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郭樹忠教授才剛剛經曆了職業生涯中最焦慮、心情最糟糕的一天。
撰文 | 田棟梁
來源 | “醫學界”公衆号
“剛接到通知,上級同意我可以給這些孩子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做手術了。”身為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整形科主任,1月14日上午,郭樹忠教授發微網誌報告了這個“好消息”。
而在昨天,郭樹忠教授才剛剛經曆了職業生涯中最焦慮、心情最糟糕的一天。因為他每天緊趕慢趕的為小耳畸形患者做手術,卻突然接到通知,醫院被停業整頓三個月,他被“禁刀”了。
當天晚上,郭樹忠教授又發了一條微網誌,描述他為患者焦慮的心情和面臨的困境。他的這條微網誌立即引起了數萬轉發和關注。

郭樹忠教授在微網誌上發出的
等待他做二期手術的小耳畸形患兒照片
中國每年新增約2500名先天小耳畸形患者,重新造個耳朵是這些孩子成為正常人的唯一選擇,而中國能做耳再造手術的醫生并不多,郭樹忠教授是全球做耳再造術最多的整形外科專家。那117個已經做了一期擴張期植入并注水的孩子,大多已經超過三個月了,如果再拖延下去,患兒可能會發生破潰、感染。
“我做耳朵比較有名,國内大概有一萬多名患者都在等着我去做,很多患兒家長都希望我活的長久一點,如果三個月不讓我做手術,你說急不急人?”郭樹忠教授說,“正常情況下,我一個月能做120台左右,三個月能做三百多台。”
西安疫情發生以來,郭樹忠教授也始終沒有停止手術。“我年紀比較大了,防疫一線也不要我,我就老老實實在醫院做手術,我們是民營醫院嘛,想着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多為患者考慮,也能多積累患者口碑,是以更努力的去工作,誰知道出了這個事兒。”
1月13日上午,西安市衛健委釋出了“關于西安高新醫院和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處理情況的通告”,這兩家醫院因“延誤急危患者搶救和診治,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社會影響惡劣”,均被處以“停業整頓3個月”等處罰。
因延誤了患者救治,就讓兩家大型醫院三個月都别再收治患者了,而且是在西安疫情還在持續,醫療資源緊張的大背景下,這樣的處理結果讓很多網友連呼看不懂。
西安衛健委也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随後又印發了《高新區兩所醫院停診期間保障群衆正常就醫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定市屬9家三級醫院,對口支援高新區9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
郭樹忠教授在網上披露自己的焦慮和患者的困境後,在“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之下,西安衛健委為郭教授開了綠燈,同意他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繼續給那些患兒做手術。
但其它科室呢?難道就沒有等待治療的患者了?
在醫院停業整頓期間,據“醫學界”了解,醫務人員都要在醫院裡集中學習病曆書寫、醫療規章制度等。作為科室主任,郭樹忠教授表示,這些東西幾天就能學完了,後面他會安排大家進行業務學習。“三個月呢,對每個醫務人員來說,都是一段寶貴的職業生命,如果浪費了實在太可惜。”
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停業期間,這家醫院依然有很多醫務人員還奮戰在西安疫情防控、救治的第一線,在西安發生疫情之後,這家醫院就抽調了很多醫務人員支援到新冠患者定點救治醫院和核酸檢測點。
西安國際醫學急救中心的一位醫生,自2021年12月20日進入新冠定點醫院參與新冠患者救治,已經三周沒有更新自己的微網誌資訊了。昨天得知自己的醫院被停診的消息後,他發了一條微網誌,表示“五味雜陳”。他寫道:
看着病人一天一天的好轉,出院的病人越來越多,相信在所有醫護的共同努力下,西安會恢複往日的喧嚣與繁華,到今天的醫院停業整頓,依舊在貢獻着自己的力量,不管怎麼樣,都希望西安越來越好,像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事情不再發生,真能實作讓患者有尊嚴的生活,讓醫者有尊嚴的工作。
雖然是一家民營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在參與抗疫的積極性上,絲毫不落于公立醫院之後。在2020年的武漢疫情期間,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于2020年2月3日,包機向武漢派出212名醫務人員,該院後來稱,把最硬的“鱗”都拿給了武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先後有6批266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并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市第八醫院和随州市中心醫院重症病區。
2020年3月24日下午,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援鄂醫務人員乘坐的包機降落在西安,兩輛大功率消防車轟然噴出兩股清泉水柱,為出征的白衣戰士們接風洗塵。
此次西安疫情,據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最新釋出的資訊:目前醫院35批4000餘人次醫護人員,共完成采樣270萬+的核酸采樣任務,此外還選派了400餘名精兵強将,奔赴兩個新冠定點醫院。
隻是這一次,當西安疫情消散之後,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支援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傳回醫院後,不僅不再有夾道的歡迎,面對的還将是停診的醫院和反思學習。
這樣一家疫情中沖鋒在前的醫院,為何會發生“延誤急危患者搶救和診治”的事情呢?
1月13日,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釋出了一封“道歉信”,其中對“延誤急危患者搶救和診治”的原因做出了解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院前機械地執行相關防疫政策。
來源:醫學界
責編:鄭華菊
校對:臧恒佳
制版:薛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