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2023年4月7日刊 | 總第3198期

宣傳,是文娛行業最常見又最神秘的工作。

常見,是因為如今幾乎每部影視作品都離不開宣傳,從熱搜話題、營銷方向、口碑維護、輿論把控,到勾起閱讀欲的文案、精美的動圖、出圈的表情包,都是宣傳人員辛勤工作的成果。

神秘,是因為它就像熱搜操盤手,但工作過程一直不為外界所知,還背上了很多黑色标簽:人形水軍、碼字女工、無底線炒作……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本文圖檔均截自講述宣傳從業者故事的《流星》)

但行業三年震蕩後,人們發現,宣傳方式越來越“卷”,預計将來還會更加燒錢。還有許多年輕人,将宣傳當作實作心中追星夢的快速通道。

但事實會如他們所願嗎?

與宣傳從業者聊天總是很難約,他們不是在加班做項目,就是在給甲方寫提案,每天連軸轉;還要抽空去醫院,看看自己猝死的風險有沒有變高。近日,影視獨舌對話了三位從業時間長短不一的宣傳從業者,聽她們講述入行經曆、行業弊端,以及傾吐身處其中的困惑。

以下,是她們的講述。

“幹宣傳,要把工作和興趣分開”

我算是比較早入行的。剛入行時,“新媒體”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個新鮮詞彙,我什麼都不懂,連微網誌都不會發。不過好在,那時微網誌大号、微信公衆号等等也都處在起步階段,業内的宣傳都在摸石頭過河。

不像現在已經“卷”到,每個平台都有不同調性的宣傳方式,不同領域的大号也要不同的話術。比如微網誌的文案要符合飯圈調性,抖音快手的要簡單直給,小紅書走真心實意安利風。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作為宣傳進入文娛行業,其實能走的路有很多,很多之前一起做劇宣(劇集宣傳)的小夥伴,有的轉向藝人宣傳,有的做綜藝宣傳,還有的跑去做電影、品牌宣傳。我也嘗試過其他方面的宣傳,有兩年還全職做藝宣,最後還是回歸劇集。

最累的是入行前兩年,要做很多基礎性工作,寫文案、制作物料(台詞截圖、動圖、表情包等)、修圖、剪視訊等等。幾乎沒有休息日,我們比大廠後來流行的“996”和“007”工作時間更長。三四年前,我開始做項目經理,帶着幾個組員獨立做項目,從執行漸漸轉成對接。

最近半年,我才達到了一個比較舒服的生活狀态,能夠到點下班,有雙休日,還有空去外地追追星。去年我pick了青3選手李俊濠,經常給他修圖跟拍,得心應手。不過我是不會去做他的宣傳的,還是讓他做我工作之外的精神支柱吧。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去年市面上五部可以稱為“爆款”的劇,我做了兩部,目前收入能攢下一些小錢,但掙大錢很難。宣傳的收入,至少在疫情前,工作付出的時間跟收獲成正比。因為那時行業有錢,經常有項目的宣傳預算能達到幾百萬,甚至重點項目還有千萬預算。作為乙方宣傳,項目獎金就能多一些。

但疫情過後,别說千萬了,預算能達百萬的現在都是大項目了,更多的是預算幾十萬。宣傳做完項目能拿到的項目獎金就會縮水。

劇宣的基本薪資普遍不高。家裡暫時還不需要我支援,也不催婚,我也不想談戀愛,是以我平時掙的錢就一個人花,沒有不夠花的時候。

我身邊很多朋友跟我狀态相似。當然,在北京,能跟我玩下來的朋友們,幾乎也都在晝夜颠倒的文娛行業。因為這個行業很難有時間精力去結識行業之外的人。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目前看來,政策沒有向文娛行業傾斜的意思,我覺得宣傳作為行業的最末端,會繼續存在,但不會有明顯起色。

這個行業未來發展還有一個劣勢,就是因為門檻不高導緻的人員品質參差不齊。很多人抱着一時興趣,或者想追星的心态,一點了解也沒有就進來了,來了之後隻能做一些比較基礎的工作,好不容易會了一點,發現與預想不符,拍拍屁股就走了。結果這樣的基礎崗位,流動性非常大,行業内的人越來越雜,即使是來自與文娛不沾邊的行業,都自認為能在“宣傳”方面侃侃而談。

我想對沒有任何相關經驗,也沒有修圖剪輯基本技能的人說,把工作和興趣分開吧。下一回,我真的不想再看到與這個行業八竿子打不着的履歷。

“碼字女工第三年,有點失去意義了”

我是理科生,大學學的是物聯網工程,但我一直對藝術類感興趣,大學每天在B站刷二次元視訊,還鼓搗攝影。回想起來,應該是那時就有點娛樂精神在身上了。

畢業後,取了個折中,去遊戲公司做測試。但我仍然沒放棄轉行,注意到當時有很多文化公司在招新媒體營運的崗位。于是我花了大幾千在網上報了個新媒體營運的教育訓練班。成本效益很低,但學完後總算對新媒體怎麼運作有了模糊的了解。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應聘時雖然疫情已經開始,傳媒類公司效益還可以,很多公司還在招收沒有經驗的實習生,我稀裡糊塗地應聘上了。面試也比較簡單,看劇、追星、玩社交媒體是關鍵,分别意味着熟悉作品、飯圈和各平台調性。被問及國産劇哪些片段适合放在哪個平台傳播這類問題時,我能扯上幾句。

但從去年開始,公司效益急轉直下,隻招收有過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其他中小規模公司也是如此。我算趕上了這波下滑前的末班車。

薪資确實不高,比我當遊戲測試初級人員時還少500塊錢。不過想想當時的就業環境,還是咬咬牙進去了。我跟朋友合租五環外的一個房間,到手後的錢付過房租,勉強溫飽。

進公司後我做了一些劇集、綜藝節目的宣傳,培養了很多技能,快速寫文案、做物料、收集資料等等。一開始我還感到新鮮,偶爾能接觸一些之前隻能隔着螢幕看到的人,再看着自己吭哧吭哧寫的文案挂在熱搜廣場上,會有一種成就感。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後來,這種新鮮感和成就感漸漸被耗沒了。甲方客戶的要求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來,一來就要立即落實,比如一會兒要條文案,一會兒要個圖。單獨要求的工作量可能不大,但抵不住零碎堆積啊,心理很容易煩躁。

下班經常是前腳剛離開工位,後腳客戶新需求就來了,我常常擠在地鐵的晚高峰人堆裡寫文案。時間一長,大腦既麻木又暴躁。如果再被上司罵哪裡做得不好,就很容易懷疑人生。

還有一次錄節目,比較近距離地接觸了一個之前很有好感的藝人。但他當天在場外全程戴着墨鏡,對周圍從業人員愛答不理,鏡頭一開又表現得很善良親和。當時我的濾鏡就碎了。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我也越來越懷疑,宣傳這份工作的意義。碰到熱門項目是運氣,做冷門項目是常态。為了沖熱搜,我們常常要準備大量的文案和物料,在劇播時集中釋放沖熱度。但很多時候,劇或節目其實根本沒什麼真實讨論,廣場上的文案都是我們自己鋪的。

做流水線式的工作,再把這樣虛假的熱搜熱度做成所謂的“戰報”,我不由地想:

做宣傳到底是給大衆看的,還是給上司看的?

“肝了半年,我打算二戰”

我大學是學廣告的。傳媒學子基本都有考研夢,我也不例外,報考了名校的新傳研究所學生。因為大學如果不是知名院校,畢業很難進入比較好的平台。雖然在我看來,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隻是不知道自己要幹啥,逃避找工作而已。

一戰失敗了,總不能在家閑着,我就投了幾份影視宣傳相關的履歷,沒想到即使就業形勢不好,也都有回音。可能因為我大學時學的策劃、設計、拍攝技能,正好是宣傳這個崗位需要的吧。很快我就上班了。

但進來後我尴尬地發現,這份工作“不是人做的”。

一方面,我的工作内容可以輕易被機器取代。項目執行期我的基本工作内容,就是根據項目經理的訓示寫文案,比如要推一條高位熱搜,根據項目預算和不同類型賬号的調性需要産出大量文案。

微網誌娛樂KOL的文案最費心思,最強調網感;金V可以短一些,藍V要正經一些;素人實時,就是普通人發微網誌的感覺。寫一條還好,但每一種都要寫若幹條相似又不能重複的文案,就很折磨人了。

這種有數量無品質的工作,不是早晚會被機器取代嗎?

現在ChatGPT出來了,能文能畫還能溝通,我更懷疑宣傳這個工種還能存在多久了。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另一方面,也是我最不能了解的,就是熬夜。

加入團隊時正好在項目執行期,第一天上班我就熬到了後半夜。晚上劇播出後,大家手裡的活差不多都幹完了,但誰都不動坑,坐着刷手機。我心慌,為什麼大家都自然而然地熬着夜?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在等着事先投放的話題上熱搜,順便監控輿情。晚8點~12點是網民活躍期,高位熱搜可能轉瞬即逝,是以需要監控熱搜實時變化,截圖留存,事後用在戰報裡。等到半夜沖熱搜活動告一段落了,我們還要将今天的成績和輿情按特定格式整理成日報,彙報給甲方客戶,客戶再報給自己的上司。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項目密集執行期,每天都沖熱搜,每天都這樣無止境地熬,三四點才到家是常事。雖然宣傳有上班彈性打卡制度,但基本上第二天會接着有大量工作,不能到得太晚。

工作連軸轉,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租的房子離公司遠,回到家很疲憊,可能就不想做飯了,于是點外賣。白天在公司熬不住的時候,來點咖啡;心情不好了,再來杯奶茶。這樣光是點外賣,一天七八十塊錢就出去了。對我來說,當時的薪資根本不夠我在北京的日常開銷。

如果想做宣傳隻是對娛樂圈感興趣,或者隻是想追星,那我隻有兩個字:别來。一定要考慮自己能不能承受宣傳的工作強度。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而且這個行業,目前隻有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能找到活幹,甚至隻有在北京才談得上“有發展”,文化傳媒類公司還是紮堆在北京的。如果不考慮将來長居北京,更要慎重考慮這份工作,因為它帶給你的工作經驗很可能無法帶回老家。

天天熬大夜,我的身體已經頂不住了。肝了半年,我果斷辭職,現在正在家二戰新傳。如果考研成功,讀完後我打算去做生活類或社會類記者,或許能更有成就感吧。

【文/時一】

想追星,當宣傳?我勸你别來丨影視從業者調查

繼續閱讀