野战军的日军

其实不仅仅是东北野战军收编了一部分日军,国民党内部当时又收编了一部分日军,比如原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就成为了蒋介石的座上宾。抗战胜利后,为了对付解放军,阎锡山把日军第一军最精锐的6600多人收编了下来,改编为陆军暂编独立第十纵队,后来被发现了,裁撤了一部分,被改编为太原绥靖公署教导总队。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1949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后,为了加强台湾的防御力量,花重金从日本招募了两万日本兵,还请很多的日籍教官来训练台湾的国民党军部队。为此,孙立人还和蒋介石吵了一架,但是由于日军的训练效果确实强于美军教官,孙立人也没有办法。

相比于国民党军部队,解放军中并没有收编日军的作战部队,而是以工程师,技术人员,司机,医生,护士为主。其中,

东北野战军军区卫生部收编的人数最多,有近万人,军工部有2000多人,军需部门有2000多人,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人员,如汽车司机,火车司机,军械师,飞行教官,会计师等。

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期间非常关键的一场战役,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挡住廖耀湘西进兵团六个军,18个师20多万人的疯狂进攻,东野十纵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当时野战军医院三天三夜就抢救了2000多名伤员,许多日籍医生,日籍护士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吃饭都在手术台上。医院几乎所有的日籍医生,还有护士都给解放军的伤员输过血。

曾参加过这场战役的日籍医生本间雅子后来回中国访问的时候说:“那时三天三夜下来,每个人躺下就不省人事,人累得像死人一样,看着断肢少腿,鲜血淋漓、生命垂危的伤员,马上又挣扎着起来也要去抢救生死与共的战友。”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四野日籍官兵中功勋卓著的人有不少,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部就是典型的代表。解放战争爆发后,延安方面抽出大批精干力量,要在东北建立航校,建立属于解放军自己的空军。但在那个年代,我们没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建立航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日军的这支飞行大队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支关东军的王牌集体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时,计有飞行员20名、机械师24名、机械员72名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以这些日籍官兵为骨干组成的东北老航校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共培养出飞行员160人,其中23人参加过开国大典的阅兵。

当年的空军司令员王海、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以及曾经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的。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当时还有很多日籍技术工程师被分配到了全国各地,1950年秋,当时甘肃要修建一条铁路,但是缺乏相关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800名日本铁路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被送抵甘肃天水,负责修建兰州到天水的铁路,抵达天水的这批日籍铁路技术人员,除了修建天兰线外,还有部分人员被抽调修建兰新铁路和山西铁路修建改造的工程中。

四、四野日籍老兵的生活

1953年起,这些四野日籍老兵以日本侨民的身份陆续回国。当然,也有不少人并不想回国,因为这些日本侨民在中国生活多年,在日本已经没有了什么亲戚朋友。

一段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野战军收编三万日军

这些参加过解放军的日籍老兵回国后,立刻受到了日本警察厅和相关安全部门的监视,过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自由。但是这些人恢复自由后,普遍受到了日本民众的歧视,有的找不到工作,有的找到工作遭到同事或者是上级的歧视。

2002年,中日建交30周年,日本NHK电视台播放了一部《被留用的日本人》专题片,这段历史这才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